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創作背景
“九成宮”遺址,在今陝西麟遊縣城西2.5公裡,原為隋之“仁壽宮”,唐貞觀五年(631)加以擴建,更名“九成宮”,并置禁苑、武庫及宮寺。“九成”之意:“成”訓“重”,“九”訓“多”,“九成”形容多層,高峻。“銘”,文體之一,多用韻語,如作山川、宮室、器物之銘前面多用散文叙述,然後是韻語銘文。
2
《九成宮》簡介
《九成宮醴泉銘》是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镌立于麟遊縣。《九成宮醴泉銘》碑原碑現藏于碑亭國家4A級景區(今陝西寶雞麟遊縣)。魏徵撰文,歐陽詢正書, 記述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醴泉之事。
全碑共24行,行滿50字。 碑高2.44米,寬1.18米。 宋代碑帖拓本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九成宮醴泉銘》碑被稱為“三絕”碑,即唐太宗的事兒,魏徵的詞兒,歐陽詢的字兒。
《九成宮醴泉銘》筆法剛勁婉潤,兼有隸意,是歐陽詢晚年經意之作,曆來為學書者推崇,是歐體楷書的典範,被譽為“天下第一銘”。
▲圖為清姚孟起臨北宋本
歐陽詢所書的《九成宮醴泉銘碑》被後世喻為“天下第一楷書”或“天下第一正書”,享有“楷書之極則”的美譽,被曆代書家奉為“歐體”的楷模。
4
《九成宮醴泉銘》拓本賞析
▼
▲傳此為王慶琦先生收藏的僅損四字的《九成宮醴泉銘》拓本影印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