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大咖帶你走進高中
中考過後,又一批同學即将進入新高一階段。如何及時适應高中學習,把頻道轉換成高中階段思維方式,快速适應高中的學習生活?
暑假期間,“上海中考發布”微信公衆号邀請了滬上的學科大咖為大家講解初高中學科的銜接重點。
新高一的萌新們趕緊pick起來吧!
02 與高一新生談高中數學學習方法
上财附屬北郊高級中學 張林森
數學
數學是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語言已經廣泛滲入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數學素養是現代公民必備的一種基本素養。
初三
第二站·數學
高一
總字數:1917 閱讀時間:4min
初、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都是為我們今後的成長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是打基礎的過程,初中數學課程更具有基礎性,學習内容通俗易懂,而高中數學課程是初中數學課程的延伸和發展,涉及的許多數學概念,如集合與邏輯、函數與反函數等均比較抽象,不易理解,同時高中數學課程對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等要求更高。
進入高中以後,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态度、學習方法沒有及時調整,導緻不能适應這樣的變化,數學學習不能達标,那麼,我們如何學好高中數學呢?
下面我就高一學生經常出現的三種現象,提出三點建議,期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1、學會自學,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現象1:
許多同學進入高中以後延續初中“聽課 練習”的學習模式,每天坐等上課,不做任何準備工作,上課時或者隻聽老師講解或者忙于記筆記,忽略了真正聽課的任務,缺少學習的主動性。
學習建議:
認真仔細地閱讀課本,堅持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帶着問題進課堂,對每一節課的學習内容和學習目标了然于心,逐步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閱讀數學課本我們不能像看小說一樣,要明确自己學習任務,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努力找出課本中涉及的全部數學概念,并借助課本提供的範例嘗試理解這些概念,難以理解的概念,可把問題記錄下來,帶着這些問題去聽課。
下表是新教材第一章《集合與邏輯》
第一課時“集合”的預習示例
2、勤于思考,形成深度學習的習慣
現象2:
部分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忽視教師對數學概念的“解讀”與“深加工”,對概念的理解僅停留在表面,一知半解、隻見樹木不見森林,沒有觸及數學本質,以緻出現“一聽就懂、一做就錯”的現象。
學習建議:
每一位數學教師在課堂上都會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路徑,突出數學思想方法,并選擇合适的教學情景,想方設法幫助同學理解每一個數學概念,我們要珍惜課堂40分鐘的時間,将自己的思維溶入課堂,使聽課效率最大化。
數學中的定義、公理、定理、公式等數學概念均十分簡潔而又嚴謹,因而其中的每一個詞都有其特定的意義,有的數學概念已經為我們指明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我們要在精準記憶的基礎上深刻理解這些數學概念,這就需要我們勤于思考,勇于質疑、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形成深度學習的習慣。
例如新教材對子集的定義:對于兩個集合A與B,如果集合A中的每個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麼集合A叫做集合B的子集,記作A⊆B。但同學們往往會這樣記憶: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麼集合A叫做集合B的子集,記作A⊆B。兩種說法雖然是等價的,而前者給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課本例7的第(2)小題,便是概念應用的範例。
再如新教材在集合的第一課時就給出了兩個集合相等的定義(兩個集合的組成元素完全相同),這一定義雖然通俗易懂,但要判斷兩個無限集是否相等或證明兩個集合相等時不易表述,于是課本在集合之間的關系這一課中給出集合相等的證明方法,
這樣我們不僅可以将前後知識聯系起來,深層理解這些知識點,同時對我們邏輯推理能力的養成也十分有利。
3、精準表達,展現數學語言的優美
現象3:
在高一學生的課外作業中,我們發現有一部分學生不能清晰地表達問題求解的過程,書寫混亂,缺少條理性,不能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學習建議:
完成數學作業是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具有鞏固知識、内化知識的功能,同時也是養成數學素養的必不可少的途徑,所以我們在完成每天的作業時務必做到:
(1)書寫整齊、清潔,條理清晰有美感;
(2)數學符号的應用、圖形的繪制正确、規範;
(3)推理過程步步有據,形成重論據、有條理、合乎邏輯的思維品質和理性精神。
數學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應明确目标,培養數學學習興趣,不斷調整學習方法,逐步感悟數學與現實之間的關聯,學會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學會有邏輯地思考問題,養成一絲不苟、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個人簡介
上海市特級教師,上海市虹口區高中數學學科培訓基地主持人,上海财經大學附屬北郊高級中學數學教研組組長。
“格物緻知,教研合一”是張老師數學教學研究和探索的基本信仰,“簡單自然,有效變式”是他逐步形成的課堂教學風格。他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教材育人功能的開發以及數學文化的滲透,堅持走教研合一之路,信奉教學實踐和教學科研的互相支撐,在《數學通報》、《數學通訊》、《上海中學數學》等國家級和省市級期刊上發表了30多篇教學研究論文;出版了個人專著一本、主編了數學教學專著七本、組織編寫了校本教材四本。
學習小祝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