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幫媽媽端一下碗筷” “兜兜把你的小襪子洗一下” “兜兜你的玩具還沒收拾呢”每當我要求孩子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緊接着肯定是我婆婆的下一句,“孩子還小呢,我來吧。”都說隔輩親,這還真不假。你們家裡是不是也會經常出現這樣的畫面呢?
其實長輩們的做法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是一種疼愛孩子的表現,但真的有利于孩子成長嗎?
狼孩的故事講的就是1920年一位印度傳教士辛格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叢林中發現狼群裡有兩個狼哺育的女孩。人們在狼窩裡把她們捕獲後送去孤兒院,大的八歲取名為卡瑪拉,小的兩歲叫阿瑪拉。
剛到孤兒院時,這兩個孩子生活習性與狼一樣,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覺,晚上出來活動,不會講話,每到午夜後像狼似地引頸長嚎。阿瑪拉在第二年去世,卡馬拉活到十七歲,經過幾年的教育,能勉強講一些簡單的話,開始朝人的生活習性邁進,雖然她死時已有17歲左右,但其智力隻相當3、4歲的孩子。
通過了解“狼孩”我們可以知道人類的知識和才能并不是天賦的,所有的這些都是後天實踐和學習得到的。如果兒童從小脫離人類社會環境,就不能形成人的心理,更不能産生與語言相聯系的抽象思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要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還要小。
所以,作為家長不要以孩子還小而錯失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期,要高度重視幼兒期的教育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