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浚縣受災鄉鎮村莊

浚縣受災鄉鎮村莊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9:49:02

浚縣受災鄉鎮村莊(河南浚縣2078名受災民衆的)1

室外乒乓球訓練場地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張莉斐 攝

室外乒乓球訓練場地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張莉斐 攝

中新網鶴壁7月31日電 題:河南浚縣:2078名受災民衆的“校園生活”

中新網記者 陸祁國

住的是公寓式宿舍,所有場所開放中央空調;午飯天天不重樣,每日發放不同加餐水果;電影從早演到晚,圖書館的書随時借閱;4台低壓充電櫃,可同時為240台手機充電……

7月23日,河南省鶴壁市浚縣科達中學成為最先啟用也是全縣最大的受災民衆安置點,安置人員2078人。

這麼多受災民衆聚集于一個學校,他們的生活如何?7月30日下午,被查驗微信行程碼、履行嚴格的登記手續後,中新網記者實地探訪科達中學安置點,在一個又一個細節中感受暖心服務。

浚縣受災鄉鎮村莊(河南浚縣2078名受災民衆的)2

安置點為受災民衆組織文藝演出。 張莉斐 攝

濃厚的安全宣傳氛圍,是科達中學安置點帶給記者的第一直觀感受。

浚縣消防救援大隊在校園内專門配置了一輛大型消防車,派專人24小時值守,随時應對意外。同時,消防文職人員每天都駐點服務,一方面向受災民衆普及消防安全知識,一方面開展火災隐患流動巡查。

“臨時安置點來的人多,我們最擔心的火災隐患是私拉亂接電線、卧床吸煙,以及自帶行李堵塞疏散通道。”浚縣消防救援大隊文職人員劉靜雯介紹,除了他們自己反複提醒和檢查,科達中學所有宿舍管理人員都會協助做好提示排查,前述火災隐患極少發生。

走進1号宿舍樓,一股涼風撲面而來。宿舍一層,新鎮鎮西高宋村張溜溜的兩個女兒趴在上鋪合看一本書,邊看邊交流。旁邊,張溜溜的兒子正在擺弄玩具。

張溜溜一大家子共有6人住在科達中學安置點。說到洪水,她難掩心痛。“我們村的人,(7月)21号就被臨時安置到新北學校。23号10點多,我們又突然接到通知,要立即遷往科達中學安置點。”

浚縣受災鄉鎮村莊(河南浚縣2078名受災民衆的)3

圖書館免費開放,讓孩子們可以放下手機,靜心閱覽。 張莉斐 攝

雖然第一次入住臨時安置點之前,家中貴重物品和大件家電都已被搬到二樓,張溜溜每天還是很挂念“房子泡在水裡地基會不會下陷、傾斜。有時候想着想着就心酸。”

“好在我的三個孩子非常開心,一起來的很多孩子都很開心,每天看書、看電影、打乒乓球、打籃球,打發時間的方式很多。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治愈。”張溜溜說。

“媽,我們吃得也好,水果都吃過好幾種了,天天中午不重樣。”張溜溜的女兒掰着指頭數了一下:蘋果、橘子、火龍果、西紅柿……

18時許,科達中學圖書館大廳内,巨大的LED屏正在播放革命題材電影。大廳内坐着将近200人但一點不熱。科達中學工作人員張莉斐介紹,隻要是校園内能開放的場所都面向受災民衆開放,所有場所都開放中央空調,保證不讓大家受“熱罪”。

這裡播放的電影,每天7時30分開始,一直放到22時整。圖書借閱時段與電影播放同步。

電影放映廳角上,有一台低壓充電櫃,是專門用來給電子産品充電的。記者數了一下,每台低壓充電櫃可同時為60部手機充電,這樣的低壓充電櫃共啟用了4台。

“隻要是我們能考慮到的、能掌握到的需求,我們都會努力做細。”浚縣科達中學常務副校長司慶民介紹,這4台低壓充電櫃由一名計算機老師專門看管。“對于不會使用的村民,老師幫着連接手機充電;萬一發生意外,老師受過專項培訓,可以第一時間處置。”

浚縣受災鄉鎮村莊(河南浚縣2078名受災民衆的)4

每一次開飯之前,工作人員都會把飯菜盛好擺上餐桌。 張莉斐 攝

耿偉,浚州街道辦事處紀工委書記,科達中學安置點負責人之一。7月23日11點半接到緊急啟用科達中學安置點通知至今,他就天天忙着協調所屬派出所、市管所、衛生服務中心等單位,從不同方面為受災民衆提供安全服務。

路過室外乒乓球訓練區域時,很多人都在打乒乓球,有大人、有孩子。“浚州街道辦買了幾十副乒乓球拍送給村民,大部分時間都是孩子們在這裡玩。”新鎮鎮文化站站長張妍介紹。

19時整,晚餐開始。科達中學餐廳門外,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幾名志願者手持喊話器,提醒村民以村為單位有序排隊。

“兩千多村民能不能同時用餐?是不是需要分批用餐?”中新網記者關心的問題,走進餐廳就能立即找到答案:完全可以同時用餐,而且學校餐廳工作人員每頓飯都會把飯菜盛好,按照每桌四人的标準進行擺放。

“這裡的服務太好了,進來後坐下就可以吃,不夠的話随時可以添加。”看到記者拍照,一名村民介紹。

“早餐你沒看見,也挺好,面包、牛奶、雞蛋是一人一份,其他管飽吃。比我家吃得講究多了。”另一名村民說。

司慶民介紹,截至目前,接到浚縣科達中學緊急通知後中斷放假、返回學校為受災民衆提供服務的教職工超過160人。

“來了就是客,學校就是家。”司慶民表示,凡是平時能提供給學生的各種服務,他們已全部提供給受災民衆。“不為别的,隻想通過我們的貼心服務,讓大家多一些笑容,多一些笑聲。”(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