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作為一種經常在人類餐桌上出現的家禽,不僅為人類貢獻了自身,就連自己的“後代”也一并奉獻了。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能算是一個“生産者”,當然主要說的是母雞,因為它附帶産蛋價值。
養殖場裡正在吃食物的母雞
那麼,雞為何每天都會下蛋呢?雞蛋被拿之後它不生氣嗎?恐龍時代的BUG,雞是地球霸主。
正在孵蛋的母雞
雞的“下蛋機制”人類作為胎生動物,從前一直無法理解卵生動物的“蛋”到底是如何形成。就算咱們現在幾乎天天都吃雞蛋,但是提及雞的“下蛋機制”,其實大家都不太清楚。
雞蛋的内部結構示意圖
原來,母雞在步入性成熟階段之後,就會開始産出卵細胞,而這些卵細胞會通過輸卵管進入洩殖腔,在這個過程當中,卵細胞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首先這之中的卵黃就會開始沉積,最終進入洩殖腔當中,等待一陣準備受精。如果未等到受精,這枚蛋就會接着下行,然後不斷地完善自己,出現蛋白、蛋殼,最終脫離母雞的身體,成為咱們看到的雞蛋。
母雞輸卵管内産卵過程示意圖
這樣來看,其實雞蛋就是母雞卵巢排出的卵細胞,這個卵細胞甭管受精與否,都可以成為雞蛋。對于人類來說,未受精的雞蛋并沒有什麼不同,不論在營養價值還是哪些方面都沒有區别。
那麼,為什麼母雞會在不怎麼交配的情況下一直排卵呢?
這是因為雞保留了古早時期的一個機制,那就是讓自己的卵細胞和公雞的精子都有着較長的“保質期”。畢竟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相遇并不容易,想要相守更是困難。
辛苦孵蛋的母雞
所以它們在完成交配之後,公雞的精子不僅可以在母雞體内存活十幾天,母雞也會為了繁育更多的後代不停地排卵,讓這些卵進入洩殖腔與精子接觸。
從這一點上來看,雞的繁殖策略其實就是“以量取勝”的,隻有源源不斷的有兩種生殖細胞供應,才能有出現受精雞蛋的機會,這也正是雞每天都下蛋的原因。
母雞一年可産200到250個蛋
當然,也有人說母雞其實可以辨認出自己的“愛人”,而且它也清楚體内留下的是愛人的精子。所以為了能夠多多誕下這隻雞的後代,母雞就會開始瘋狂地排卵。不過,總感覺雞應該沒有這麼聰明。
那麼,人類又是卡了怎樣的bug,讓雞就此進入下蛋循環了呢?難道說雞不在意自己辛苦産下的蛋被人類拿走嗎?
相親相愛一家“雞”
人類利用“bug”讓下蛋進入循環由于此前科學家在恐龍骨頭當中提取到了部分數據,然後發現雞與這一部分竟然表現出了驚人的相似,所以不少人便将恐龍當成了雞最古早的那個祖先,而這個下蛋的bug就是在恐龍時代出現的。
恐龍時代的構想圖
大家都知道恐龍也是卵生動物,并且它們當時雖然在地球霸主的位置上,可是生活環境卻遠不如人類“安逸”。而且,選擇卵生這種繁育方式,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不太耽誤母體的覓食和生活,壞事就是蛋放在窩裡可能會遭遇許多未知的意外。
比如說被哪個路過的不小心踩一腳,或者是被其它有“吃蛋”癖好的生物撿去煮了,這對于恐龍來說都很難接受。
所以此前生活在野外環境的雞也差不多,在沒辦法時刻趴窩進行孵蛋的情況下,它隻能施行“多子多福”策略,甚至還讓受精的蛋與未受精的蛋混合,降低小雞還未被孵化就已經夭折的概率。
恐龍蛋的構想圖
當然,由于下蛋還是非常費勁兒的一件事情,所以母雞也不會一直保持着超高的下蛋頻率,它的連續産蛋天數會有一些變化。甚至說,母雞會“計算”自己窩裡雞蛋的數量,一旦數量符合孵蛋的需求,它就會停止下蛋,轉而開始孵蛋。
不過,人類顯然不希望母雞将時間浪費在孵蛋這種事情上,尤其是以收獲蛋為目标的養殖場。因此他們就會趁着母雞不注意,将雞窩裡的蛋拿走幾個,确保“儲蛋量”一直達不到孵蛋的标準,這樣母雞就會繼續下蛋,進入所謂的“循環”。
“真的很想孵個蛋休息休息!”
值得一提的是,要問母雞對雞蛋被拿走這件事有什麼“想法”,會不會生氣,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察覺到了還是會生氣的,有時候脾氣來了甚至會啄人。這就意味着母雞不僅會護着小雞,就連對未孵化的蛋也有着保護意識。
可是,咱們常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人類這個“偷蛋大盜”可是時刻關注母雞窩裡的動态,趁其不備總是能将雞蛋偷拿出來。所以,這可能就是弱小的悲哀吧,再怎麼反抗、警惕,也沒什麼作用。
養殖場内密密麻麻的雞蛋
由此可見,在雞的身上其實有兩個與下蛋相關的bug,第一個就是它的卵細胞存活時間久,而且為了種群數量會不斷地排卵。第二就是如果窩裡的蛋太少,它就不會進入“抱窩模式”,而人類就利用這個bug,讓母雞一直認為雞蛋的數量不夠,還得繼續下蛋。
而如果雞真的與恐龍有着密切的關系,那麼這些曾經的地球霸主如今看到這些雞被人類“欺騙”的場景估計會很無奈。再怎麼說它們也是那一時代叱咤風雲的生物,怎麼後代卻混成這樣了呢?那麼,雞真的與恐龍有關系嗎?
“恐龍雞”的構想圖
雞的祖先真的是恐龍?此前,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從一塊6800萬年前的暴龍骨頭當中提取了一些蛋白質,而這些蛋白質與雞體内的某些蛋白質十分相似。
他們認為,這可以證明恐龍和雞之間存在着某種親緣關系,甚至說雞就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
研究員瑪麗·施魏策爾說:“數百年來,人們一直認為,變成化石的過程摧毀了所有原始物質,因此無人仔細查看真正的老骨頭。然而,通過質譜測量法發現,暴龍化石含有氨基酸序列,這是蛋白質的構件,看起來就像雞體内的膠原。”
恐龍演化成雞的構想圖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發現隻能說明恐龍和雞之間确實有一定的聯系,卻無法直接将其定位雞的祖先。按照目前的研究來看,家雞的祖先應該是原雞,這家夥不僅長相和家雞十分相似,習性也很相似。
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雞和恐龍的習性也有些相似,包括走路的一些特征。因此科學家希望可以從雞的身上找到更多有關于恐龍的秘密,并且早在2009年時,著名的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就表示,他要從雞的身上獲取恐龍的古老DNA,并且以此複活一隻恐龍。
雞的演化過程示意圖
看到這兒,許多人應該都想到了《侏羅紀公園》當中複活恐龍的方法。不過這種利用雞複活恐龍的事情其實是很難的,并且以目前的生物科學發展狀況來看是無法實現的。
《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
不知道如果雞知道了自己的祖先可能就是曾稱霸地球長達億年的恐龍後會作何感想,大抵也在思考為什麼時過境遷,這世界的霸主就已經換人了呢?
而且相比恐龍時代來說,人類對于其他動物的“掠奪”似乎更為殘忍,比如說利用卡bug這種事情,讓雞不斷地雞蛋,最終淪為無情的下蛋機器。
我們得感謝母雞的辛勤付出
此外,由于母雞不用受精也能産蛋,所以公雞在人們的眼中就沒什麼用處了。因此每年都有許多剛剛出生的“小雞仔”,由于是雄性,就被送上了傳送帶最終被絞死。為此,許多人都認為這種處理方式實在是太過殘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