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投降者,諸葛亮的做法讓人玩味。在《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見到魏延便令人斬之,其理由則是“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抛開諸葛亮後面的反骨論,單說這句話,就很沒道理。因為此後,張松與法正都是“食其祿而殺其主;居其土而獻其地。”在涪城相會之時,法正便進言,在席間謀殺劉璋。況且,《三國演義》裡韓玄是個很暴戾的人,百姓都恨他,魏延殺韓玄,非但救了黃忠,還算是“為民除害”。劉璋則隻是性格懦弱了點,但并沒有什麼惡行。
那麼曆史上,這兩個的又是怎麼一副“小人”行徑呢?
先說法正吧,法正背主倒真是有點半推半就,而且與其個人信仰應該很有關系。法正這個人,是個很有才華的人,祖父是名士,父親是京官。建安初年,跟同郡的孟達一起,入蜀投靠劉璋。不過劉璋并不重用法正,一直投閑置散。《三國志》法正傳的記載是【既不任用,又為其州邑俱僑客者所謗無行,志意不得。】按說,要是法正是個清高之士,大可“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求田問舍”亦無不可。
那麼他是怎麼想起出賣劉璋的呢?
《三國志》記載“益州别駕張松與正相善,忖璋不足與有為,常竊歎息。”但此時的法正,頂多是聽張松發發牢騷。張松也正是看中了法正的不得志,才會極力拉攏法正與孟達這兩個在劉璋集團比較邊緣化的外來人。因為此時的張松,早已有了出賣劉璋的想法,而他想要辦成這件事,就不能沒有幫手。而且蜀地畢竟還有忠于劉璋的人。
法正的想法呢?當曹操平定荊州之後,張松出使曹操,本以為可以借機讨好曹操,想不到曹操志得意滿,并未看重張松。張松于是把心一橫,轉手又打算把劉璋賣給劉備。所以當張松向劉璋提出,曹操不可靠,可以連結劉備的時候,就提議讓法正擔任使者。可《法正傳》的記載則是“璋曰:“誰可使者?”松乃舉正,正辭讓,不得已而往。”可見此時的法正,還沒有跟張松做一路的準備。大概法正當時還不了解劉備是不是一個可以托付志向的明主,而張松又知道法正郁郁不得志,那就讓他親眼去見見劉備。所以盡管法正一開始不想去,最後不得已還是去了。
但既然劉璋本來是不看重法正的,應也不太會強令法正去,背後則很有可能還是張松出的主意。
當見到劉備以後,法正可能就好象是當年郭嘉見到曹操時所感歎的那樣:“真吾主也。”《法正傳》記載“正既還,為松稱說先主有雄略,密謀協規,原共戴奉。”這時,法正才算是正式加入了張松“賣主求榮”的計劃當中。所以當後來張松開始實施他的賣主計劃時,法正和孟達就成了他的馬前卒。這一次,法正辦完劉璋交代的公事以後,就私底下向劉備提出,密謀劉璋的計劃。
綜上所述,法正到底是不是小人呢?不太好說。我們隻能說,法正不是一個甘于平庸的人。況且當法正遇見劉備之後,如魚得水。漢中之戰時,劉備與曹操相持,情況不利,劉備大怒,親臨前線不肯退卻,誰都不敢勸谏。當時“矢下如雨”唯獨法正用身體擋在劉備前面,劉備讓法正避箭,法正卻說“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劉備無奈隻好說“孝直,吾與汝俱去。”這才退了下去。要法正是個猥瑣小人,不會如此不計危險。應當說,法正有“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不是一個真正的小人。
接下來說張松。比之法正,張松的行為和道德,就比較低劣了。法正好歹算是郁郁不得志,張松則是“益州别駕”在當時州牧權重的情況下,别駕算是一州的二把手。稱得上位高權重,并非劉璋不用他。況且我們看劉璋做決定的時候,幾乎都是聽張松的,可以說是言聽計從。用法正的話就是“張松,州之股肱。”在這種情況下,還時時刻刻想着出賣劉璋,來換取自己的利益,就真是賣主求榮了。
張松雖然得到劉璋重用,但他也是個聰明人。劉璋暗弱,是不假。劉璋繼位之後,非但張魯欺負他,連自己的益州,他也不大鎮得住,有些人橫行霸道,劉璋也治不了。所以張松覺得劉璋這個“阿鬥”扶不起來,也不會有什麼作為,早晚是要被人并吞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早在曹操宣布南征荊州的時候,劉璋就派人前往曹操那裡,表示友好歸順之意。後來又派了“别駕從事”張肅,向朝廷進貢。曹操當時還沒取下荊州,所以為了表示安撫,就以朝廷的名義封賞了張肅,此前還加封了劉璋跟劉璋的哥哥,可以說是彈冠相慶,一起升官。
一直到曹操拿下荊州,劉璋又派人出使曹操,表示友好。這一次派的誰呢,就是張松。可曹操此時已經平定荊州,意氣風發,并沒把劉璋當回事,就更沒把張松看在眼裡。張松出使曹操,即沒得到封賞,也沒得到任用。當初張肅不過是個别駕從事,算是張松的手下,結果張肅封了個“廣漢太守”,這次張松堂堂益州别駕,居然什麼好處都沒有,所以張松一怒之下,這才起了連結劉備的心思。
張松本以為,曹操可以一統江山,所以有意巴結曹操,将來曹操一統南北,自己也有個好去處。但曹操居然薄待自己。沒多久,曹操在赤壁失利,張松返回蜀地,就極力诋毀曹操,并開始着手自己的賣主計劃。涪城之時,居然還要法正勸劉備襲殺劉璋。事情一開始進展順利,但想不到赤壁失利的曹操很快就進行了反撲,派大将樂進攻打留守荊州的關羽,自己則親征孫權。兩路并進,劉備不得已,打算回救荊州。
不明所以的張松,謀劃了這麼久,就等着坐地分贓了,一看劉備怎麼要走,立刻寫信給劉備說“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釋此去乎!”最後被他的哥哥,就是那個被曹操封了廣漢太守的張肅告發,劉璋于是斬了張松。這其實是咎由自取,劉璋未曾虧待張松,張松居然出賣自己,便是誅他三族,也不為過,不過劉璋到底還是個厚道人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