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祠現已作為洛陽橋展覽館,展示關于洛陽橋的曆史與建橋技術,為後人所了解。
海内第一橋,就是洛陽橋。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北宋皇佑五年由泉州郡守采襄主持建造,是中國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橋。造橋時首創“筏形基礎”“浮運架梁”“養蛎固基”登代表了當時中國最先進的造橋技術。作為地區普遍性造橋活動的典型代表,洛陽橋建成後極大地改善了泉州水陸交通條件,擴大了泉州港的内陸腹地範圍,為刺桐港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是宋元時期泉州海洋貿易興盛和交通設施發達的見證。
海陸聯通,洛陽橋屬第一。
洛陽橋位于古泉州灣洛陽港江海交彙處,所處位置江面寬闊,洛陽橋興建之前,商旅貨物以舟楫過萬安渡,費時耗力極其不便。在海外貿易興盛和古泉州日漸繁榮的背景下,泉州興起史無前例的造橋熱潮,史稱“郡境之橋,以十百丈者不可勝紀”。洛陽橋則是同期衆多大型石橋的傑出代表。
從這張地圖,可以看出洛陽橋所處的地理位置。
洛陽橋現存曆史文物
洛陽橋是梁式跨海第一橋
洛陽橋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座跨海簡支梁式石橋,首創“筏形基礎”“浮運架梁”“養蛎固基”等先進建橋技術,代表中國當時最先進的造橋技藝。洛陽橋作為人類智慧結晶,見證了中國古代造橋技術的發達。
洛陽橋的建成為繁榮泉州與福州商貿做出了巨大貢獻。
養蛎固基是中國首創生物學建橋大法。
由于海蛎有穩固橋梁結構的作用,包括宋代蔡襄、王祖道等在内的曆代主政者均明确在洛陽橋範圍内摘取海蛎。據明代王慎中《泉州府修萬安橋記》記載,蔡襄在橋南橋北立界碑,禁止取蛎者進入洛陽橋範圍。
佛教僧人也在建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正是因為有了曆代的修繕與保護,才有了今天的洛陽橋。洛陽橋作為泉州貫穿南北的主要交通設施,在曆代政府和社會民衆的傾力守護下得以保存至今。曆史文獻記載有多次維護修繕,如明代晉江富商李俊育和僧人正淳的增高大修,明代泉州知府姜志禮的震後重修,以及20世紀90年代中國文物行政部門組織的局部性複原維修。1963年洛陽橋被列為福建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受到法律、法規的嚴格保護。泉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作為洛陽橋的管理機構,負責對洛陽橋文物進行日常維護和巡視管理。
洛陽橋的修繕保護得到不同階層人士的熱忱參與。無論是倡議建橋的士紳、僧人,還是慷慨捐資千兩黃金的晉江、惠安鄉賢,抑是禁取蛎房、禁建灰窯的地方主政者,曆代泉州人民多自覺地投入到對洛陽橋的守護中。
保護古橋,就是保護曆史。
蔡襄祠大門右側建有一座石亭。
内有一塊石碑,上書西川甘雨。關于這塊石碑,有着一個曆史故事。傳說在明代嘉靖年間,泉州府一帶久旱無雨,田地龜裂,時任知府聽說洛陽江神靈應,步行前來祈雨,之後一時困倦,倚石而眠。朦胧中間金甲神人捎話,午時三刻見到背上有七”字的人路過,可向他祈求甘雨。知府率手下遍尋路人,可是哪有背上有“七”字的?大家急得不行。忽然有人發現,有一個人肩橫扁擔,背後斜挂一鐮刀,恰似一“七”字,知府忙跪求增雨,以救黎民。那人百般推脫,解釋說我就是一個砍柴的,耐不住衆人的苦苦哀求,隻好承認自己是雨神,說,本來要去西川降暴雨以作懲戒,今分數滴與你解旱,事後上天譴責,不關我事。頃刻間烏雲密布,雷聲四起,下起了大雨。雨神移西川之雨,解泉州之旱。知府連夜上奏,求将西川改為四川,以免雨神受罰。玉帝因此免于懲罰雨神。後來,泉州人為了紀念此事,遂在祈雨處建亭,并刻“西川甘雨”碑豎于亭中,後來成為了曆代祈雨處。
除了剛才看到的那些石刻,蔡襄祠周圍還有不少石碑。
這裡還有蔡襄自撰親書的《萬安橋記》碑,此碑不僅書法端莊沉着,而且文字精煉,工刻細緻,譽為文、書、镌“三絕”。
重修萬安橋碑,這小楷寫的,完全可以做書法字帖。
居然還有乾隆親書的《萬公祠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