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顔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的黃河全長約5464公裡,是我國第二長河,流域總面積大約為79.5萬平方公裡,自西向東流經青海、四川等9個省(自治區),最終流入渤海。由于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會夾帶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或許是這個原因,所以黃河因此而得名。據統計黃河每年會攜帶16億噸泥沙,其中有12億噸泥沙都彙入了大海,剩下的4億噸泥沙則留在了黃河下遊,形成了沖積平原。當然,這個過程也會将大量魚沖到大海,一般情況下,生活在河流裡的魚都是淡水魚,這些淡水魚被河流沖入大海以後,它們還能生存嗎?如果淡水魚去到海裡不能生存,那這些魚最終都去哪裡了?
雖然黃河裡的泥沙很多,但在黃河内的生态系統也是很複雜、多樣的,在黃河裡的水生生物很多,而且很有特色。據一些數據顯示,黃河裡已知的魚類有121種,其中淡水魚有98種,還有少部分魚不是淡水魚。
雖然定義為淡水魚,但是那些淡水魚并不是生活在純水裡,它們也可以生活在那些含有少量鹽分的水域,不過這些水域的鹽度不超過千分之三。所以,很多淡水魚也是可以生活在一些含鹽量比較低的水源。
從生活的情況來看,淡水魚可以分很多種,按照水中鹽份濃度分類,可以将淡水魚分為初級淡水魚、次級淡水魚、周緣性淡水魚。
一般情況下,那些初級淡水魚一生都隻能生活在淡水中,這一種淡水魚大約有8600種,占了全世界魚類的33.1%;次級淡水魚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淡水中,但是偶爾也會在那些半淡鹹水、海水中生存,這樣的次級淡水魚大約有2100種,占了全世界魚類的8.1%;周緣性淡水魚就是那些生活在海水或者半淡鹹水的魚類,這些魚類也可以生存在淡水裡。
從淡水魚的分類情況來看,一生隻能生活在淡水環境中的淡水魚不到三分之一,占比其實是比較低的了,其餘大多數淡水魚都可以在淡、鹹水交會區或者在海水裡生存一段時間。
雖然海水的含鹽量比較高,如果直接将一些淡水魚放到海水裡它們可能很難适應,但是在入海口的淡鹹水交會區含鹽量低于海洋深處海水的含鹽量,處于淡水與海水之間。當黃河河水源源不斷流入大海時,确實是會将一些淡水魚帶到了入海口,但是由于入海口水域的含鹽量相對較低,再加上這些海水彙入到入海口時流速已經沒那麼快了,魚類不會直接被沖到含鹽量很高的大洋深處,它們有足夠慢慢在含鹽量逐漸變化的水域适應,然後生存下來。
那些隻能生活在淡水的淡水魚進入到入海口以後,它們或許會沒法适應鹹水環境而被淘汰,當然它們也可以往回遊,遊到含鹽量相對較低的地方,甚至可以逆流而上遊回到河流裡,這樣的情況就是“洄遊”。
洄遊的情況其實很常見,不僅僅出現在黃河,其他河流也會有魚類洄遊,甚至在一些内陸湖也會有魚類洄遊。例如位于内蒙古的達裡湖屬于内陸鹹水湖,在這個鹹水湖水域含鹽量比較高,就像迷你海洋那樣,一共有沙裡河、貢格爾河、亮子河和耗來河這些河流彙入達裡湖。
雖然華子魚生活在達裡湖,但是達裡湖水含鹽量比較高,不利于這些華子魚的魚卵孵化,所以這些華子魚就選擇洄遊到上遊的河道淡水區産卵。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上旬,這些華子魚就會逆流而上,為了産下魚寶寶,這些華子魚在洄遊的過程中可以說是使出了全身的力氣,在遇到岩石或者其他的阻礙時,這些華子魚還能終身一躍跳過去,跳躍的高度可達半米左右。雖然是逆流而上,阻力比較大,但是這些華子魚非常聰明,它們會在河道的兩岸洄遊,因為河岸的水流速度相對較慢,由于在河岸洄遊阻力相對較小,所以這些華子魚洄遊的裡程可以達到60公裡左右。
大家熟知的三文魚也是一種非常著名的洄遊魚類,雖然這一種魚生活在深海,但是它們會洄遊到河流的上遊産卵,在産完魚卵以後,它們又會回到深海生存。
所以,很多魚類都可以在淡水和海水之間來回遊動,能夠适應淡水與海水的環境,不同的魚類洄遊的能力不同,有一些魚類為了尋找一個比較适宜它們産卵的環境,整個洄遊旅程可能會達到幾千公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