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校園欺淩事件頻發,其屬性由校園事故轉化為社會問題。校園欺淩無小事,任意一起欺淩事故背後,都牽連着兩個或一群孩子的健康成長。
那麼,兒童在電視上、電影裡和遊戲裡看到的暴力,會不會導緻他們形成攻擊性行為?波波玩偶實驗或許給予了一定層面上的答複。
波波玩偶實驗(Bobo dull experiment),由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領導的關于攻擊性的開創性研究,證明兒童能夠通過觀察成人行為來學習。
阿爾伯特·班杜拉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現任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約丹講座教授。他是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其中,他最出名的可能是他對攻擊性的建模研究。
波波玩偶實驗過程
在這項研究中,他使用了3英尺和5英尺(1米和1.5米)的充氣塑料玩具,稱為Bobo玩偶,這些玩具被塗成看起來像卡通小醜,并且底部重量很大,這樣它們在被擊倒時會回到直立位置。
受試者是斯坦福大學托兒所的學齡前兒童,分為三組:一組觀察攻擊性成人行為模型;另一組觀察到非侵略性行為模型;第三組沒有接觸任何行為模型。然後,三組按性别分為六個亞組,其中一半子組将觀察同性行為模型,一半将觀察異性行為模型。
實驗的第一階段
孩子們被單獨坐在實驗室一角的桌子上,并接受以前被證明對兒童高度感興趣的轉移活動(例如,貼紙,圖片,印刷品),以阻止積極參與并鼓勵純粹的觀察。然後,模特被帶到對面的角落 - 其中包含另一張桌子和椅子,一個木槌和一個5英尺的Bobo娃娃 - 并被告知他或她可以使用這些材料。在攻擊性行為模型組中,模特在身體上(例如,用各種物體踢,拳打,扔和攻擊)和語言上(例如,做出攻擊性陳述,如“把他塞進鼻子裡”和“Pow”或非侵略性的陳述)濫用波波玩偶。在非攻擊性行為模型組中,模特忽略了波波玩偶。10分鐘後,兩組的模特都離開了房間。
實驗的第二階段
孩子們被單獨帶到一個不同的實驗室,在那裡他們得到了一組新的有吸引力的玩具(例如,火車,消防車,纜車,噴氣式飛機,旋轉陀螺,帶衣櫃的娃娃,嬰兒床和娃娃車)。為了驗證觀察他人的攻擊性會增加觀察者攻擊的可能性的假設,孩子們在兩分鐘後被告知他們不能再玩玩具的形式受到攻擊性喚起。然後孩子們被告知,他們可以在另一個房間裡玩玩具,在那裡他們會看到各種玩具,侵略性的(例如,3英尺的波波娃娃,木槌和飛镖槍)和非侵略性的(例如,蠟筆,紙,農場動物,茶具,球和娃娃)。
實驗的最後階段
在20分鐘内觀察兒童的行為,并根據他們建模的身體和言語攻擊行為程度進行評分,其結果與非侵略性行為模型組和對照組相比,攻擊性行為模型組中兒童的得分顯着更高。
随後的實驗中,兒童在錄像帶上遭受這種暴力,結果也産生了類似的結果,攻擊性行為組中近90%的兒童後來通過以同樣的方式攻擊娃娃來模仿成年人的行為,其中40%的兒童在八個月後表現出相同的行為。
結果
波波玩偶實驗表明,兒童能夠通過觀察學習的過程,通過觀察另一個人的行為來學習攻擊性等社會行為。這些發現支持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同時,我們也能明白好的榜樣是多麼重要,壞的榜樣是多麼恐怖。
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由于媒體對美國參議員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遇刺事件的生動報道,以及越來越多的兒童在試圖複制電視廣告中描述的危險行為時受到嚴重傷害的報道,電視暴力對兒童的潛在影響成為公衆日益關注的問題。
由于他的相關研究,班杜拉被邀請在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艾森豪威爾委員會和幾個國會委員會面前作證,證明電視暴力會影響攻擊性行為。
如果孩子們從小都在電視上,手機上觀看到暴力的,血腥的等不好的畫面,他們的行為必然會受到不良的影響,對社會的發展起到消極意義,影響到更多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