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作家池莉經典語錄

作家池莉經典語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1:21:56

作家池莉經典語錄(池莉十年寫成大樹小蟲)1

作家池莉經典語錄(池莉十年寫成大樹小蟲)2

作家池莉與她筆下那些風風火火、敢愛敢恨的武漢女性截然不同,她安靜,話少,擁有超越年齡的清澈、單純。她外表柔弱,内心卻一直積蓄着強大力量,其花費十年時間完成的新作《大樹小蟲》日前首發。這部新作勇敢颠覆了池莉以往的寫作,她也破例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武漢動态版《清明上河圖》

“寫這麼長的東西給誰看?我就是幹這件傻事的作家。”作家池莉說,40萬字《大樹小蟲》前後花費十年寫成,成為她耗時最長的一部作品。

《大樹小蟲》故事的現實背景設定于2015年的武漢,通過俞家和鐘家兩個家族的聯姻,引出兩個家族三代人近百年的跌宕命運與現世糾葛。男女主人公分别是80後和85後,圍繞促使男女主角盡快生個二胎男寶這件頭等大事,雙方長輩使出渾身解數。在此過程中,每個人物都積極扮演着推手的角色,每個家庭不為人知的隐秘也逐漸袒露。

小說主線寫到十多位主要人物,涉及老中青三代人。這些人物都通過男女主角的聯姻而自然地相互串聯起來,人物性格也在生活中的一系列事件中逐漸顯現,而每個時期不同人物的人生更是各異。令人眼前一亮的還有,全書充斥着時代的巨變、經濟體制的飛躍與不變的家庭倫理、社會綱常之間的各種矛盾,這些是小說的笑點、淚點、看點,也是人性之軟弱被不斷戳中的痛點。該書責任編輯之一孫茜認為,人物在各自背景中愈加鮮活和立體,光面與陰影都被不斷放大、拉近、清晰化,現代武漢的動态版《清明上河圖》由此呈現。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不同人物在不同時空的交集,池莉不斷将視線拉遠拉長,在家長裡短的生活流之外,讓讀者看到的是宏觀而深遠的問題。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對傳統倫理、道德底線及時代洪流中自我價值的缺失等普遍存在的問題,池莉做了入木三分的呈現。

文學評論家閻晶明點評道,“這本小說特别能夠反映出池莉這麼多年持之以恒的創作堅持,她對生活的理解帶着強烈的煙火氣,既承認生活的美好,也看到生活的苦處。”他說,這本小說告訴讀者,不管你的身份、出生、經曆如何不同,不管你的地位怎麼樣,最後在生活面前,都有一種絕對的平等、絕對的平衡,誰也逃不脫,這就像宿命,但這又是生活本身。

從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找靈感

這部新書,池莉曾經寫了十幾萬字,但最終選擇徹底廢掉,現在想來太累了,她都不清楚當時推翻重來的勇氣到底來自何處。

十多年前,池莉迷上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也迷上了量子力學,這些颠覆物理學經典的理論,讓她深感震撼,也讓她獲得了更加廣闊的思想力。“我雖然不懂,數學也特别差,但我看重的是其中的人文意義。”她說,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通俗的解釋是,一隻小甲蟲盲目地在一棵大樹上爬行,它不知道自己爬行的軌迹是彎曲的,“我幸運地發現了廣義相對論在我小說中的延伸,對我來說,生活就是一棵巨大的樹,我們人類都是小蟲,在奮力地生活、奮力地爬行。”在池莉看來,也許從宏觀上看人類爬行的軌迹真的是彎曲的,但能夠在大樹上生活和爬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所以人類是偉大的。

她還意識到,文字很像量子的微粒子,“如果單純講故事,你表達不出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系和微妙關系,必須用一種量子糾纏,每個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做什麼事情一定受到身邊很多影響,生不生孩子,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孩子怎麼辦,家長是怎麼想的,全是量子糾纏,互相在作用。”正是因為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池莉發明了立體式“直線 方塊”的寫作結構,她發出歡呼說,這樣的全新發現讓她體内的多巴胺分泌旺盛,從中體會到巨大的快樂。更重要的是,這些年的寫作盡管漫長,但是她的快樂卻從未消減。

對科學的着迷,讓池莉的文字獲得了全新生命。在《大樹小蟲》中,她去掉了很多虛字,“的地得”很少用,她還去掉了不需要的标點符号,“我希望直接把讀者帶入現場,希望用文字代替第一視覺,看到了文字就看到了形象。”

喜歡騎車在大街小巷竄來竄去

不開研讨會、不請人寫序,池莉一直與文壇保持距離。她解釋說,那是因為自己很弱智,不太擅長和人相處。她說,她的長處是寫,而不是說、唱、跳。

池莉上世紀80年代末創作的“人生三部曲”《煩惱人生》《不談愛情》《太陽出世》,被譽為中國小說新寫實流派發轫之作。其暢銷代表作《生活秀》虛構的“鴨頸”小食,衍生出紅遍全國乃至海外的“武漢鴨頸”,并形成了龐大的食品産業鍊,堪稱文學深度介入現實生活的成功範例。說到這一切的時候,池莉很淡然,她說這完全是無心插柳,在她的寫作生涯中是個特例。如今《生活秀》裡的主人公來雙揚戰鬥過的吉慶街舊有的模樣已不再,池莉喜歡的武漢城裡的兩家鴨脖子店也不複存在,她一邊為吉慶街的“消失”發出歎息,一邊連說超市真空包裝的鴨脖子失去了煙火氣。池莉很清楚,僅憑作家的一己之力能創造奇迹,但很多時候更是無能為力。

池莉喜歡騎着自行車在武漢的大街小巷竄來竄去,找尋活躍在城裡的最真實的人,這樣的習慣幾十年從未改變過。她說,朋友之間太熟了,就不覺得他或她是你的藝術形象了。她一定要找陌生人,繼而去深入探究武漢城的肌理。

這對池莉而言是一個日常畫面:一位武漢人正坐在門口,翹着腿、喝着茶、望着大街。“我就走過去說,好累,我也坐一會兒,我們就開始聊天了——什麼時候開始抽煙的?哎呀,這個抽煙的故事長了……”池莉有着極其敏銳的識别力,就跟談戀愛一樣,有的人有感覺,有的人沒感覺,和那些有感覺的人聊天,她總能有意外收獲,而每當寫作的時候,這些儲備多年的人物素材就會活靈活現地跳脫而出。“我是要和人面對面的,這是我寫作的天生的一種方式,我沒有刻意尋找。”

池莉拿的手機樣子老舊,卻是嶄新的,她對上網、微信、微博并不上心,但對泥土的熱愛持續多年。“我是碰到泥土就舒服,離開電腦就要趕緊摸一摸泥土,我叫池莉,我的名字裡有水有草,我就是土命。”池莉的眼睛閃爍着快樂的光芒,她說種菜出一身汗就很舒服,比純粹在跑步機上還要舒服,而對社會活動和圖書宣傳,她是真的覺得很累。(路豔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