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以自身身份說話的時候,他最不是自己;如果給他一張面具,他就能告訴你真理。”
——Oscar Wilde(奧斯卡·王爾德)
面具,是人類生活中一種普通而又特殊的文化現象,它曆史久遠,幾乎遍及世界各地,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發揮着不同的社會作用。
Wilder Mann, 2013© Charles Fréger
世界上絕大多數民族,在搖籃時期,面具都曾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與日常生活、生産、娛樂有着直接的聯系。面具是人類将自己的觀念物化的産物,作為人類曆史上古老的文化現象,不同文化特點造就了不同的面具風格。
面具主要用于狩獵、祭祀、宗教活動、娛樂歡慶和隐藏身份。古代諸多部落經常将雕刻和繪畫融合一體創造面具,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面具兼有作為凝聚人類美學意識的化身和暗藏特殊表意性質的象征符号而存在。
Yokainoshima, 2013 - 2015©Charles Fréger
随着人類不斷發展,許多地方都孕育出極具地方特色與魅力的面具,經常在各種舞蹈、戲劇和民俗活動中出現,如:日本的能面、威尼斯面具、中國的傩面等等。
中國盛行“傩祭”之風的商周時期,佩戴面具是為了獲得強烈的祭祖效果,這與流淌在華夏大地子民血液中的神傳文化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農耕文明”注定需要“靠天吃飯”,所以宗教祭祀則是當時面具主要的存在意義。
而比對同一時期的西藏,早在原始氏族社會,西藏已有“繪面”習俗。而後,随着藏族人民精神世界的豐富,藏式面具便初顯雛形,其先與苯教結合,又與佛教融合,并以羌姆和藏戲的形式再走向民間。所以,藏式面具與當地人的日常生活、勞作、娛樂,甚至是精神世界都息息相關着,且其發展曆史也源遠流長。
之所以說到西藏早期的“繪面”習俗,是因為這一習俗被看作是藏式面具産生的一個基礎。“繪面”,即古代的戰士在狩獵或作戰前,用動物的血等來染紅自己的臉,起到驚退敵人、鼓舞士氣的作用。
後西藏古老宗教苯教的産生,以及原始的巫師、拟獸舞,則為西藏面具藝術的産生和發展提供了條件和土壤。據了解在西藏阿裡日土縣發現的早期崖畫中,除了大量的動物圖騰外,就有以稚樸手法刻畫的舞蹈場面和戴面具者……
公元七世紀上半葉,據《西藏王統記》記載,在松贊幹布頒布十善法典的慶祝大會上,有“最大祛王,解悶娛樂,金戴面具,歌舞跳躍,或飾犀牛,或獅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獻技”。這更說明早在七世紀以前,就産生了拟獸舞蹈及其面具。
到了八世紀赤松德贊時期,藏族民間歌舞、宗教藝術及百藝雜技表演,特别是各種拟獸歌舞,包括戴人物面具模仿生活進行表演的藝術更是流行一時,在曆史上發展到一個高峰時期。
在十四世紀唐東傑布時代,古老拙樸的白面具戲吸收了民間歌舞、原始祭祀藝術、圖騰舞蹈,宗教舞蹈羌姆及其他面具藝術的因素,形成了後期新派的豐富精緻的藍面具戲,其間,藏式面具藝術也得到了更為豐富多彩的發展。
從最初的“繪面”,到原始祭祀中的動物面具,再到富有宗教氣息的神魔面具,接着是多樣的人物面具。西藏面具發展到如今,大緻可以分為三類:羌姆(跳神)面具、懸挂面具、藏戲面具。
“羌姆”跳神面具,是印度高僧蓮花生大師吸收了西藏早期的土風舞結合佛教密宗瑜珈部,無上瑜珈部裡的金剛舞,逐漸發展起來的神舞面具。主要用于“酬神醮鬼、驅邪祛災”的宗教法會中。跳神面具,多為立體雕塑面具,品種有皮、木、銅、泥、漆布等各類。
懸挂面具,是作為佛教的保護神而存在于寺院,可供百姓供養膜拜的。所以它的産生與佛教的興起、寺院的建立密切相關。跳神面具和懸挂面具皆為宗教面具。
藏戲面具 ,大概形成于公元14世紀,唐東傑布在表現傳奇故事的戲曲形式中,創造了按他本人面目作模式的白山羊皮面具,這大概就是最早的藏戲面具。随着藏戲藝術的發展,又相繼産生了黃面具和開場戲中必不可少的藍面具。
現在就藏戲面具而言, 有藍、綠、白、黃、紅等顔色的藏戲面具,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性格。白色的藏戲面具表示人物性格純潔、善良、溫和;黃色面具代表容光煥發、功德廣大、知識淵博的聖人和仙翁;綠色面具特指女性角色,象征賢良智慧、美貌端莊,屬于擁有慈悲胸懷的女子;紅色面具象征權力、正義,表示足智多謀、智勇雙全,帶深紅色面具的角色通常代表着國王,淺紅色面具則代表臣子。
西藏面具,極具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獨特的表現形式,表現了 人類的真、善、美、假、醜、惡 ,呈現着一片光怪陸離、斑斓多姿的世界。
-END-
圖片 | 小怪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侵則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