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最早出現的地方?“梅花三弄”的今生:是改編自瓊瑤小說的電視劇《梅花烙》、《鬼丈夫》、《水雲間》(三部作品合稱《梅花三弄》);是劇中的四句獨白:梅花一弄斷人腸,梅花二弄費思量,梅花三弄風波起,雲煙深處水茫茫;是姜育恒演唱的《梅花三弄》主題歌:紅塵自有癡情者,莫笑癡情太癡狂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看人間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梅花三弄最早出現的地方?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梅花三弄”的今生:是改編自瓊瑤小說的電視劇《梅花烙》、《鬼丈夫》、《水雲間》(三部作品合稱《梅花三弄》);是劇中的四句獨白:梅花一弄斷人腸,梅花二弄費思量,梅花三弄風波起,雲煙深處水茫茫;是姜育恒演唱的《梅花三弄》主題歌:紅塵自有癡情者,莫笑癡情太癡狂。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看人間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的前世:是晉人曠達不拘禮節、磊落不着形迹的典範,是一段敦和風雅與狂狷博聞不期相遇的絕世機緣。
據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唐房玄齡《晉書》記載,“梅花三弄”原本是東晉高官的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的梅花《三調》笛曲。
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乳名野王,善吹笛,有“笛聖”之稱。其為人簡樸率真、敦和謙虛。
王徽之,字子猷,書法家、名士、右軍将軍王羲之第五子。其為人不拘小節、随性而為。
桓伊為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笛曲故事的由來是:
王徽之應召進京,坐船路過清溪碼頭時,“笛聖”桓伊從岸上經過。王徽之與桓伊素不相識,隻是聞名而已。船上一位客人指着桓伊說:“啊,這位就是傳說中的桓野王啊!”王徽之聽見,忙叫人上岸,替自己給桓伊傳話:“聞君善吹笛,請試為我吹奏一曲。”此時,桓伊已是豫州刺史。他也曾聞知王徽之的聲名,知道他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便下車登船,坐于胡床之上,橫笛為王徽之吹奏了三弄梅花之調。吹罷,起身離去。自始至終,主客之間沒有交談一句話。
後因以“桓伊三弄”、“梅花三弄”、“笛裡三弄”、“野王彈”、“桓伊弄”、“三弄笛”等,詠人行為放達,不拘俗禮,或詠欣賞音樂,或詠梅花品性高尚,或指笛曲,或詠吹笛。
如:
桓伊三弄:宋·蘇轼《昭君怨·送别》:“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新月與愁煙,滿江天。”
梅花三弄:宋·黃庚《聞角》:“梅花三弄月将晚,榆塞一聲霜滿天。”
笛裡三弄:宋·李清照《孤雁兒·世人作梅詞》:“笛裡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野王彈:宋·晁補之《複用前韻呈明略》:“君不見卒然佳會高歡難,幸值野王聊一彈。”
桓伊弄:明·鄭若庸《玉玦記》:“山陽忽奏桓伊弄,驚回一覺揚州夢。”
三弄笛:清·王士稹《秋柳》:“莫聽臨風三弄笛,玉關哀怨總誰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