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最愛的甜食就是冰糖葫蘆了
那時候隻知道是山楂味兒的
後來,漸漸地長大了
仍然還是很喜歡吃這冰糖葫蘆
因為我知道山楂的功效
是可以促消化、開胃消食的
後來長大之後很少再見到冰糖葫蘆了
但是當我胃口不好的話
我還是會去商場買山楂片吃
今天我就帶領大家去重溫一下
咱們兒時最喜歡、最常見的冰糖葫蘆吧
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是傳統的美食之一,也是每個人童年的回憶,它富含維生素C,口感也很好。
進入秋冬,一串串紅彤彤、亮晶晶、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蘆又出現在街頭巷尾,讓人賞心悅目,垂涎欲滴,不僅小孩喜歡吃,大人時不時來兩串,還能收到養生保健的效果喔。
常吃山楂冰糖葫蘆可以消食化積、行氣導滞;并且,冬季氣候幹燥,酒肉辛辣易耗傷陰液,山楂合冰糖酸甘化陰,正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訓。
山楂有破氣散瘀之功,故氣滞血瘀之痛經、産後惡露不盡、疝氣等病,亦可常吃山楂糖葫蘆;不僅如此,現代研究證明,山楂還有很好的降血壓、降血脂作用,故長期食用有預防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功效。
提示:糖葫蘆雖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長期食用的。首先因其含冰糖,故糖尿病患者要慎用。另外《本草備要》載:“(山楂)多食令人嘈煩易饑,反伐脾胃生發之氣。”故脾胃虛弱、泛酸燒心之人,不宜過多食用山楂糖葫蘆。
怎麼做?
1、選上好的、大小均勻的紅果,洗淨。
2、洗淨後去蒂。
3、用竹簽串起來。
4、準備好冰糖和水。
5、鍋中放入水燒開。
6、放入冰糖。
7、用鏟子不停攪拌,使冰糖快速融化。
8、熬制糖液粘稠,略微有點兒變色。
9、馬上放入串好的紅果,裹勻。
10、盤子上抹上一點兒油。
11、把沾好糖的葫蘆碼放在盤中,放入冰箱冷藏10分鐘即可。
12、擺拍。
哇,果然很誘人~~~
冰糖葫蘆的傳說故事:
冰糖葫蘆,酸甜适口,老少皆宜,它不僅好吃,而且還十分好看,紅彤彤的山植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簽子上,外面裹着晶瑩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隻隻糖葫蘆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一顆結滿碩果的小樹,煞是誘人。
提起冰糖葫蘆的來曆,還得說說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
宋光宗,名趙停(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趙慎的第三個兒子。公元11對年,孝宗立他為皇太子,任臨安府尹。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内禅而繼位,第二年改年号為“紹熙”。
趙伸長期生活于深宮,不達世務。即位時,他43歲,卻已滿頭白發了。臣下獻上何首烏,說服後能使頭發轉黑,但他不肯服用,說:“我頭發已白,可叫天下人知道我是老成的。”即位後,他為李皇後所左右,罷免周必大、辛棄疾等主戰派大臣,起用留正為宰相,朝政為主和派所操縱。
趙倍和大上皇孝宗的關系長期不和,孝宗死後,他不去服喪,緻使喪禮無法進行,滿朝大為騷動。知樞密院事趙汝愚和知閣門事韓化胄上奏,建議太皇太後下诏令趙停退位,傳位于其子趙擴,由趙擴主持孝宗喪禮。太皇太後同意趙停禅位,稱大上皇,閑居壽康宮。他每回憶在位時的事情,總要自言自語地咒罵,有時還會痛哭。
公元1200年春,皇帝趙擴從郊外祭禮回來,鼓樂之聲傳入深宮。趙停問是什麼事,左右回答說是街上百姓在奏樂遊戲。趙悼大怒道:“你們這些奴才也如此欺騙我!”一拳擊去,因收制不住而跌倒在地,從此不起,8月辛卯日,病死于;陽安壽康宮。葬于永崇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裡處寶山)。
那是紹熙年間,趙停最寵愛的黃貴妃有病了。她面黃肌瘦,不思飲食。禦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皆不見什麼效果。皇帝見愛妃日見誰淬,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後無奈隻好張榜求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為黃貴妃診脈後說:“隻要用冰糖與紅果(即山植)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準見好。”開始大家還将信将疑,好在這種吃法還合貴妃口味,貴妃按此辦法服後,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開了愁眉。
後來這種做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賣,就成了冰糖葫蘆。原來,山植的藥用功效很多,它能夠消食積、散淤血,驅縧蟲,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為消食積之要藥,尤長于消肉積。也許是黃貴妃所食山珍海味積住了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傑出的醫藥學家李時珍也曾經說過:“煮老雞硬肉,入山植數顆即易爛,則其消向積之功,蓋可推矣。”
今人研究證明,山植還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膽固醇等作用。因此而更加受到人們的青睐,山植食品也花樣翻新,品種繁多。但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蘆直至今日仍是受人們喜愛的吃食。
無論你是否帝都人,都推薦你添加北京都市生活圈的公衆号:bjdsshq←長按可複制,我們每天會推送最實惠的吃喝玩樂,最新鮮資訊,做你孤獨下最熱心私話友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