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萬裡黃河十八彎

萬裡黃河十八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8:49:15

萬裡黃河十八彎?【名家筆談】我喜歡在地圖上旅行,對那些雖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好去處,按圖索骥神遊一番也是别樣的享受站在遼河水系圖前,我凝視着這條流域面積呈靈芝狀的母親河,總覺得水系的條索形狀有點似曾相識,在記憶中搜索了一下,我恍然大悟:這形狀不就是一方二枝海百合化石嗎?,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萬裡黃河十八彎?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萬裡黃河十八彎(千裡遼河貫通古今)1

萬裡黃河十八彎

【名家筆談】

我喜歡在地圖上旅行,對那些雖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好去處,按圖索骥神遊一番也是别樣的享受。站在遼河水系圖前,我凝視着這條流域面積呈靈芝狀的母親河,總覺得水系的條索形狀有點似曾相識,在記憶中搜索了一下,我恍然大悟:這形狀不就是一方二枝海百合化石嗎?

海百合化石是一種珍貴的海洋生物化石,海百合由根、莖、腕組成,因其腕形似百合花而得名。二枝海百合就是并蒂海百合,各自成形,在同一個平面上呈現出不同的嬌媚。恕我孤陋寡聞,在化石博物館初見時我竟誤認為這是古荷花化石,一問才知,這是來自奧陶紀的寶貝,距今約有5億年。

如果說美麗的渤海灣是個寶瓶的話,那麼從盤錦和營口入海的遼河、大遼河就是東西兩枝插在寶瓶裡的海百合。這兩條從遠古走來的河流,哺育了生生不息的遼沈大地,勾畫出一幅綿延不絕的千裡江山圖。

東面的一枝看上去形如人們常用的剪刀手。中指是八百裡渾河,食指是著名的太子河。渾河發源于撫順市清原縣的滾馬嶺,其名字始于遼代,取河水渾濁之意,在遼之前則有遼水、小遼水之稱。渾河如同一條彎曲的海百合花莖,沈陽、撫順兩座幾乎融為一體的城市是這支海百合名副其實的“大腕”,是名副其實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太子河幾乎與渾河等長,據說因戰國時期燕太子丹曾隐匿于此而得名。太子河舊稱衍水、梁水,所經之地多有魚米之利。太子河這根長莖可謂碩果累累,哺育出的城市有本溪、鞍山、遼陽。渾河與太子河在一個叫三岔河的地方相遇,形成了長度約一百公裡的大遼河,然後從營口注入渤海。從構圖上看,營口無疑是東枝海百合的收官之作。

與東面一枝相比,西面的一枝便有些盤根錯節。從盤錦市的入海口北溯,浩渺的遼河在昌圖縣的福德店一分為二,即東遼河、西遼河,所謂遼河有二源即由此得來。東遼河發源于吉林省東遼縣,其“莖”不長,卻其“腕”可嘉,有吉林的遼源、四平、通遼三市,遼甯的鐵嶺等,這些地方皆為名副其實的糧倉,于國于民不可或缺,可見東遼河貢獻之傑出。

從福德店上溯的另一枝便是被人們稱為遼河正源的西遼河。西遼河從地圖上看頗有些延展,繼續上溯又分兩莖,即南面的老哈河、北面的西拉木倫河。這兩條河于内蒙古自治區的翁牛特旗與奈曼旗交界處彙合,構成西遼河幹流。西遼河雖然沒有遼闊之勢,但它卻是中國曆史上無法繞過的文化之河。西遼河及其衆多支流,孕育了著名的紅山文化。據古生物學家斷定,在西遼河流域的朝陽問世的遼甯古果化石,有“地球第一朵花”之稱,而同一地區問世的中華龍鳥化石,則有“地球第一隻鳥”之稱,所以西遼河流域被稱為世界第一隻鳥飛起的地方,世界第一朵花盛開的地方。

站在遼河水系地圖前,我想到了一幅距今2100多年的古地圖,這便是馬王堆出土的帛地圖,圖中最大亮點是畫出了三十多條河流,這幅地圖也像一方枝葉繁茂的海百合化石一樣,以河流為莖,而星羅棋布的城郭則是它衆多的腕。這幅帛地圖告訴人們,河流,是城市的乳母和搖籃,應該得到人類的反哺。今天,紅山女神的故鄉一改曆史上的貧瘠與荒涼,河清山綠,田疇如畫,百業興旺,人民富裕,讓人不禁想起偉人的名句: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用二枝海百合化石來形容遼河水系不僅是因為形似,我覺得代表着永恒的海百合化石與川流不息的遼河之水還有着某種精神關聯,那就是對大海的向往與追求。海百合的生命屬于大海,即或生命終止也要凝固成化石守望大海;同樣,遼河水奔向大海的信念也矢志不渝、永不迷失,這是因為大海象征着開放的世界。對于海百合和遼河來說,大海才是生命中的詩與遠方。

進入新時代,遼甯在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高舉開放的旗幟,把建設開放高地作為重要抓手,全身心融入國内、國際兩個大循環,這是遼河水一路向南、奔赴大海的現實寫照。遼河,是遼沈大地上不斷開枝散葉的海百合,遼河兩岸的人們在分享它盛世紅利的同時,也會更加關心、熱愛并呵護這條走過遠古、惠及當代、澤被後世的母親河。

(作者:滕貞甫,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遼甯省作家協會主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