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關于畢業論文設計與寫作的思考

關于畢業論文設計與寫作的思考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2 11:35:52

清代陳澹然在《寣言二·遷都建藩議》中有雲:“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關于畢業論文設計與寫作的思考(如何設計文科類學術論文的整體框架)1

這句話蘊含的深刻哲理就是:整體決定部分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隻有從戰略的、宏觀的、全局的角度看問題,才能有一種“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勢和胸懷。

這句話同樣适用于文科類學術論文的撰寫,而理科類學術論文由于專業的差别,撰寫樣式可能有所區别。

文科類學術論文的戰略全局就是整體框架設計,它是決定論文質量優劣的基礎性工程。框架結構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論文内容的表達效果。

01 論文整體框架設計的“三個作用”

一是有利于理順寫作思路。

從寫作程序上講,論文的框架設計是作者動筆之前的必要準備。在确定了論文的研究方向或題目之後,作者對于如何動筆寫作還是一片朦胧。

此時,作者必須根據論題的需要,将自己的觀點和所搜集到的材料有機結合起來,經過精心、周密、細緻的思考,形成明晰、暢達、連貫的思路。

設計論文整體框架的過程,就是理順思路、形成粗線條的邏輯體系的過程。

二是有利于統籌論文全局。

清朝的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把作品結構比作“工師之建宅”。他指出:“基址初平,間架未立,先籌何處建廳,何方開戶,棟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揮斤運斧。”

論文結構和工師建宅類似,首先要運籌好段落和材料的布局,方可動筆。因此,整體框架的設計有利于統籌論文全局。

三是有利于提高寫作效率。

論文整體框架猶如工程的藍圖,動筆前通過周到嚴謹的考慮,形成層次清楚、邏輯嚴密的論文框架,寫作時就能夠避免許多不必要的返工,大幅度提高寫作效率。

02 論文整體框架設計的“四條要求”

一是思路暢通、綱舉目張。

撰寫文科類學術論文時,作者思維必須具有清晰性、連貫性、周密性和條理性,這樣才能構建起嚴謹細緻的邏輯結構。

同時,還要綱舉目張,主要包括三個步驟:

首先要舉其“綱”,即要有中心論點,以統帥各分論點;

其次要張其“目”,即要有一個确定的思路,貫穿各個分論點,決定論述沿什麼途徑展開;

最後要“綱”“目”結合,清楚地分出各個論點并列的或從屬的關系,分出親疏遠近,以便有秩序、有層次、有步驟地表現中心論點。

隻有做到以上三個步驟,論文才能實現恰當的布局、組織和安排。

二是層次清晰、有條有理。

學術論文的框架設計要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區分原因與結果、主體與從屬、現象與本質等各種關系,正确地反映客觀上存在的秩序,把要表達的思想恰當地排列,以避免行文中的“主次不分”“颠三倒四”“語無倫次”等亂象。

三是過渡嚴密、轉折自然。

古人作文講究“起、承、轉、合”

起、合是總起、總結問題。承、轉是過渡、轉折問題。過渡是一部分内容與另一部分内容銜接的部分,它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上下聯系的紐帶,稍不留意,就會造成前後的脫節。

文科類學術論文整體框架設計要前後渾然一體,說理有節奏,沒有斷裂痕迹,使文氣貫通下來。

四是首尾一貫、前後照應。

文科類學術論文框架設計要注意思維前後一緻,論述明白确切。即表述要清楚,立場鮮明,講清主張什麼,反對什麼,前後不發生矛盾。

要做到這點,一要提煉中心思想,盡量簡單明了,達到以簡治繁的目的;二要抓住論文中心思想這條主線,緊扣不放,一線到底,保持中心思想發展的連續性;三要善于運用結尾來發揮作用,在結尾做出綜合小結,扣緊開頭、點明主題。

03 論文整體框架設計的“三個問題”

一是内在邏輯不一緻。

為了論證總論點,論文需要分成幾個分論點即章節來論證,而每個分論點又可繼續分成幾個小論點即段落來論證。

分層時,同一個層次的分類應該使用同一個分類标準,而且分層時不得跳躍邏輯等級,同一層次的事物在分類中必須與同一層次的事物并列。

但是,目前論文各個部分之間的“輩分”颠倒、因果關系颠倒,是學術論文框架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二是框架要素不完整。

從一般意義來講,一篇學術論文(而非學位論文)的整體框架主要由題目、中英文摘要、前言、正文、結論、注釋、參考文獻等要素組成。

但是,有些學術論文的框架設計存在缺項問題,框架結構不嚴密。

三是文章結構缺美感。

學術論文一級、二級、三級标題的設置要有總體的邏輯布局,使之結構合理,否則将缺少結構上的美感。

比如,有些學術論文前後之間,宏觀上不能相互呼應和保持必要的對稱,這就缺少一種宏觀結構的整體美感。

又如,有些學術論文一級與二級标題之間,沒有過渡段加以分隔,兩級标題之間直接相鄰,這就缺少一種具體結構的細節美感。

04 論文整體框架設計的“三點建議”

一是把握好框架設計的基本原則。

框架設計要反映客觀規律。學術論文是客觀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本身有其自身的内在聯系,論文的框架結構必須反映事物的這種“内在聯系”和“固有規律”。

比如,論述事物一般與個别的關系,要麼是從個别到一般,要麼是從一般到個别。反映在結構上,從個别到一般,總是要逐一分析個别事物的特征,然後歸納出一般事物的特性;從一般到個别,也必然一般結論在先,而後再觸及個别事物的特征。如果違背了這一發展邏輯,其結構就會顯得不合理。

框架設計要緊扣研究主題。主題是論文的中心,一篇論文不論由這個“中心”演繹出多少個層次,形成多麼複雜的格局,都必須緊緊圍繞主題,一線到底,中途不可轉換論題。離開了表現主題的需要,論述的輕重、詳略就失去了根據,框架設計也就沒了準繩。

要寫好學術論文,就要抓住主題這個中心,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演進順序,提綱挈領式地搜集材料,使内容和邏輯絲絲入扣、相互配合,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最大限度地為主題服務。

框架設計要滿足基本規範。嚴謹、自然、完整、統一是對于學術論文的内容結構的基本要求。

嚴謹是指結構精确缜密、無懈可擊。

自然是指結構順理成章、行止自如。

完整是指結構勻稱飽滿、首尾圓合。

統一是指結構形式和諧、通篇一貫。

論文的結構安排,應在中心論點的統率和支配下,按照設計的基本要求,把各個論證部分嚴謹周密地組織起來,做到層次分明,詳略疏密有緻。

(二)把握好框架設計的基本要素

把握好理論要素,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指文章論證推理過程必須要有堅實的理論做支撐,要有相關的理論平台做依托,這樣才能提升論文的學術性,才能形成自己的邏輯思路,所得到的結論也才具有說服力和普遍性。

把握好方法要素,做到言之有法。科學研究方法是“駛達真理彼岸的航船,是打開科學寶庫的鑰匙”,是高質量完成學術論文的前提條件之一。文科類學術論文框架設計應注重采用統計分析、數理模型、抽樣調查等技術路線和方法。

把握好邏輯要素,做到言之有序。設計論文框架,應注意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要符合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規律,使論文的邏輯程序和人們的認知順序相統一。

把握好數據要素,做到言之有據。論文每确立一個标題觀點,要能夠旁征博引、多方佐證,必須考慮用什麼數據材料做主證,用什麼數據材料做旁證,别人對自己的觀點是否會存在異議,應如何進行闡釋或回答。

(三)把握好框架設計的關鍵環節

注重文獻綜合的撰寫。作為學術論文研究的先導和基礎性工作,文獻綜述是關于研究思路、技術路線、研究計劃的正确設計,能為整個論文寫作提供邏輯連貫的思路和操作可行的工作方案,會使整個研究工作少走彎路,順利達到預期結果。

因此,研究生應注重文獻綜合,并通過導師和專家的點評,使自己對論文的框架思路更加清晰,确保基本研究框架的可行性。

注重加強與導師的互動。在學術論文撰寫過程中,研究生主動聯系導師,發揮其厚積的理論和實踐知識以及論文寫作經驗的優勢,把握論文的謀篇布局和宏觀走向,保證論文主題突出、線索清晰、邏輯順暢。

初稿完成後及時調整與校正。在初稿完成後,研究生應及時與導師共同論文框架結構進行内容和邏輯上的校正與調整。一篇合格的學術論文,在内容上,即要有理論的深度,要有曆史的根底,要回答現實提出的問題。在邏輯上,體系要嚴密,表述要規範,文字要樸素無華。

正在撰寫或即将撰寫學術論文的你,若想寫出一篇優秀的論文,請牢牢記住:“善弈者謀勢,不善者謀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