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性昆蟲,因能采花釀蜜而被人們所熟知,更讓人望而生畏的是工蜂腹部有一根毒針,假如讓蜜蜂感到威脅便會發起攻擊并通過刺針注入毒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蜜蜂毒是酸性還是堿性吧!
酸堿:蜜蜂毒呈弱酸性
蜜蜂的毒液呈弱酸性,因此被蜜蜂蜇後要用弱堿性溶液清洗,例如蘇打水、肥皂水及氨水等,在生活中很多人被蜂蜇後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用弱堿性溶液清洗,事實上這是極為錯誤的,原因是馬蜂的毒液呈弱堿性,用弱堿性溶液清洗不但起不到中和毒性的效果,甚至可能還會加重毒副反應。
強弱:毒液的毒性極弱
蜜蜂的毒性比較弱(至少相對于人類來說蜜蜂的毒性是微不足道的),一般情況下(不發生蜂毒過敏時)幾隻蜜蜂蜇傷隻會出現輕微的疼痛和紅腫現象,這種現象在幾小時至一兩天内便會自行消失,若同時被100隻蜜蜂蜇傷就可能出現中毒反應,而被超過300隻蜜蜂同時蜇刺則可能有生命危險。
處理:堿液清洗被蜇處
蜜蜂的毒液對人體沒有太大的危害,但前提是被蜇者不對蜂毒過敏,一般人被蜇後要先将毒針取出來(蜜蜂蜇人後毒針及部分内髒會殘留在被蜇者的皮膚上),然後用蘇打水、肥皂水等弱堿性溶液清洗傷口即可,而對蜂毒過敏的人被蜇後要服用抗過敏藥物,症狀嚴重時要立即前往醫院就醫。
防蜇:盡可能遠離蜂巢
蜜蜂是非常溫馴的蜂類(這點和馬蜂有很大的區别),一般情況下不會主動蜇人(蜜蜂蜇人後自己也會死亡),但蜂巢受到威脅時蜜蜂也會毫無畏懼的發起攻擊,因此防止被蜜蜂蜇傷最有效的辦法是盡量遠離蜂巢,若不得不接近蜂巢時一定要做好防蜇措施,另外蜂群騷動的時候更不能靠近蜂巢。
總結:毒液是蜜蜂守衛蜂巢的“最終武器”,呈弱酸性且毒性非常弱(100隻蜜蜂同時蜇刺才會使人中毒),但蜜蜂毒液中含有很多緻過敏成分,因此過敏體質者被蜜蜂蜇後要謹防發生過敏反應。
蜜蜂毒和馬蜂毒的區别
蜜蜂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性昆蟲,最讓人熟知的是蜜蜂能采花釀蜜,而馬蜂也是一種群居性昆蟲,尤以尾部的毒針令人望而生畏,但蜜蜂(工蜂)的尾部也有毒針,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蜜蜂毒和馬蜂毒的區别吧!
區别一:成分上有差異
蜜蜂毒的成分非常複雜,主要成分有多肽類(蜂毒肽、蜂毒明肽、MCD肽等)、氨基酸(亮氨酸、谷氨酸等)、酶類(透明質酸酶、磷脂酶等)、胺類(組織胺、多巴胺等)等,而馬蜂毒的成分也極為複雜,主要有蜂毒明肽、緩激肽、組胺、五一羟色胺、透明質酸酶、磷脂酶、絲氨酸蛋白酶等,因此蜜蜂毒和馬蜂毒在成分上是有區别的。
區别二:酸堿性有區别
蜜蜂毒呈弱酸性,因此被蜜蜂蟄後要用蘇打水、肥皂水等堿性液體清洗,而馬蜂毒呈弱堿性,被馬蜂蟄後要用食醋等酸性溶液清洗,事實上這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地方,隻要被蜂蟄不管什麼蜂都用蘇打水、肥皂水來清洗,殊不知這樣往往起不到中和毒性的作用,因此被蜂蟄後一定要先辨别是什麼蜂,然後再采取對應的措施。
區别三:毒性強弱不同
蜜蜂的毒性非常弱,一般少數幾隻蜜蜂蟄刺後隻會有輕微的疼痛及紅腫現象,100隻蜜蜂同時蟄刺才可能導緻中毒反應,而超過300隻蜜蜂同時蟄刺則可能緻人死亡,而馬蜂的毒性因蜂種不同而有差異,其中毒性最強的要數中國大虎頭蜂(我國體型最大的馬蜂,也是世界五大毒蜂之一),少數幾隻中國大虎頭蜂蟄刺便可緻人死亡。
區别四:危險程度不同
蜜蜂的性格相對較為溫馴,一般情況下不會主動發起攻擊,即便是被其蟄傷隻要不過敏問題也不大,而馬蜂則相對要危險得多,性格暴躁且攻擊性強,有些馬蜂還有極強的領域性,隻要闖入其領域識别區便可能會受到攻擊,實際上從每年蜂類蟄人緻死的報道中也可看出,基本上沒有蜜蜂蟄死人的報道,絕大多數都是馬蜂幹的。
注意:蜜蜂和馬蜂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蜂類,不管是在外觀還是在毒性都有區别,在外觀上蜜蜂的體型顯得偏圓一些,馬蜂則更為瘦長且腰部非常明顯,而毒性上即便是毒性最弱的馬蜂也強于蜜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