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農業革命後,由于男子所具備的體力優勢更适宜耕種,世界逐漸邁向父權社會,女子因其在生産中貢獻較低而逐漸淪為男子的附庸。如在《詩經·衛風·伯兮》中,有這樣的詩句: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适為容?
講的就是一位女子丈夫出征打仗後,自己不再打扮自己,頭發像蓬草一樣散亂。可見那時女子生活的中心就是她的丈夫,丈夫在家就要精心打扮,侍奉丈夫;丈夫出征打仗時就不再打扮自己,每天盼着丈夫歸來。這與現代女性為了悅己而打扮自己截然不同,體現了女子附庸于男子的不平等的地位。
此外,在史書和文學作品中,女性常常以紅顔禍水的形象出現。如我們熟知的妹喜、妲己、褒姒……似乎每到亡國的節點,就定然會出現一位這樣具有“魔力”的女性,能憑一己之力,使得偌大的一個國家覆滅。當然,用現在的眼光看,這并不公平。周幽王和褒姒孰是孰非,明眼人自能看清,不過曆來史書等作品大多由男子撰寫,總想找理由給作為男性的君王開脫罷了。曆來亡國都是因為失了人心,與女子何幹呢?
烽火戲諸侯
《詩經·衛風·碩人》刻畫了一個絕美的莊姜上面提到,女性在那個時代地位比較低,因此文學作品很多時候隻是将女性刻畫為“思婦”、“棄婦”等等,總和男子脫不開幹系,因此也很少有正面直接展現女性之美的作品。而《詩經·衛風·碩人》是一個例外,用極為華麗的詞藻,形神兼備地刻畫了一位絕美的女性形象,謂之經典亦不為過。
該詩前兩句開門見山,點出了碩人的美貌、修長的身材以及華麗的服裝:
碩人其颀(qí),衣錦褧(jiǒng)衣。
“碩”的字面意思是高大,因此“碩人”原意為身材高大的人。不過在那個時期,人們普遍以身材高大為美,因此“碩人”就指美人。一個“颀”字,正面描寫碩人的身材修長。穿着錦衣和出嫁時穿的披風,想必妝容也十分楚楚動人,體态婀娜多姿,頗具神韻。于是我們不禁會好奇,這位碩人究竟是誰?
而後五句就交代了碩人和一些人的人物關系:
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齊莊公的女兒,衛莊公的妻子……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這位碩人指的就是莊姜。
莊姜何許人也?她是春秋時齊國的公主,姜是齊國國君的姓,因為嫁給了衛國國君衛莊公,人稱莊姜。她因為婚後沒能生子,所以遭到衛莊公冷落。莊公脾氣暴戾,對莊姜非常冷漠。出嫁時的風光,婚後生活的孤獨形成鮮明的對比。美貌又如何?還不是無人懂得欣賞。多少個漫漫長夜,莊姜孑然一身,在這深宮中偷偷哭泣?我們不得為之,我們知道的隻有在莊姜出嫁時,她那被詩經定格下來的永恒的美貌:
手如柔荑(tí),膚如凝脂。領如蝤蛴(qiú qí),齒如瓠犀(hù xī)。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這幾句是整首詩的靈魂與精華,那瑰麗的語言,精妙的比喻,使莊姜的美貌躍然紙上。
柔荑指白茅(一種植物)的嫩芽。你看,光把莊姜的手比喻成白茅還不夠,還必須得是白茅的嫩芽才能媲美。可見除了白之外,莊姜的手還十分的柔嫩。
凝脂指凝凍了的油脂,用來比喻莊姜的皮膚。既寫出了莊姜皮膚的白嫩,一個“凝”字更是突出了莊姜皮膚的緊緻,可謂描寫得出神入化。
蝤蛴是天牛的幼蟲,其特點是顔色白,身體長。以蝤蛴來比喻莊姜的脖子,将其白皙修長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緻。
瓠犀指瓠瓜子兒,色白并且排列整齊。這裡用來比喻莊姜的牙齒,再貼切不過,突出其潔白整齊的特點。
螓是一種體型較小的蟬,其頭寬且方正,蛾指蠶蛾,其觸角細長彎曲。“螓首蛾眉”四字刻畫出莊姜前額開闊,眉毛細長彎曲的特點。
最妙在得其神,而非得其形
曆來最為人稱道的還屬“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因為前面的幾句都是在寫“形”,而這兩句卻寫出了莊姜的“神”。形神之辯是中國美學的一大課題,畫家顧恺之就曾寫過“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的詩句,意思是畫出彈琴的形态比較簡單,但是想要畫出一個人看着鴻雁歸家的那種神态卻是難上加難。中國藝術普遍重視得其神,對于形的要求不高。詩經中這兩句寥寥數語,就刻畫出莊姜笑靥如花,妙目流轉的神态來,具有一種動态美。仿佛莊姜就在面前對着你笑,打量着你一樣,非常具有表現力。前面寫了很多,塑造了一個畫裡的美女,她靜靜伫立,冰肌玉骨,就如同《天龍八部》裡的神仙姐姐一般,雖然美豔,可恰恰沒有“活人”的感覺。而這兩句通過一個“笑”字,一個“盼”字,如畫龍點睛般讓畫裡的美女活了過來,似乎能和讀者産生互動,因此也更加吸引人。
目送歸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