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體是學生成長的搖籃,是班主任工作的園地。如何輕松有效地進行班級管理呢?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就“流動日志”這一管理新招淺談自己的做法,以及收獲到的驚喜。
一日放學後,執勤班幹部照例把兩個“搗亂分子”揪到了辦公室。看着他們蔫頭蔫腦、若無其事的樣子,我就氣不打一出來。“明老師,今天秦飛上音樂課擾亂課堂秩序……”“還說我,每次做眼保健操,隻要紅領巾監督崗的人一走,你就趴在課桌上打呼噜……”我還沒發話,兩人就互相吵了起來。上了一天的課,哪有力氣再和他們糾纏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呢?但不批評也不行。
“好了,都别說了。”我故作嚴肅地說,“既然你們都搶着說,那就把對方的表現寫出來吧,我慢慢看。”邊說我邊拿出手機,準備寫“班級日志”了。你們的“罪狀”我要放在記載内容的第一條!辦公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兩個人分别開始寫“狀子”了。5 分鐘後,兩人都完工了。“……音樂一響,秦飛就搖頭晃腦地唱起來了,他緊閉雙眼,伸長脖子,手臂在空中揮舞着。更可笑的是,他居然扭起了小腰,屁股左右搖晃着。看着他這模樣,全班同學瘋狂大笑……可他把我們全當成了空氣,直到坐在後面的王佳祺拉了拉他的衣服,他才從自己的奇境中走了出來……”
看着看着,我樂了,多麼細緻的描寫呀,平時的作文還沒有這樣優秀呢!“秦飛,他寫的情況都屬實嗎?”小家夥摸着頭,邊看邊笑:“明老師,我的動作大了點,下次我會注意的。”呵,還知道不好意思了!一絲竊喜從心中湧起,随即腦中閃現出一個念頭:班裡每天都會重複的這些故事,其實都是些問不出名堂的小事,與其和他們喋喋不休地無用“對抗”,還不如讓他們寫下來,多便捷呀!
說幹就幹,我連忙構思實施方案。如果讓每個孩子每天都記載的話,顯然會加重他們的作業負擔。對,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輪流進行。不如,就給這個小把戲取名“流動日志”吧,就像班主任每天寫“班務日志”那樣。具體要求如下:
1.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輪流每天一記;2.叙述清晰,不少于350字;3.字體端正。
當晚,我就設計了一張表格,包括“周次”“隊名”“姓名”“等級”“修改人”“日期”“總評”等細小欄目。最重要的當然是“詳細記錄”欄了,我用作文格子的形式隆重呈現,以提醒孩子必須以作文的要求來完成此項任務。第二天,表格一發,要求一宣布,孩子們都異常興奮。秦飛找到我,悄悄地說:“明老師,這個辦法很公平,有時候其實我是被班幹部冤枉的。”執勤班幹部也開心地告訴我:“班級紀律肯定會好管很多,你是在教室内外安了許多的監控啊!”“無心插柳柳成蔭”,無意的想法居然走入了孩子們的内心,看來我得跟他們好好地玩兒一場。第三天,上交的9份作業果然篇篇精彩。《我們班的小呆呆》記錄了毛林銳總是遊離于課堂的滑稽模樣,《同桌冤家》寫出了同桌的可恨可氣,《學象棋》反映了同學間的互幫互助……“流動日志”成了孩子們一天學校生活的縮影,這裡有對好人好事的表揚,也有對犯錯學生的批評;有對學習生活的熱愛,也有對零星瑣事的煩惱;有對任課教師的真誠建議,也有對校園景色的生動描繪……孩子們樂在其中,我也滿心喜悅。
幾周進行下來,我發現孩子們筆下雷同的現象很多,學困生的表達能力差,參與熱情也不高。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發現、學會觀察,寫出與衆不同的校園生活呢?我又拟出了以下獎賞規則:
1“.日志”實行“内容分 書寫分”的打分制(内容分滿分3顆★,書寫分滿分5分)。
2.富有創意的日志,還将得到一枚教師親手畫的
标志。
3.每日,得到3 顆★或書寫分為5 分的日志,都可以得一元“蒲公英币”一枚。
4.每周,得分按組進行排名,優勝組每人得一元“蒲公英币”一枚。
5.每月,再按組排名,優勝組每人得2元“蒲公英币”一枚。同時,班主任或其他任課教師在下個月會參與到這一組的“流動日志”,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
這樣一來,“流動日志”将生生、師生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最大化激發。
“流動日志”在“蒲公英班”已經運行了一個多學期,效果如何呢?
(一)心靈的牧場在這裡,孩子們無話不說,盡情傾訴。性格内向的孩子受到别人的欺負不敢明說,就寫下他們的遭遇,尋求教師的幫助。愛打小報告的孩子總喜歡“揭發”搗蛋鬼的“罪行”,其實,這些罪行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就讓他們借“日志”發洩一下吧!性格沖動的孩子與别人發生了沖突,在這裡訴說的時候,寫着寫着怒氣漸漸消了……我每天享受着這些故事,樂此不疲。偶爾,我也送給孩子們自己和他們的故事,和他們分享我的快樂與幸福,傾訴我的煩悶與憂傷,讓他們感受教師的酸、甜、苦、辣。
(二)愛的伊甸園孩子們每天徜徉在“流動日志”裡,或寫,或讀,或聽,或思,漸漸學會了“愛”。
“愛班級”。現在,四年級制定的“班級公約”早已“下崗”,樂學、善思、文明、守紀成為每個孩子的行為準則。他們認真地做好每天的值日,精心地布置教室的書櫥,踴躍地參加學校的活動……人人盡力為班級服務,為班級争光。
“愛同學”。《友誼的小船飄呀飄》《友情之花處處開》等多篇日志就充分體現了孩子們互愛互學的情感。此外,每天收上來的日志,都能發現許多修改的痕迹,“修改欄”裡總會有1~2名學生的名字。
“堅持寫日記”是小學生必須培養的良好學習習慣,但那需要持久的恒心,而且是閉門造車,枯燥乏味。“流動日志”就不一樣了,它讓孩子結伴同行,班内互學、互賞、互悟,以優提優,以優扶差,作文水平提高的速度就快了。在孩子們的心中,其實都有一個夢,夢想自己的作文能變成鉛字,最好能在某雜志或報紙上發表,“流動日志”就為孩子們營造了這樣一個舞台。上學期,我們班共有65篇作文得到了
獎勵。根據内容,我将它們按“美麗的校園”“缤紛的課堂”“多彩的課間”“溫馨的友情”“流淌的小詩”等進行分類,并裝訂成冊,人手一份。此外,我還把這些作品制成了美篇,在班級群展出。同學的羨慕、家長的誇獎“,小作家”的夢就這樣實現了。
小把戲帶來了大驚喜,38名來自各地的小傘兵,落在了“蒲公英班”這片不算肥沃的土壤裡,他們全力以赴地生根、發芽、開花,盡情享受雨露的滋潤。就像我們的班歌裡唱的那樣——“準備好了嗎,時刻準備着,我們是快樂的小傘兵,與雲同遊,與風共舞,肩并着肩兒向前進,勇往直前,大膽創新,我們的名字就叫蒲公英!”
作者:明建美(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興東小學)
采編自《天津教育》雜志,略有删減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