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作者拍攝雛春美景
“忒”有兩個讀音,在魯西南地區都能用到,是比較口語化的字。
2021年2月作者拍攝雛春美景
“打咯忒”是比較常說常見的。此處“忒”讀“tè”,象聲詞,常用以形容心髒或肌肉的異常跳動,如茅盾先生所作《子夜》文中一句“(馮雲卿)臉色變成死灰,嘴角的肌肉忒忒地跳動個不住”。再如“老天爺呀,俺咯忒咯忒嘞,打了快一天啦,該咋辦呀”。它還有一個本義是“差誤”的意思,如《詩經》中的《鸤鸠》(布谷鳥)一句“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翻譯成現代文就是“布谷鳥在桑林築巢,小鳥嬉戲酸棗樹上。品性善良的好君子,儀容端莊從不走樣。儀容端莊從不走樣,各國有了模範形象”。
2021年2月作者拍攝雛春美景
“風忒大”、“這人忒壞”、“人忒多”、“這房子忒小”,也是常說的口語。此處“忒”讀“tuī”,太的意思,如宋代李流謙《于飛樂·為海棠作》詞中一句“笑溪桃、并塢杏,忒煞尋常”,宋代辛棄疾《金菊對芙蓉·重陽》詞中一句“追念景物無窮,歎少年胸襟、忒煞英雄”,還有《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一句--瑜曰:“孔明之意若何?”,肅曰:“他也埋怨都督忒情薄。”等等
對于“打咯忒”多說幾句,從網上搜,得知“打咯忒”為一種病症名,即呃逆。呃逆以氣逆上沖,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制為主症。多因寒涼刺激,飲食過急、過飽,情緒激動,疲勞,呼吸過于深頻等而誘發的。“打咯忒”一證,輕重差别極為明顯。如偶然發作,大都輕淺,常可自愈,自行消失。或刺鼻取嚏,或突然給以驚恐,或閉氣不令出入,皆可取效。若持續不斷,則需根據寒熱虛實辯證,及時給以适當的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