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寶寶為什麼容易患中耳炎
寶寶之所以容易感染中耳炎,是由于寶寶連接咽部和耳的通道——咽鼓管比成年人的短而寬,并且呈水平位,鼻咽部的細菌、病毒容易經此管道侵入中耳。加上寶寶的抵抗力本身就差,中耳局部的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從而加大了中耳炎的發病率。
中耳炎以耳痛、聽力減退及流膿為最常見症狀。常發于感冒後,或不知不覺中發生。急性中耳炎會引起并發症,出現頭痛、眩暈、寒戰、高熱等症狀。
2. 中耳炎的早期發現
年齡較小的寶寶患中耳炎後說不清症狀,隻會啼哭,用手抓耳。有的寶寶會鼻塞流涕,夜間打鼾。
一般來說,較大的寶寶早期有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出現耳部不适的症狀。進一步的症狀有發熱、哭鬧不安、聽力下降,有時伴有嘔吐。約4~5天後,體溫下降,耳痛消失,但鼓膜破潰,膿液從耳道流出,耳鳴和聽力下降仍存在,醫學上稱為化膿性中耳炎,如不及時處理會導緻耳聾。
中耳炎的預防和護理
1. 中耳炎的預防
首先,要提高寶寶的抵抗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讓寶寶的鼻腔盡可能保持清潔。
其次,新媽媽母乳喂養寶寶的時候,要養成正确的喂養體位,不要平躺着喂寶寶吃奶。寶寶吃飽後應及時拍嗝,防止其吐奶時污染咽鼓管。 最後,家長要看護好寶寶,防止其在玩耍時因意外引起耳膜穿孔等外傷。家長不要随意給寶寶掏耳朵,也不要讓寶寶自己用手指掏耳朵,否則可能會損傷中耳,引起炎症。如果耳垢比較多,可到醫院讓醫生處理。
多帶寶寶參加鍛煉,及時做好預防接種,防止寶寶受涼感冒。晚間在寶寶的卧室内使用噴霧加濕器。也可以用溫熱的毛巾為寶寶敷鼻子,以減輕鼻腔的腫脹和阻塞。
在有上呼吸道感染時,不要叫寶寶用力擤鼻,以免鼻咽部分泌物經咽鼓管進入中耳,最好将分泌物從口腔吐出。
給寶寶洗澡、洗頭時,要防止污水流入耳内發生感染。
2. 中耳炎的護理
向耳道内滴藥是治療中耳炎的重要方法,滴耳藥直接作用于病竈局部,使藥物作用發揮得更充分。滴藥時要注意:1歲以下的寶寶可由父母抱在懷中,左手扶住頭部,右手及臂部抱住寶寶的軀幹和雙手,兩腿夾住寶寶的雙腿;極不合作的寶寶可用床單将兩上肢裹纏緊,将頭部固定。寶寶的外耳道有一定的傾斜度,所以滴藥前應将耳道拉直,以使藥液順利流入耳道。
保持外耳道及耳前皮膚清潔,若有膿性分泌物,要及時清理。
慢性中耳炎經上述治療仍不見好,而且膿有惡臭,耳後紅腫疼痛,則說明可能合并乳突炎。要及時到醫院診治,必要時需拍X片,慢性乳突炎則需手術治療。
3. 什麼情況下要帶寶寶看醫生
家長需細心觀察寶寶平日生活情形,注意是否要大聲講話、電視機聲音開得很大寶寶才聽得清;按壓耳屏或輕拉耳廓,若寶寶出現疼痛哭鬧,則中耳炎的可能性極大,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寶寶說耳朵痛,聽不見,也要警惕是否有患中耳炎的可能。
調養食譜推薦
1. 薏米黑豆粥(适用于3歲以上的寶寶)
【材料】 薏米、粳米。
【做法】 ① 把黑豆、綠豆用溫水泡透,薏米、粳米洗淨。 ② 鍋内加水,下入黑豆、綠豆燒開,再下入薏米,用小火煮至八成熟,下入粳米繼續用小火熬至軟爛,加白糖調勻即成。
【專家說】 本品健脾、清熱、利濕,适用于預防脾虛濕熱導緻的中耳炎。
2. 猕猴甜橙薄荷汁(适用于1歲以上的寶寶)
【材料】 猕猴桃1個,甜橙、蘋果各半個,薄荷葉1片。
【做法】 ① 将以上材料洗淨,猕猴桃削皮,切成四塊,蘋果不必削皮,去核切塊,甜橙去皮切塊。 ② 薄荷葉放入榨汁機中打碎,再加入猕猴桃、蘋果、甜橙一起打成汁。 ③ 攪拌均勻後,室溫下飲用。
【專家說】 此汁有清熱、消炎、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緩解各類中耳炎症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