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麥青
何紹基舊藏《麓山寺碑》碑面
何紹基舊藏《麓山寺碑》碑面之一
何紹基舊藏《麓山寺碑》碑陰之二
唐代書法名家李北海(邕)的名作《麓山寺碑》,除碑面文字之外,複有碑陰列銜題名贊語等,皆出北海手書。然存世傳本多為碑面,其中既有宋拓善本,且不乏明清諸拓,而碑陰舊拓,則頗稀少。究其原因,大概先是宋元以來,多有加刻題名于碑陰、碑側者,使原刻文字橫遭破壞,拓者遂少;後又因砌牆保護,碑陰幾度被嵌入壁,緻無從拓取,故清代曾對該碑作過專門研究的湘人羅汝懷,就在其《麓山寺碑側米襄陽題名考》中,有這樣的說法:
是碑原有北海自書碑陰,分三截書,備列從事銜名,各有贊語,四言八句,字皆正書,徑六七分,較碑面書尤勻美。乃妄人加镌題名于上,遂至參錯摧殘,緻為可恨,而米老題名以在碑側而得全也。拓碑版者常不及額與碑陰,故傳本甚少,人多未見。而此碑自甃石之後,碑陰益不能拓取,故《金石萃編》雲親至碑下,碑嵌亭壁甚周,碑陰不可得見。
何紹基舊藏《麓山寺碑》羅汝懷題跋
羅汝懷(1804-1880),初名汝槐,字廿孫,一作念生、研生,晚号楳根居士,湖南湘潭人。道光十七年(1837)拔貢,曾主講醴陵渌江書院。崇尚樸學,于文字訓诂、地理水道、金石考訂等,皆有造詣,并與修《湖南通志》,纂輯《湖南文征》二百卷,有《綠漪草堂文集》《詩集》《研華館詞》等,又曾專作《麓山寺碑考》。
羅氏提及的《金石萃編》,即清代乾(隆)、嘉(慶)間王昶編纂的金石學名著。王昶(1724-1806),字德甫,号述庵,又号蘭泉,江南松江府青浦縣(今屬上海青浦)人。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官至刑部右侍郎。生平學問,經史之外,尤以詩古文辭、金石考據為著,有《春融堂集》《湖海詩傳》《湖海文傳》及《金石萃編》等。今檢該書卷七十八“麓山寺碑”條下,在征引明代王世貞、盛時泰,清代錢大昕、武億諸家相關著錄題跋之後,有王氏按語,其中記述:“按碑在嶽麓書院,昶數過長沙,渡湘江,詣書院,親至碑下,見是碑上多裂文,土人作亭,碑嵌亭壁甚固,碑陰所題,今不可複見矣。”(按:王氏所記“碑嵌亭壁甚固”一句中之“固”字,羅氏及嘉慶續修《湖南通志》光緒《湖南通志》所引,皆作“周”)
而據王氏《春融堂集》後所附其婿嚴榮(瑞唐)編撰的《述庵先生年譜》,王氏一生中到過或途經湖南,一是乾隆三十三年(1768)戊子,因赴雲南而途經,有《滇行日錄》,記其該年十月初十日至次年(乾隆三十四年己醜,1769)三月初五之行程,其中乾隆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九日進入湖南公安縣境,再由洞庭湖經常德、桃源、沅州、芷江,即往貴州,未見其經過長沙及《麓山寺碑》所在的嶽麓書院之記錄。二是乾隆五十三年(1778)戊申,王氏奉旨由雲南布政使改任江西布政使,于該年六月十二日自昆明啟程,先晉京述職,有《雪鴻再錄》紀行,其中記乾隆五十三年七月二十四日在長沙,“訪鴻胪寺少卿羅君徽五(典),蓋廿五年前京都舊好,且同己卯、癸未鄉、會試,今主嶽麓書院,年七十,乞身已十三年矣。因邀往遊嶽麓,渡湘江……至書院……,李北海碑亭在牆外,重摹《岣嵝山碑》在牆外之東,皆可望見。嶽麓寺在半山,秋暑甚,輿人憚于行,故未及往。”而《春融堂集》卷十九“杏花春雨書齋集五(丙午、丁未、戊申)”所收《嶽麓書院贈羅少卿徽五十三韻》,即紀詠此行。三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庚戌,時在刑部右侍郎任上的王氏,奉旨往湖南查審案件,亦有《使楚叢譚》記其自該年七月三十日至次年(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二月二十日的一路經曆。其中記八月二十八日抵長沙,九月十九日,“仍舍于貢院,良齋以新拓李北海《嶽麓寺碑》相贈,鋒稜盡出,神采煥發,蓋以細紙佳墨,又令良工不論時日,從容拓之,故與書肆所售相去倍蓰,如此當似隆、萬前所拓本也。”至十月初七日,“按事畢,拜發奏折,遂同吉少司馬遊嶽麓,前鴻胪寺卿羅君徽五(典)從。入書院……再登寺。”《春融堂集》卷二十“杏花春雨書齋集六(己酉、庚戌)”中,亦存當時詩作《羅徽五院長招飲》。由上所述,可知王氏《金石萃編》所記其“數過長沙,渡湘江,詣書院,親至碑下”等等,似應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及五十五年(1790)。
王昶既無從獲見《麓山寺碑》之陰,也許最終又未得拓本,于是,《金石萃編》除了僅錄碑面文字之外,便錄引稍早親見碑陰的武億之記,以為參考。武億(1744-1799)字虛谷,河南偃師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進士,官山東博山知縣。邃于群經及金石之學,有《群經義證》《經讀考異》《三禮義證》《金石三跋》《金石文字續跋》《偃師金石記》《安陽金石記》《授堂詩鈔》《文鈔》等。其《金石二跋》卷二“唐麓山寺碑并陰”條中記曰:“碑舊為集錄者所收,僅見碑陽而已。其陰則自予遊長沙始得之者也……予以目驗,覩是碑在書院之右十餘步,碑陰列銜書名,為妄庸人題名交午橫貫,以緻損蝕,不可次第。餘稍就其可辨者志之……”随又依碑陰列銜書名之分層行次,略記其原文存字。而《授堂詩鈔》卷六《遊嶽麓山歸呈傅二同年》詩中,則詳述當時場景:“旁見一孤亭,四簷深蓋覆。中存北海詞,豐碑亘以矗。叵耐妄庸子,镌劖橫附屬。身名兩俱滅,徒使石硗秃(碑陰有唐人列銜,俱為諸題名者镌落)。我過不忍撫,行行追幽獨。”據該卷所收前後諸作紀年編次推之,此詩應作于乾隆甲辰(四十九年,1784)間,再據《授堂文鈔》卷五《與朱少白書(甲辰五月)》中“某明歲決北上,幸勿過強。然須早自為計,當于十一月解館歸,便宜抵湖南,往返不過三月,即可成行”之語,以及卷七《李仲謀墓志》《國子監生李君合葬墓志銘并序》兩篇中所涉武氏與志主交遊的時地行蹤等,皆可知武氏該年确有湖南長沙之行,則其所記遊嶽麓書院、得見《麓山寺碑》及碑陰之情狀,當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距前述王昶所見碑已“嵌亭壁甚固”,亦僅僅隻有四到六年。
其實,武億之前,已有關注《麓山寺碑》碑陰者,刊行于乾隆早期、被孫殿起《販書偶記續編》注記為“皆湘中名勝掌故”的《潇湘聽雨錄》卷七,就有這樣的記載:
《麓山寺碑》,北海有名之書,舊志稱碑後有“襄陽米黻同廣惠道人來,元豐庚申元日”十六字。案碑裂于兵燹,本朝常廉使名揚因葺舊亭,更以磚護其左右及碑陰三面,竟不可見。蔗畦判長沙時,屢欲發而觀之。戊寅九月,因公會城,适山長為竹洤侍禦,因屬其徹磚求之。言碑陰已裂近半,仿佛有字,驟不可識。既暮,燃炬沃水,滌去塵土,火光中微見無數題刻,文多不全。明日拓墨谛視,字迹凡十餘家,疊為三重,如層雲斑駁。其最先一重為北海所書題名,自“軍曹”至于“尉”凡三十餘行,碑上下空不盈尺,字畫俱介隐顯間。左有“不圖”二字,類唐人書;又稍左有“政和”、“淳熙”年月,則宋刻也。中間草、隸互見,題識多阙;最右草書三行,亦沒其名,以筆意揣之,為明中丞顧璘題詩;其左最上一重,為嘉靖癸巳學使單北郭登庸八分書,字迹甚完而镌手頗劣。又明日,徹其左偏,則有慶元戊午題名,為王容、陳扈。又明日,徹其右偏,有皇慶初元題名,為兵部郎中梁泉、杜與可;其下有集賢侍講學士題名,名裂去不可考,書法類米氏,以官證之,殆元刻也,而襄陽之十六字終未之見。但石質剝泐如箨,恐遂崩褫,仍為完甃如故雲。乃分所拓墨本寄蔗畦,并作記以示後,誠可備墨林佳話也。
此書作者江昱(1706-1775),字賓谷,号松泉,廣陵(今江蘇儀征)人。乾隆諸生,通經史及音韻訓诂之學,嗜金石文字,亦工詩文,有《松泉詩集》。《潇湘聽雨錄》系其奉母就養于為官湖南的弟弟江恂處、寓居當地時所記。江恂(1709-?)字禹九,号蔗畦,乾隆二十年(1755)以拔貢補湖南常甯縣知縣,累官至長沙府、徽州府知府,李鬥《揚州畫舫錄》則稱其“官蕪湖道。工書畫,收藏金石書畫,甲于江南。子德量,字秋史,乾隆庚子榜眼,官禦史。好金石,盡閱兩漢以上石刻,故其隸書卓然成家。”由江昱所記,知乾隆戊寅(二十三年,1758)之前,《麓山寺碑》已經“以磚護其左右及碑陰三面,竟不可見”,江恂(蔗畦)使人拆去,拓得墨本之後,又重新砌封。據此并前述武億、王昶各自所見所記,似可推知,這樣的封拆,随着當年金石之學的漸興,無論是保護還是搜訪,皆多有為之者。而前引羅汝懷《麓山寺碑側米襄陽題名考》中所記,亦可為證:“聞之老先,雲秦小岘廉訪于寒月拓碑,篝火其下,碑裂損七十餘字,今拓本另一紙文句不完者是也,而米老題名之右有行書六行,雲湖南按擦使無錫秦瀛,同新化孫起楠、攸縣陳圭、祁陽鄧奇逢、甯鄉陶沩章來,嘉慶六年七月廿六日。足證篝火烈碑,誠有其事,而其時尚得題名碑側也。頃同治中修葺講院,遂坼甃壁,拓取碑陰碑側,而襄陽十六字複見于此,旋複封閉矣。”此外,張彥生先生《善本碑帖錄》(中華書局1984年2月)中,除記羅氏所述秦瀛等五人觀款之外,還記有乾隆戊寅(二十三年,1758)歐陽正煥觀款及翁方綱庚申(嘉慶五年,1800)刻款,但未說明是在碑陰還是在碑側。
雖然羅汝懷所述同治中坼壁拓取《麓山寺碑》碑陰及碑側即為其當時之事,但未及具體年份,而與羅氏差不多同時的陸增祥,在其《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五十四“麓山寺碑并陰”條下,有這樣的記述:“《萃編》載卷七十八,未見碑陰,故不錄入。同治戊辰重葺嶽麓書院,因屬督工士紳毀其垣,洗濯而拓之。拓工無善手,不甚精到,取五、六本交相勘訂,并參以吳氏所載,錄之如右,全身畢現矣。”陸增祥(1816-1882)字魁仲,号莘農,一作星農,江蘇太倉人。道光三十年(1849)進士,授翰林院修撰,後出為湖南辰永沅靖兵備道。精金石之學,纂輯《八瓊室金石補正》一百三十卷,與吳榮光《筠清館金石錄》瞿中溶《古泉山館金石文編》,被并推為繼王昶《金石萃編》之後影響最巨的重要之作。戊辰為同治七年(1868),陸氏以當時拓得諸本及包括嘉慶續修《湖南通志》在内的前人載記,參校互勘,最終釋得《麓山寺碑》碑陰李邕所書列銜題贊存字計三百五十一字,載入其《八瓊室金石補正》,成為至今仍具重要參考價值的文獻文本。而陸氏提到的“參以吳氏所載”,當指其書中錄引的嘉(慶)、道(光)間吳榮光所撰《筠清館金石記》。吳榮光(1773-1843),字伯榮,号荷屋,廣東南海人。嘉慶四年(1799)進士,官至湖南巡撫。富收藏,精鑒賞。其于金石文字,自少至老,好之不倦,搜羅拓本達兩千多種,著為《筠清館金石錄》,陸增祥《八瓊室金石劄記》卷一《書陸劭聞金石續編後》中,稱其“生平所見金石家書十餘種,類多《萃編》未錄之文,其最富者,莫如《筠清館金石錄》,又系未刻之書,世所罕觏”。惜其書今隻有五卷本通行于世,且僅錄吉金,未見碑刻。而陸氏《八瓊室金石補正》“麓山寺碑并陰”條下所引吳氏《筠清館金石記》,則述及“《麓山寺碑》,李北海所書,載《金石萃編》第七十八卷。碑陰題名,亦北海所書。《萃編》引武授堂跋,載其略于碑後。其石今已斷裂,砌入牆内,不能複開。茲據舊拓本,按行細審,較授堂所記為詳。”可知吳氏當年,也因碑陰砌壁而隻能據舊拓之本著錄。又與吳氏幾乎同時的瞿中溶,其《古泉山館金石文編殘稿》卷二“麓山寺碑”條中亦謂:“此碑久已斷碎不全,今僅存九百九十六字,近人以甎圍之,碑陰及兩側題名俱不可見矣。予先見一舊拓整表本,文二十六行,行五十六字,又銜名一行,年月一行,共存一千二百三十一字。”瞿中溶(1769-1842),字苌生,号木夫,江蘇嘉定(今屬上海)人。邑庠生,錢大昕女夫。邃于金石文字之學,有《三體石經辨正》《續漢金石文編》《漢武梁祠堂石刻畫像考》《集古官印考證》及《古泉山館金石文編》等。瞿氏曾援例捐官,出任湖南布政司理問,于當地金石,遂多用心。近世柯昌泗(1899-1951)先生《語石異同評》(中華書局1994年4月)中,有這樣的評說:
湖湘間唐碑,宋人著錄本不為少,惜皆湮逸。巨擘推《麓山寺碑》,宋代即已重剜,同一宋拓本,猶有已剜、未剜之别。今存碑本,不足以見北海之真面目。碑陰題字三列,徧贊僚吏,尚是北海真迹。雖其上刻畫橫加,精采仍炯然照人,碑側米書題名亦佳,此碑陰、側拓本重于碑陽矣……莘農于湘碑搜訪極力,葉書所雲八瓊室目,今其書已刊行,《萃編》而後,惟此書足以接武,菁華多為湘中所得。先于星農,為其鄉人嘉定瞿木夫理問(中溶),湖南志之金石志,木夫一人所纂輯,雖附通志以行,而精博不減畢、阮之書。湖南石刻流傳著錄,此兩家之功為最。
今上海圖書館所藏善本碑帖中,有何紹基舊藏《麓山寺碑并陰》,即“翰墨瑰寶:上海圖書館藏珍本碑帖叢刊”第三輯中原色影印者,内有何氏題跋三則,皆已收入其《東洲草堂金石跋》卷五中。該本碑面系南宋拓本,後附碑陰舊拓,裱邊有何氏手注小字釋文,共二百八十四字,而其壬子(鹹豐二年,1852)七月廿二日一跋中,又述及由來:
餘于庚子秋舟泊泲甯,曾于郭氏購得黃小松所藏宋拓《麓山寺碑》并陰,有小松及覃谿、瘦銅諸題記甚精,隔宿乃為中途人奪去,意甚悔惜。兒慶涵複再訪之于泲甯,已無可蹤迹。老友許印林忽以此拓寄賜吾兒,吾兒因并所藏舊拓碑面本合裝成冊,請加乙記。餘适初返都寓,因積受暑雨,患足蹇,未得出。古墨照人,眼明捥活,檢授堂跋,先摩挲碑陰,字多虛谷所未見者,回憶小松珍本,亦不過如此,而此碑面古拓,則又視小松本遠勝也。
何紹基舊藏《麓山寺碑》何氏題跋
何氏所憶庚子秋在泲甯得見黃小松藏本,即道光二十年(1840)之事。據黃易《嵩洛訪碑日記》及其《嵩洛訪碑圖》冊中“小石山房”一圖題記所載,嘉慶元年(1796)九月二十八日,武虛谷(億)以拓本十數種相贈,其中就有《麓山寺碑》碑陰、碑額,而何氏所見之本,是否即當年武氏所贈者,因黃氏藏本今不知何在,無從檢驗。又承研究黃小松其人其事多有心得的友人薛龍春先生見告,曾經其檢讀的南京圖書館珍藏黃氏《小蓬萊閣金石目》稿本中,亦僅著錄“嶽麓寺碑,行書。開元十八年,李邕文并書,在長沙府嶽麓書院”,而未及其他,故上海圖書館藏何氏本所附碑陰舊拓,應已屬難得,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上海書畫出版社影印蘇州博物館的景樸孫舊藏《麓山寺碑》北宋拓本時,即取以相配。該碑陰拓本天頭,尚有羅汝懷據王昶《金石萃編》嘉慶續修《湖南通志》及瞿中溶《古泉山館金石文編》等所作校補,勘訂之外,複補出二十多字,并記時日為“同治三年新正三日”,是在《八瓊室金石補正》所記同治戊辰(七年,1868)拆壁取拓碑陰之前,而羅氏《綠漪草堂文集》卷十三有署年“同治三年歲次甲子上元前二日”的《麓山寺碑考叙》,更可見其考索此碑之詳情,茲節錄其要,以見大略:
餘自角丱知有此碑,顧未嘗肄業及之。往歲辛酉,偶得翻本,脫漏數簡,因以家藏整幅鈎補而重裝之,而剝缺猶多,則又從錄本注補,亦未辨其訛誤也。老友丁君果臣共事書局,見餘翻本,遂出其舊藏原本,校對缺字,相與講論不已。于是道州蝯叟聞而和之,所藏一整裝大幅,一翦裝巨本,其整幅懸于齋壁,亟往觀之,肅穆澄明,有如碑文所雲也。大幅不便坐觀,即向借翦裝之本,幾于十索乃得。既友從李君季眉借得一本,而漁獵之心猶不可遏;湯君子惠歲暮歸自武陵,一日過餘見此碑,雲近以四十枚錢市得一本,未知何等。旋往索取,則複别假一整幅并授以歸,繼又從曾郁文刻店假得一紙。獻歲旬日,風雪彌空,旅館清寂,乃合諸本,勘其剝缺之異同而詳著之,大緻亦頗了了,而尚有疑不能明者,則非更得舊本參互鈎考,不能釋然。
上海圖書館藏何氏本冊尾,又有羅氏同治五年(1866)四月十八日一跋,亦收入其《綠漪草堂文集》卷十九,題作“跋何蝯叟所藏舊拓麓山寺碑”,除揭出“碑在康熙初為茀草所燔,落石三片凡十七字,吳門勞澂在茲藏以錦囊。之十三年,吳三桂寇長沙,在茲棄千金裝,獨挈錦囊跳去”這一重要信息之外,最後又記:“此本來荷池兩載,似涉久假不歸。然鈎稽頗費日力,成碑考數紙,其聊可解嘲乎?”與何紹基《東洲草堂詩鈔》卷二十八(丙寅)中《羅硯生出示陶文毅題麓山寺碑詩用義山韓碑韻屬餘繼作》長詩前小序所記“硯生考訂是碑甚勤,遍錄各家拓本,以吾所收兩本為最古,頻辱借閱,今始見還也,時丙寅四月下澣”,正相吻合。而詩中并贊羅氏:“楳根久抱麓碑卧,古拓新本鋪淋漓。昨過古荷池舍話,見示印心石屋詩。所據滄州舊珍冊,副以楹鑿輝家墀。覆刻雖多襲前謬,隽句自足張此碑。若非多本細參斠,忍令蛇蚓淆蛟螭。”則又能與羅氏《綠漪草堂詩集》卷八所收《陶文毅公集中有李北海麓山寺碑詩,用李義山韓碑詩韻。蝯叟山長要餘同作,時方有刻書之役,日與手民辨校俗體也》長篇所詠,并誦互觀:
我曾卅年事涉獵,頭白批校勞不辭。獨于臨池未緻力,鑒賞别擇無能為。前年偶作麓碑考,一知半解非專司。搜尋卻費兩月日,雪窗展卷閑支頤。林壑肅穆字亦爾,神不外散光淋漓。故知絕藝不兼得,遠勝曆下亭中詩。或持裝本出箧笥,亦展大幅鋪階墀。有唐湖外兩傑作,峙立庶媲浯溪碑。深山大澤起光怪,日夜守護蟠蛟螭。叟藏二本最舊拓,不肯久假甯非私。市售近拓日劣下,石經再裂難修治。碑陰久遭俗筆壞,頑石碎璧何心脾。安化重翻多無體,僅紀歲月無題辭。集中雲得滄州本,氈蠟定尚先康熙。甲寅前猶未剝落,此刻胡不從摹追?世有精拓當往訪,讵惜累繭還重胝。要同作詩者蝯叟,其姓何氏其名基。(碑自康熙初因草燔落石三片,凡十七字,吳門勞澂在茲囊錦貯之。及吳三桂寇長沙,在茲棄千金裝,獨挈錦囊以遁,說見秦涵村詩集。三桂至在甲寅,則先無剝落可知。逮嘉慶七年,碑複大泐九十四字,今别為一石者是也。餘詳《碑考》。)
何紹基(1799-1873),字子貞,号蝯叟,湖南道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由翰林院編修,曆充福建、廣東、貴州等鄉試主考官,提督四川學政,又先後主講山東泺源書院、長沙城南書院。其于學問,博洽經史,尤精小學,旁及金石碑版文字,并以書藝詩文,名重後世,有《東洲草堂詩鈔》《文鈔》及後人所輯《東洲草堂金石跋》等。其于書法,自漢及唐,用力皆深,而于李邕書碑,亦多心得,謂“北海書發源北朝,複以其幹将莫邪之氣,決盪而出,與歐、虞規矩山陰者殊派,而奄有徐會稽、張司直之勝。”尤重《麓山寺碑》,評曰:“惟此碑沉著勁栗,不以跌宕掩其樸氣,最為可貴。碑陰字肅穆靜實,與《李秀碑》近,當日書意兼有此兩路,而是碑乃兼具之也。”其與羅氏,情誼久遠,故羅氏考索《麓山寺碑》,何氏不但慨假珍藏,樂與切磋,甚至還曾共謀重現碑陰,《東洲草堂金石跋》卷五有作于同治乙醜(四年,1865)的《跋吳平齋藏麓山寺碑宋拓本》,其中憶及:“去秋在長沙,方與楊海琴、丁果臣、羅硯孫諸君商量精拓,并坼壁出碑陰,阻雨不果。待今年返湘,或遂此願耶?”知其事亦在同治三年(1864),即正當羅氏為撰《麓山寺碑考》,借何氏藏本校閱之時。而羅、何之交,始自青年,意趣相得,至老彌笃,今兩家詩文集中,尚多有往還贈答、品鑒唱和之什,則上海圖書館所藏何氏舊物《麓山寺碑并陰》,不僅宋拓舊本,配成完璧,更存兩家題跋校釋,見證當年風雅,彌足珍貴。
責任編輯:鄭詩亮
校對:丁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