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最新回應?一百一十六字的微博,十二處語病北大中文系張教授因此被送上了熱搜榜風口浪尖上的張教授二百多字的硬核回複中,包含四個多謝,五個費心、費力等近義詞 ,聽起來客氣有餘,實則真誠不足他應該被原諒嗎?答案是否定的,在我看來原因有三,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北大教授最新回應?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百一十六字的微博,十二處語病。北大中文系張教授因此被送上了熱搜榜。風口浪尖上的張教授二百多字的硬核回複中,包含四個多謝,五個費心、費力等近義詞 ,聽起來客氣有餘,實則真誠不足。他應該被原諒嗎?答案是否定的,在我看來原因有三。
其一:作為中文系教授,他的專業素養何在?
如果是一個小學生,文字中出現語病不足為怪。但是作為北大中文系教授,他的專業就是中文。研究語言文字的專業人士,這樣的錯誤太小兒科、太低級。張教授的身上有諸多和文化、文學、文字有關的标簽:評論家、文化學者。以及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諸多頭銜:教授、博士生導師。如果教育工作有排行榜,他應該位于榜首,受萬人敬仰的人。
無論是一百一十六字的微博,還是二百多字的回複,從中真的無法看出文學修養和文字功底。他在專業領域浸潤了三十多年,如此低級的錯誤連篇累牍,無論如何也無法獲得認同。術業有專攻,歌唱家随便一開口就知道有沒有,乒乓球運動員一揮拍動作就标準。專業人士無需刻意,也不同于常人。即便是口語化的表達,該有的邏輯、層次、語言的嚴謹還是要有的。正如一位網友的評論:一個素人發的,就沒必要計較,可出自一個中文系教授之手就不應該了,一個人在做專業領域的事情時,閉着眼睛也不能出這麼多瑕疵。
其二:敬畏網絡,不是該有的常識嗎?
張教授的回複中,對于網友指出的語病解釋如下:“這些就是随手寫的點評,沒什麼值得說的。”随手寫得無可厚非,即便是北大教授也無需戴着面具生活。他和我們普通人一樣有權利在自媒體平台表達自我,不管他身上有多少标簽,他都可以在不違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随意表達。但可惜的是張教授不是普通的媒體人。他的微博擁有920萬粉絲。他的一言一行在網絡上的影響力早已超出個人範疇。
920萬的粉絲中,或許有一部分人并不介意十二處語病。有不少網友認為隻要大家看得懂,無傷大雅,又不是寫論文,要求嚴謹專業。有一位網友的評論很有意思。他說:“其實這就是有人成心攻擊他。網絡聊天就是聊天的地方,文章是文章,寫論文是寫論文。聊天就是随心所欲,如果咬文嚼字就是裝了。”這個觀點也許和張教授不謀而合,張教授的“随手寫的”背後體現的就是對于網絡的随意态度。網絡非法外之地,大多數人都懂得的道理,張教授不可能不懂。如果明知故犯,隻能說對網絡缺乏敬畏和尊重。
其三:虛心接受批評,誠懇道歉,真的那麼難嗎?
對于自己微博中的語病,張教授并沒有當回事。解釋了嗎?解釋了。但是他的解釋如此輕描淡寫:“随手寫的點評,沒什麼值得說的。”果真沒什麼可說的嗎?如果沒什麼可說的,大可不必回應。
他的回應指向兩個方面:一方面并不承認自己的微博存在語法問題。“一個字不用改,再發一遍”“沒有不通的”,态度強硬,理直氣壯,底氣十足。一百一十六字的微博,文字表達的内容大家都懂。但是作為專業人士,不承認的、地、得的用法屬于語法範疇,的确有點說不通。我們再來看他對于指出其錯誤的鄧律師,多次表達了謝意:多謝傳播,多謝指點,多謝對本人的關心,總之謝謝。四次感謝毫無真誠而言,真的感謝為何不願意承認自己的不嚴謹?為何不願意面對這些語病?如果指摘有誤,作為專業人士完全可以給出專業的點評。此外張教授多次用到了類似于“費心”“費勁”“費力”等詞語,在他看來指出他的錯誤是因為不喜歡他的内容,并非因為個人問題,而是别人吹毛求疵。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也許張教授在神壇上太久,被捧得太高,不願意承認錯誤更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評,是自我意識作怪還是官本位作祟,無從知曉。可是,承認自己錯了真的有那麼難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