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海有雨。40歲的“跑步發燒友”白經晖沒有因此放棄長跑計劃。
在剛剛經曆的11天封控裡,白經晖每天都會在家裡的客廳跑至少12公裡。在隔離的第二天,他還完成了東京馬拉松線上賽,以3小時56分的時間完賽。
計劃跑全馬,卻遭遇封控
3月5日清晨6點多,白經晖早早起床,為當日計劃完成的東京馬拉松線上賽做準備。
東京馬拉松線下賽定在3月6日,線上賽時間則更自由。因為疫情原因,這幾年很多馬拉松賽事都開啟了線上賽。參加線上賽的選手,隻要在規定的日期範圍内裡,在任何地點完成賽事要求的跑步距離即可。
白經晖選擇在5日完成線上賽,這樣6日周日還可以休息一天,周一開工沒那麼累。
但5日起床後,白經晖在小區業主群裡看到了“小區封了”的消息。他趕忙從窗戶往下看,果然“大白”們已經開始在搭紅棚棚了。
白經晖的第一反應是:“這下,東京全馬泡湯了!”
在朋友群裡報告這個“壞消息”時,朋友們紛紛安慰他:“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那你就好好歇着吧。”
白經晖(左二)和他的跑友們
但白經晖并不甘心。2020年突發疫情時,他曾在家裡吃了睡、睡了吃,1個月下來胖了整整26斤,他不想回到那個狀态。
況且,今年4月10日他還計劃去廈門跑馬拉松,如果還像上次隔離那樣中斷跑步,不僅東京馬拉松線上賽泡湯,就連1個月後的廈門馬拉松賽也要泡湯,“那次在家待了1個月後,我上下走樓梯都喘。”
于是,封控第一天,白經晖做出了“在家裡長跑”的決定。
“跑了12公裡,用了差不多1個小時。比我想象中感覺要好,因為在家裡跑,步子跑不開,步幅和步頻都上不去,但還是能控制在5分半時間裡跑完1公裡。頭也沒有想象中暈,也沒有鄰居投訴。”
客廳跑完全馬
第一天跑完後,白經晖又做了一個決定:明天在家跑東京馬拉松線上賽。
群裡的朋友知道白經晖的這個決定後,紛紛勸他放棄,“主要是怕我膝蓋和腳踝傷掉。因為高頻次往返和身體上下的活動,對膝關節和踝關節造成的負擔比較重。”
但白經晖對自己有信心,“一來,我第一天試跑了12公裡,感覺還不錯;二來,去年我減了13公斤體重,膝關節和踝關節的負擔沒那麼重;而且為了備戰張家口崇禮的超級越野賽(全程168公裡),去年一年我都在刻苦訓練。”
白經晖從小喜歡各種運動
1982年出生的白經晖從小就喜歡運動,各種戶外運動都很拿手:單闆滑雪、 騎行、 攀岩、登山、徒步、越野玩了十幾年……大學本科雖然讀的是計算機專業,但畢業後從事的都是和戶外運動相關的銷售工作。
2009年,白經晖參加北京一項越野賽後,體嘗到了跑步的樂趣,開始認真跑步。用他的話來說,“以前也跑,但都是随便跑跑的。”
認真跑步的他,現在全馬成績是3小時25分,100公裡越野賽25小時完賽,100公裡路跑14小時18分完賽。
對于跑步,他是認真的,對于在家裡跑馬拉松這件事,他也是認真的。
6日早上8點多,白經晖身着短衣短褲,戴着帽子開跑。
客廳繞一圈大概16米,42.195公裡的全程馬拉松,他跑了2600多個來回,花了3小時56分鐘完賽。
在近4個小時的跑步中,白經晖沒有一次想到要停下。唯一的幹擾來自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他時不時會上來,問:“爸爸,你繞圈還沒繞好嗎?”
但對于白經晖的舉動,兒子并沒有覺得太奇怪,因為父親向來喜歡運動,也熱愛跑步。對于這個8歲的小男孩來說,因為疫情原因隻能待在家裡的父親,在家裡繼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完賽後,白經晖有些興奮。跑了那麼多年的馬拉松,跑了那麼多次的馬拉松,這是第一個在家完成的馬拉松。
他和朋友馬上分享了自己的成績,“夥伴們都很興奮,說等疫情過去了,要聚會給我慶祝。”
跑全馬不再受天氣限制
第二天跑完東京馬拉松線上賽後,白經晖又做了個決定:“隔離在家的每一天都要長跑,隔離幾天,就跑幾天。”
他忽然感覺到了一種新的自由。“以前覺得環境對跑步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如果碰到刮風下雨降溫,就會給自己找借口不去跑步,但這一次,在家裡跑完馬拉松後,就不這麼想了。既然不能改變環境,那就隻能适應環境,隻要是自己真正想做的,總會找到方法繼續。”
從3月7日到3月14日,白經晖每天都在客廳長跑,每次至少12公裡。“一般都在下午4點左右跑,跑個1個小時樣子。有時除了跑步,還會做1個小時力量訓練。”
3月15日下午,封控的第11天,白經晖所在的小區解封。他放肆跑了15公裡,“太爽了。感覺就像是被圈養的馬匹放出去了一樣,跑得很快,非常舒服。”
解封第2天,白經晖跑了個半馬,用時1小時38分鐘,“在外面跑步,看春暖花開,跑得很舒服。”
解封第3天16日,上海有雨。白經晖沒有像以往那樣,因為下雨放棄跑步的計劃,他要在客廳裡跑12公裡。
“疫情是一時的,總會過去,生活總要繼續,一切終會變好。我們要對自己,對我們生活的城市有信心。我們要對自己,對我們的生活方式保持熱愛。運動的人相信一句話, 自律給予我們自由。我想用我的客廳馬拉松向上海的每個普通日子緻敬,向每一個堅韌不拔的普通人緻敬。我們這樣的普通人,與我們的朋友,與我們的同胞,與我們的城市同進共退,行而無畏。”采訪最後,白經晖用微信發給記者這麼一段話。
新聞晨報周到APP記者·徐惠芬
來源: 周到上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