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空調分為「内·外」兩路空氣循環模式,如何選擇模式是有些小竅門的。不過在解析使用方式前,首先要對循環管路有個基礎概念。
1:内循環指汽車駕駛時内部空氣的流動,理論上不應該叫做循環。因為一般理解的空氣循環都是渾濁空氣與新鮮空氣的交換,内循環隻是流動但是空氣的質量并沒有發生變化。空調系統的鼓風機也隻是吹動車内的空氣,那麼這種模式有什麼優點呢?
「升降溫效率高」是核心優勢,冬季的外部溫度低于車内溫度,夏季的外部溫度高于車内溫度;那麼以内循環模式将車内外空氣以超99%的标準隔絕,鼓風機将車内溫度合理的空氣吹過暖風水箱或低溫蒸發器加熱或降溫,之後再送入車内是不是就能夠高效率的調整溫度了呢?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所以在夏季使用空調時最好用内循環,注意關鍵點:夏季用内循環才能實現節油并快速降溫,冬季是不用在意内外切換,這是為什麼呢?
汽車暖風來自發動機「防凍冷卻液」的高溫,隻要正常運行的發動機就能在啟動的十餘分鐘後,将低溫冷卻液加熱到100℃左右的高溫标準。
此時打開暖風風擋(關閉A·C開關),即可激活高溫冷卻液往暖風水箱裡流動,加熱水箱後再通過鼓風機将低溫空氣吹過高溫水箱加熱後送入車内,這個流程可理解為【水暖系統】,而高溫的“水”又是不用白不用,所以對于油耗沒有影響。
汽車制冷依靠的是「空調壓縮機」,由發動機曲軸帶動運轉的壓縮機在獲取動力後,會将氣态高壓的四氟乙烷(制冷劑)在管路内推動運轉。通過散熱器、幹燥罐、膨脹閥的調整後可以變成溫度極低的液态,最終到高溫蒸發器後瞬間蒸發并吸收熱量(為蒸發器降溫)。鼓風機将高溫空氣吹過低溫蒸發器降溫後,送入内就是所謂的冷風了。
然而驅動四氟乙烷運轉需要5馬力左右的動力,壓縮機消耗了發動機的動力則會讓車輛性能變差,為了正常駕駛就得提高轉速補償被消耗的動力,然而高轉速等于高油耗。
重點:内循環降溫速度快,在達到預設溫度後壓縮機功率可以調小,或者自動空調系統能夠自行降低功率。所以夏季駕車使用空調想要節油,最佳方式就是切換到内循環,不過這種模式也不适合長時間使用。
2:外循環指汽車不吹動車内的空氣使其流動,而是打開前後進排風通道,從前檔下沿位置抽入自然空氣,吹過暖風水箱或蒸發箱調整溫度後送入車内。
然而冬季的外部空氣溫度太低,與相對高溫的車内空氣相比加熱的速度與程度都會更慢,而且外部空氣始終為低溫标準,車内升溫的效率就會更差了。同理,夏季外部的空氣溫度更高,降溫的效率也會很低,所以降溫速度慢就會讓壓縮機長時間高負荷運行,油耗必然更高。
重點:長時間駕車并不适合總使用内循環,因為駕乘人員呼出的空氣中含有過量的二氧化碳;長途駕駛幾小時就會感覺到疲乏甚至困倦,其核心影響并不是身體真的疲勞,而是因CO2濃度快速增長,導緻空氣中的氧濃度下降而造成的缺氧。
要知道CO2濃度過高也是會造成窒息的,所以在長途駕駛時一定要定時切換内外循環,保證新鮮空氣能夠與車内渾濁空氣交換才能安全駕駛。關于空調内外循環就聊這麼多,供參考。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