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天淨沙秋思元曲

天淨沙秋思元曲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1 10:56:36

元曲 |《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天淨沙·秋思

元代 馬緻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 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馬,頂着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裡,隻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天淨沙秋思元曲(元曲天淨沙秋思)1

注 釋

1·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鴉:黃昏時歸巢的烏鴉。昏:傍晚。

2·人家:農家。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的渴望。

3·古道:已經廢棄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遠的驿道。西風:寒冷、蕭瑟的秋風。瘦馬:瘦骨如柴的馬。

4·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

5·天涯:遠離家鄉的地方。

天淨沙秋思元曲(元曲天淨沙秋思)2

賞 析

馬緻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在過着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寫下了這首《天淨沙·秋思》。

這首曲子的題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國文壇古老的傳統。自屈原的《離騷》起一直延續到現在。

《樂記》中說:“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動起來。那又是什麼東西能讓外物動起來呢?

《詩品》雲:“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他認為,這種能讓物動,從而引起你内心感動的是‘氣’。

那氣又是什麼呢?古人認為,宇宙間有陰陽二氣,是它們的運行才産生了天地萬物和四時晨昏。

譬如:夏天陽氣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極點就開始衰落,陰氣漸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際陰氣最重,因而草木衰敗。陰到極點又轉為陽,陽生而萬物長,所以春天就會百花齊放。

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這些變化而感動。春天草木的萌發讓人聯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歡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讓人聯想到生命的衰老與終結。因此會讓人感到憂愁和悲傷。

天淨沙秋思元曲(元曲天淨沙秋思)3

《離騷》中屈原歎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宋玉在《九辯》裡說:“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陸機《文賦》雲:“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

雖然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但他們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黃昏,一天快要結束。夕陽斜挂在山頭欲落還留的樣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滿目凄涼,藤是枯萎的藤,已經沒有了生命。

樹是千年老樹,飒飒的西風在吹着它走向風燭殘年。道是荒涼的古道,馬是體弱無力的瘦馬。飄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對如此蕭瑟的景色怎麼能不斷腸呢?

天淨沙秋思元曲(元曲天淨沙秋思)4

你看這小橋、流水、人家都是那麼安詳,那麼靜謚。又是那麼溫馨。而我的家鄉、親人卻又離我那麼遠。哦,他們還好嗎?天氣漸漸變冷,他們加了衣服嗎?買了被子嗎?這一切的一切是都麼讓人牽挂。

既然那麼讓人牽腸挂肚,我為什麼不早點回去呢?為了所謂的前程嗎?為了那所謂的功名嗎?那功名離我近嗎?遠嗎?京城的路還有多長呢?我又是那麼的迷茫。

在這樣的黃昏中,在這樣的古道上。又是這樣蕭瑟的季節。我是繼續去追求功名呢?還是會去服侍那年老的雙親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隻好滿懷愁緒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

天淨沙秋思元曲(元曲天淨沙秋思)5

如此蕭瑟的景色讓人滿目凄涼,又加上安詳,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做反襯,使愁情更為深切,悲傷更為凄瀝。寫景之妙盡妙于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覺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經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讓人泣不成聲也。

最絕處在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寫人之瘦而偏不寫人,由寫馬之瘦而襯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貧。

路途跋涉之艱辛。求功名之困苦。讓人讀之而倍感其苦,詠之而更感其心。讀此曲而不淚下者不明其意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