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兩部電視劇讓人記憶深刻,一個是張嘉譯、王珞丹演的《急診科醫生》,一個是靳東、白百何演的《外科風雲》,這兩部劇的熱播,讓衆多人燃起了穿白大褂的夢想,其中骨科卻是最熱門的從業方向之一,其中的原因那也是不言而喻的。
骨折是醫院骨科裡最常見的了,而治療骨折最需要的就是醫用鋼釘、鋼闆等,價格動辄上萬元,而有專門做這個的一家上市公司叫大博醫療,骨科創傷類器械做到了國産第一,産品毛利超80%。但公司在收獲了行業成長紅利後,也不得不面對運營能力下滑、存貨增加等的煩惱。
大博醫療于2004年成立于福建廈門,是我國骨科植入類醫用耗材龍頭企業,經過十餘年發展積累,公司于2017年成功A股上市,并成為了首家A股上市的骨科醫療器械企業。
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大博醫療實現營業收入7.7億元,其中創傷類産品營收占比高達64%,也就是骨折用的鋼釘、鋼闆等;脊柱類産品營收占比為20%,微創類占比6%。可見,公司的最主要收入來源就是創傷類産品,并且這一産品做到了國産第一,另外嵴柱類産品也做到了國産第三。
接觸過骨折的應該知道,做個小小的鋼闆鋼釘治療,怎麼也要上萬元,而大博醫療的産品毛利率就超80%,并且公司的業績也是十分亮眼。2016-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分别為4.6億、5.9億、7.7億和8.7億,同比增速分别為18%、28%、30%、59%;實現淨利潤分别為2.2億、3億、3.7億和3.4億,同比增速分别為16%、35%、27%和21%。
由上數據可見,公司的掙錢能力有多強大,這也使得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持續提升,從2015年的0.59元,上漲到了2018年的0.93元。而公司股價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持續攀升,公司市值超過了250億元。
大博醫療成長能這麼迅速,得益于以下幾點。
第一,行業需求大。我國的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在2010年隻有1200億,到2018年卻增長到了5304億元,年複合增速接近20%,并且随着醫療器械市場的改革,行業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大博醫療憑借着強大的市場份額優勢,享受了行業成長的紅利,并且未來仍将收益。
第二,産品優勢。大博醫療作為骨科行業的龍頭,産品覆蓋面廣,并得到了國内及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客戶的認可,從公司超高的毛利率上,就能看到大博醫療産品的市場議價力和競争優勢。
第三,國産替代。盡管我國骨科行業發展迅速,但國産品牌市場份額卻不高,市場頭部份額被強生、美敦力、史賽克等國際巨頭占據,近年來随着國産替代的加快,大博醫療的市場份額逐步提升,并且随着醫保控費等政策的加快,進口替代有望加速。
盡管大博醫療業績亮眼,但通過前面數據我們卻發現,2016年以來公司營收增長越來越快,但淨利潤增速卻在持續下滑,特别是到2019年前三季度,大博醫療的淨利潤增速要遠遠落後于收入增速。
什麼原因導緻的呢?衆所周知,醫藥企業為了開拓醫院市場,不惜重金投入,而大博醫療取得如何快的收入提升,也離不開這一塊,那就是銷售費用。2013年公司銷售費用隻有2000萬元,可是到2019年前三季度,銷售費用飙升到了2.59億元,增長巨大,而這也大大的侵蝕了公司的淨利潤。
另外,公司的存貨也在持續攀升,到2019年前三季度暴漲到了4.1億元,盡管公司聲稱存貨增加是為了應對市場需求,但大博醫療的産品似乎越來越不好賣了,從存貨周轉天數持續上漲就能看出來。
由此可見,受益于産品和行業壯大起來的大博醫療,盡管仍在成長,但面臨的困擾卻在增加。
持續攀升的銷售費用和存貨,以及産品越來越不好賣,給快速成長的大博醫療增添了不少煩惱,另外,随着醫療控費的深化,公司産品将面臨降價的風險,這些都是大博醫療當下需要面對的,也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文末劃重點。有趣又有料的幹貨财經,小北讀财報”與您共同學習成長!,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