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頭漫談?“小子,何莫學夫詩?”是課文《〈論語〉十二章》中的一句此句中的“小子”一詞,千萬别小觑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丫頭漫談?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小子,何莫學夫詩?”是課文《〈論語〉十二章》中的一句。此句中的“小子”一詞,千萬别小觑了。
從整則語錄的意思看,這是孔子勸導學生學詩的言論。句中的“小子”當作“門人”理解。“門人”就是學生。
“小子”在《論語》中多次用到,在其他一些典籍中也不少見。閱讀時一定要注意甄别,以免理解出錯,贻笑大方。請看下面的例子:
(1)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論語·公冶長》)朱熹注:“吾黨小子,指門人之在魯者。”
(2)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論語·泰伯》)朱熹注:“小子,門人也。語畢而又呼之,以緻反複叮咛之意,其警之也深矣。”
(3)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論語·陽貨》)邢昺疏:“子貢聞孔子不欲言,故告曰:‘夫子若不言,則弟子等何所傳述?’”
其他典籍中所用“小子”,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六項:
(1)平民百姓。漢代揚雄《太玄·将》:“小子在淵,丈人播舩。” 範望注:“小子,謂百姓也。”
(2)學生;晚輩。清代劉大櫆《贈大夫闵公傳》:“其于後生小子,直言訓誨之無隐。”
或用作老師對學生的稱呼。《禮記·檀弓下》:“小子識
之,苛政猛于虎也。”《禮記·少儀》:“小子走而不趨,舉爵則坐立飲。”鄭玄注:“小子,弟子也。”
(3)舊時自稱謙詞。韓愈《芍藥歌》:“花前醉倒歌者誰? 楚狂小子韓退之。”清代韓程愈《睢陽袁氏(袁可立)世系譜序》:“至于譜中宗祖眉
列,雲祁誘則,鴻文具在,餘小子又何贅焉。”也可作為天子對上天說話時的自稱。商湯伐夏桀之前,商湯向上天報告當時人間情況時,自稱小子。
(4)猶言小人,特指無德的人。《易·漸》:“小子厲,有
言,無咎。” 孔穎達疏:“小人之言,未傷君子之義,故曰無咎也。”
(5)周官名,掌祭祀。“小子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周禮·夏官》)
(6)少許,一點兒。“傥若欺謾小子事,當時迍厄便施行。”(《敦煌變文集·維摩诘經講經文》)
— END —
來源 | 《語文報·高考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