小衆并不意味着小生意…
據赢商大數據監測,2022年上半年,餐飲開關店比0.85,整體收縮,異國風情餐飲更是慘淡。但泰國菜卻以1.2的整體開關店比,在其中脫穎而出。
事實上,近兩年,泰餐表現可圈可點。根據赢商大數據,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24城進駐購物中心(面積≥5萬㎡)的泰餐數量已經突破1300家。一些泰餐品牌接連登場,在餐飲市場掀起了一股小“泰風”。
品類走俏,泰餐品牌粉墨登場
從傳統泰餐到泰式火鍋,再到泰式茶餐廳、泰式大排檔,現在的泰餐選擇可謂豐富,一些品牌通過場景創新、産品升級等方式,激發了消費者對異國料理的熱情,帶動了一波流量。
*迷你椰·泰式大排檔
創立于2021年的迷你椰·泰式大排檔,發展勢頭十分搶眼。
迷你椰的亮點在于,其把泰國大排檔搬進了shopping mall,通過極具氛圍感的用餐環境,以及高性價比的泰國菜,讓消費者輕松享受到東南亞風情。
迷你椰的門店以鮮亮的橙色、綠色為主色調,輔以芭蕉葉、燈牌路牌等裝飾,整體氛圍熱情奔放。餐食方面,除了冬陰功湯、咖喱雞等傳統泰式美食,迷你椰也提供多種類的小吃和泰式風味飲品。
據品牌官方信息,其目前在全國已有100餘家連鎖門店,另有20餘家門店處于待開業狀态。除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熱門城市,迷你椰亦在二三線城市布局門店,事業版圖覆蓋全國近50座城市。
*太食獸泰式茶餐廳
始于成都的太食獸泰式茶餐廳,最近接連點亮了無錫、甯波等多個城市的事業版圖。2018年8月品牌首家門店亮相成都萬象城至今,品牌已在全國30座城市開設門店42家。
以全新餐飲模式「Eat Like a Local」為主要理念,太食獸的門店秉持“一店一格”的多元風格差異化設計,在複古風格基礎上,将門店風格與城市性格相結合,打造出年輕時髦的用餐環境。
出品方面,據品牌介紹,其主創團隊在泰國耗時19個月,踏遍了曼谷、清邁等地的大街小巷,研制出了充滿靈魂的菜品,旨在呈現最local的泰式風味。值得一提的是,太食獸還研發了許多顔值和味道雙重在線的泰式特調飲品,形成獨具品牌特色的泰式口味。
*POKIPOKI泰食谷倉
于2020年在深圳亮相的新晉泰餐品牌——POKIPOKI泰食谷倉,品牌創始人來自五湖四海,但都希望在還原泰國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将最接地氣、最美好的泰國料理分享出去。
泰食谷倉的菜品大多是泰國本土代表性食物,由創始人和泰國前皇室禦廚一同把關,精選新鮮上等的食材,烹調正宗并富有品牌專屬特色的南洋泰式佳肴。
泰食谷倉的裝修也極具個性,每一家店都契合城市和商圈特性,打造出獨有的主題,有趣又新鮮。店面的設計風格、軟裝布置以及物品陳列,也都充分迎合年輕消費群體的飲食審美。
目前,泰食谷倉在深圳、長沙、貴陽、合肥等城市擁有8家門店。今年5月,泰食谷倉還在深圳推出了新品牌——泰食谷倉小排檔 by POKIPOKI,主打泰國小吃,價格方面也更加接地氣。
*集漁泰式海鮮火鍋
集漁,一個起源于泰國,火爆于成都的時尚泰式海鮮火鍋品牌。2015年落地成都以來,憑借豐富多樣的泰式海鮮品類選擇,以及ins風格滿滿的門店環境,在競争激烈的川式火鍋發源地成功殺出。
集漁以湯底秘制、酸辣爽口、海鮮鮮活、甜品美味而聞名。如今品牌僅在四川就擁有近40家門店。不過泰式火鍋的風頭不再,集漁這兩年的拓展稍顯緩慢。
為了覆蓋更多消費客群,集漁也嘗試進一步拓寬品類。比如,在四川、陝西、重慶設有門店的集小漁·宇宙小火鍋,切入的是一人份小火鍋場景,受到衆多年輕食客的青睐;去年底亮相的小小集漁·泰式大排檔,瞄準泰式大排檔場景,在成都、貴陽、青島布局了6家門店。
*泰香米泰國餐廳
和新興的泰國菜品牌相比,泰香米專注泰國菜時間已經有18年。其以打造“最正宗、最地道的泰國料理”為己任,是經泰國領事館、泰國商務部認證的“THAI SELECT泰精選”餐廳。
2004年,泰香米的第一家門店在龍湖重慶北城天街開業,如今,品牌的40 門店在全國多個城市落地開花,持續輸出泰式文化元素和高品質泰國美食。今年以來,泰香米也陸續開出了多家城市首店,比如福州萬象城店、海口萬象城店、廣州天河城店。
不僅如此,泰香米還通過金牌泰香米、泰香米品牌臻選店等門店模型,帶給消費者更佳的泰餐體驗。
泰餐為何吸引消費者?
不難看出,當下的泰餐市場保持着不錯的發展勢能,許多品牌也在跑步入場。
從需求端來分析這一小衆菜系在中國市場走熱的原因,大緻可以歸結為幾個方面:
一是由于疫情無法出境旅行,小衆的異國風情餐飲能夠讓消費在果腹之餘,找到一絲慰藉。而泰餐的口味與國人口味契合度較高,加之泰餐美食會選用天然健康的食材,這符合當下消費者對于健康飲食的需求。
二是泰餐模式逐漸多元,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在強化自身休閑快餐的屬性,通過網紅化的場景 創意産品在市場上形成了一波波的熱度。而且,受獵奇心理驅使,消費者的接受度以及消費體量遠超想象。
不可忽略的是,即便泰餐市場潛力不小,但作為小衆菜系,想要主流化、大衆化仍然不是易事。
比如,人均消費相對較低的泰式大排檔、泰式茶餐廳近年來正不斷湧現,“性價比高”“小而美”或将成為泰式餐廳主流?泰餐的特殊用料、食材如何保障,保障性價比同時如何保證品質?泰國文化如何挖掘出更多亮點?種種問題仍需要花時間來思考和打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