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新洲大項目規劃?近日,武漢市新洲區舉辦區街村三級書記“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現場拉練活動區委主要負責人帶領15個街鎮黨(工)委書記、相關區直部門主要負責人、駐村第一書記及村黨組織書記代表,走現場、觀項目、談經驗通過典型引路、互促互學等方式,各街鎮“端上”自家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範點,在真抓實幹中比作為、看成效、找差距,以全區基層黨建整體提升引領鄉村振興全面發展,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武漢新洲大項目規劃?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近日,武漢市新洲區舉辦區街村三級書記“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現場拉練活動。區委主要負責人帶領15個街鎮黨(工)委書記、相關區直部門主要負責人、駐村第一書記及村黨組織書記代表,走現場、觀項目、談經驗。通過典型引路、互促互學等方式,各街鎮“端上”自家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範點,在真抓實幹中比作為、看成效、找差距,以全區基層黨建整體提升引領鄉村振興全面發展。
近年來,新洲區委高度重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促進鄉村振興工作,以頂層設計賦能鄉村振興,堅持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以“五化興鄉”為抓手,以美麗鄉村為重點,以産業提質為切口,以鄉村治理為保障,不斷聚合農村發展動能,全區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已經全面鋪開,産業振興取得初步成效、基層治理成果初顯、鄉風文明顯著改善,因地制宜走出了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新洲模式。
築牢戰鬥堡壘 彙聚鄉村振興“硬核力量”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新洲區加強農村基層幹部鄉村振興主題培訓,持續加大“三農”幹部人才隊伍建設,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動力、強化支撐。
以抓鄉促村激活産業引擎。新洲區以建強區委“一線指揮部”、街鎮黨(工)委“龍頭”、村黨組織“堡壘”、基層組織“末梢”的鄉村振興組織體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強化頂層設計,配套出台《新洲區推動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規範運行管理辦法》等一攬子政策,為抓鄉促村提供制度支撐。
以幹部提質引領産業升級。将鄉村振興有關工作納入培訓課程,選派優秀幹部到農業農村發展一線,分層分類建立優秀年輕幹部信息庫,實施年輕幹部鑄魂賦能、專業提能、一線曆練等行動,推行“導師幫帶”聯系培養機制,進一步加強選調生到村任職,引導選調生主動融入農村環境。
以“頭雁”領航厚植産業根基。去年,區鎮領導班子換屆,選優配強“一線指揮部”“龍頭”,選派了一批優秀年輕幹部進入班子,分管鄉村振興有關工作;村(社區)“兩委”換屆,實現了村幹部學曆、平均年齡“一升一降”,儲備35歲以下村後備幹部663人進入“興鄉幹事”隊伍。
以人才密度支撐産業高度。引智借力,持續實施“問津英才·鄉土人才”計劃,堅持以鄉情為紐帶,健全聯絡服務機制,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歸巢築巢”。建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邀請本地“土專家”“田秀才”現場授課,傳授實用技術。引進省科技特派員315名,深化“博士 土專家”經驗做法,借助高校人才優勢,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
升級特色産業 夯實鄉村振興發展根基
鄉村振興,産業是根。新洲區堅定不移地發揮黨建引領的核心作用,抓住産業發展這個“牛鼻子”,突出提升“造血”功能,持續用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夯實鄉村全面振興的物質基礎。
做實做優“農業+”文章,促進農業“接二連三”,延伸産業鍊、提升價值鍊,推動鄉村産業發展規模上檔、質量升級。全區發展跨區域聯合社5家,省級聯合體3家,農民合作社1545家;培育市級及以上龍頭企業45家,市級以上示範合作社52家,省級示範家庭農場117家。
紮實推進“國企聯村”五年行動計劃,14個農村聯合黨委與10家市屬國企開展結對共建。新洲區優化調整農村聯合黨委規模,增派專員駐點指導“國企聯村”項目策劃推進,“一村一品”科學制定産業發展規劃。搭建金融鍊,武漢農村商業銀行與汪集街寶龍片區綜合授信600萬元,支持新擴建的500畝瓜蒌生态園項目及其他設施建設項目。拓寬供銷鍊,依托武商集團銷售模式,徐古街綠化片區、三店街新勝片區建立了農産品直購基地,開通線上線下銷售平台。延伸融合鍊,在大力發展主導産業基礎上,打造農業生産、貿易流通、美麗鄉村、文化旅遊、綠色康養等一體化發展項目。
抓住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機遇,探索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近年來,1家國家級、2家市級田園綜合體項目相繼落戶新洲倉埠街。新洲區積極探索“田園黨建”,率先成立田園綜合體黨委,按照地域相鄰、産業相關、資源相近的原則,建立片區黨建聯盟,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黨建工作格局。片區黨建聯盟牽頭盤活村集體1000餘畝存量土地資源;整合各級政府涉農資金3億元,撬動引進社會資本投資約20億元,實施項目83個;接待遊客總人數從2018年的50萬人次躍升到2021年的超100萬人次,綜合收入近億元。
挖掘街鎮特色資源,撬動鄉村産業升級,一街一品,百村百貌,重塑鄉村生活魅力。舊街街深耕茶文化,按照“1帶1環4園1寨”的總體布局,高标準打造問津茶苑美麗鄉村示範片區,持續推進農文旅融合。三店街以“産業富街”為發展目标,堅持“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街一品”,大力實施“萬畝規模的農業園區、百萬收入的農村集體、千萬收益的農業企業”的“三萬工程”。鳳凰鎮利用“國企聯村”有利契機,成立全市首家“國企聯村”村企合資企業,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22.67萬元、農戶務工收入66.93萬元。徐古街、道觀河深挖紅色資源,落實“黨建引領紅色教育”創新項目,打造傳承曆史、體驗文化的休閑旅遊線。特色鮮明的新洲美麗新農村,正成為市民追求田園生活、網紅打卡的新去處、好地方。
聚力生态宜居 擦亮鄉村振興最美底色
鄉村振興,核心在于惠民利民。
在武漢一家銀行上班的吳先生,每個周末都要回到他在道觀河漢子山村董家沖灣的“家”。5年前,他被這裡清新清淨的田園風光所吸引,租賃了一位村民的房屋,用于一家人周末度假。這一住,就是5年。像吳先生這樣的“新村民”,在漢子山村有50多戶。漢子山村也因此多次上過央視、網媒,被稱為“網紅村”。去年,董家沖灣又通過實施“美麗鄉村”項目,将村灣所有連通道全部刷黑,對村民的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對房屋立面統一整治,村灣環境大變樣,吸引了更多吳先生這樣的“新村民”。
近年來,新洲區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堅持“培育重點、打造樣闆、串點成帶、輻射帶動”的原則,圍繞“五條鄉村振興示範帶”、五路八橋、三城十鎮百村規劃,高質量編制完成了《新洲區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洲區美麗鄉村建設标準體系》,為新洲區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方向和路徑。
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從“嚴格标準,整治‘肌底’”入手,“建”“管”并重,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截至目前,新洲區正全面推進2021-2023年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項目71個, 涉及12個街鎮、55個行政村、76個自然灣,計劃總投資4.8298億元。到2023年底,力争打造成為市級美麗鄉村示範區,建成8條美麗鄉村示範片帶、18個鄉村休閑遊示範村、26個精緻農業示範點和15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美麗鄉村旅遊收入力争實現年增長20%。(羅緣琦、劉慧、周蕊)
(責編:肖璐欣、關喜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