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方法和手段?教學 教學組織形式,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總結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方法和手段?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教學
教學組織形式
教學組織形式(教師和學生是怎樣組織的,學生和學生之間怎麼組織)。
1 個别教學制(例如古代的一個教師跟一個學生)。
班級授課制(一對一不能滿足學生,所以出現一個老師面對多個學生)。
分組教學制(班級授課無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從而按學生能力水平進行分班、分組)。
班級授課制是一種集體教學模式(關鍵詞,班、課、時)。
2 萌芽:昆體良最早提出分班教學思想。
興起:17世紀初,烏克蘭兄弟會學校。
系統論述:誇美紐斯《大教學論》。
完善:赫爾巴特。
3 中國:
1862年:京師同文館(注意不是京師大學堂)。
1902年:《欽定學堂章程》。
4 評價(易考簡答)
優點:關鍵詞,有效的、大面積、教師主導。
不足:不利于因材施教。
不利于學生獨立性與自主性培養。
教學形式缺乏靈活性。
5 複試教學(我們所有教學都不希望兩個年級出現在一個班,但是條件太差,隻能混在一起)。
6 分組教學制(分組的前提必須是學生的能力和學生成績)。
外部分組(不按年齡,按能力、學習成績編班。例如學校重點班)。
内部分組(按年齡編班,按能力、學習成績編組。例如把不同層次學生在班裡分組)。
相同點:不管是外部分組還是内部分組都是按學生能力或學習成績分為水平不同的組。
不同點:外部分組打破年齡編班,内部分組沒有打破年齡編班。
7 貝爾—蘭卡斯特制又叫導生制(學生引導大家,由學生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或學習差的學生)。
8 道爾頓制(由地名命名。自學輔導式的教學組織形式。類似于研究生階段,每周見老師一面接受任務,課下自學新知識)。
和翻轉課堂最接近的一個教學組織形式就是道爾頓制。
設計教學法:杜威首創,克伯屈推廣。也叫單元教學法。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習目的和内容。
道爾頓制是由教師決定教育内容的,而設計教學法是由學生自己決定。
文納特卡制:華虛朋,文納特卡鎮。
一部分學習知識,另一部分學習“社會意識”(社會實踐)。
特朗普制(易考選擇、填空):勞伊德特朗普創立。
大班上課(有一個專家上課,還幾個教室聽講。時間占40%)。
小班讨論(講完後組織讨論。時間占20%)。
個人自學(最後自己學習。時間占20%)。
小班讨論和個人自學時會有老師輔導。
教學評價
功能(易考多選):
診斷功能(我們對結果成因進行分析,判斷教學成果)。
激勵功能
調控功能
教學功能(評價本身就是一種教學活動。例如考試過程中知識、能力有所提高)
區别與鑒别功能
2 類型按評價基準(基準就是基本标準):
相對評價,常模參照測驗(我和别人比。例如考編。常模指平均分)。
絕對評價(我和标準分數比。例如四六級考試的标準分是425)。
自身評價(我和自己比。例如這次考第二,下次考了第一)。
3 按評價功能(功能指作用)
實施時間:診斷性評價(教學前),形成性評價(教學中),總結性評價(教學後)。
評價目的:診斷性評價(摸清學生底細,以便安排學習)
形成性評價(了解學生過程)
總結性評價(檢驗學習結果)
4 評價方法(易考多選):
診斷性評價(觀察、調查、作業分析、測驗)
形成性評價(經常測驗、作業分析、日常觀察)
總結性評價(考試或考查)
5 作用:
診斷性評價(查明學習準備情況)
形成性評價(确定學習效果)
總結性評價(評定學業成績)
安置性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分班分組,而診斷性評價的目的是摸清學生底細。
6 按評價表達:
定性評價(語言文字進行評價,例如本次考試雖然隻考了89,但是我們班第一名)。
定量評價(例如這次考試老師給了80分)。
7 按評價主客體:
他人評價(别人評價我)。
自我評價(自己評價自己)。
8 按評價範圍:
單項評價(隻評價一個方面)。
綜合評價(評價多個方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