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比亞迪瘋狂增加電池産能

比亞迪瘋狂增加電池産能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29 03:55:23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武凱

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大幅增長,正催生着更廣闊的動力電池市場。

韓國市場研究公司SNE Research 9月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全球動力電池總裝機量增至39.7GWh,同比增長超80%。其中,比亞迪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增長205.6%,達到6.4GWh的規模,僅次于位居首位、裝機量13.3GWh的甯德時代。LG新能源則以4.4GWh的市場規模降至第三位。此前,LG新能源在與比亞迪的競争中屢次占據優勢。

比亞迪瘋狂增加電池産能(動力電池市場換座次)1

圖片來源:比亞迪微博

SNE Research 認為,在中國和美國等主要市場都有所增長的情況下,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增幅尤為突出,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更是主導了市場增長——除了甯德時代與比亞迪兩家頭部企業,中創新航(中航锂電)、國軒高科、欣旺達、蜂巢能源四家國内動力電池企業7月裝機量同比增幅均超過180%,跻身當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行前十位企業。

需求激增

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不斷攀升是動力電池規模快速增長的根本原因。

SNE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2年1-7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總裝機量為240.8GWh,同比上升76.0%。從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動力電池市場呈上升趨勢。

在國内,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今年7月國内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達48.6萬輛,同比增幅超117%。新能源汽車國内零售滲透率在當月也增至26.7%。這意味着,在今年7月,國内每出售4輛乘用車,就有1輛是新能源車型。

在此背景下,作為新能源汽車産業上遊供應鍊玩家,甯德時代、比亞迪等企業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在持續攀升。以甯德時代為例,當下其動力電池産品已被廣泛應用于寶馬、奧迪、特斯拉、理想等品牌車型。

對于比亞迪而言,搭載自家電池的車型銷量穩步上升,是推動比亞迪動力電池裝機量暴漲的影響因素之一。

比亞迪7月産銷快報顯示,當月比亞迪旗下新能源汽車銷量首超16萬輛。另據乘聯會數據,其7月廠商零售銷量一舉超越一汽-大衆、上汽大衆等車企,成為當月國内零售銷量最高的汽車公司。

不僅如此,在磷酸鐵锂電池領域,比亞迪在7月更是實現了對甯德時代的反超——比亞迪弗迪電池當月裝車量大幅增加至6.01GWh,占比41.9%;甯德時代裝車量為5.36GWh,占比37.37%。而就在6月,甯德時代還處于領先地位。

在業内人士看來,國内外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是推動甯德時代、比亞迪等企業動力電池規模增長的根本原因,而自家新能源汽車銷量激增則是比亞迪的獨特優勢。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并且仍在快速成長,可以有力支撐動力電池企業的發展。”知名汽車分析師張翔對時代财經表示。

競逐不斷

動力電池領域競争日趨激烈,但此番超越LG新能源并不意味着比亞迪就毫無挑戰。

SNE Research數據顯示,7月動力電池裝機量不敵比亞迪後,LG新能源市場占比也顯著下滑,由去年同期的19%降為此次的11%。而比亞迪動力電池裝機量取得了205.6%的增幅,這使得其市場占比由9.7%提升至16.2%,達到甯德時代當月一半的規模。

其實早在今年4月、5月,比亞迪動力電池裝機量就2次超越LG新能源,但在6月又被後者反超。可以預見在第三季度,裝機量排名或還将變化,但甯德時代、比亞迪與LG新能源的三強之争仍在持續。

今年6月,甯德時代發布了采用第三代CTP技術的麒麟電池。官方介紹稱,麒麟電池系統集成度創全球新高,體積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達255Wh/kg,可輕松實現整車1000公裡續航;将于2023年量産上市。

而LG新能源也在加快國際市場的布局。就在近日,外媒報道稱其與通用汽車在俄亥俄州投資23億美元的合資電池生産廠已經開始投産;并已于近日同本田達成協議,将在美國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以生産锂離子電池。

不僅如此,有業内人士表示,LG新能源在電池技術路線、中國市場政策方面還面臨更多機遇。

“LG新能源的動力電池産品主要是軟包電池,其能量密度比較高,相對于甯德時代、比亞迪的電池産品在某些方面存在競争優勢。”張翔表示:“随着《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業界俗稱“白名單”)的取消,LG新能源這類外國電池企業有望在國内快速發展。”

其實,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火熱對比亞迪而言,機遇和挑戰并存。

一方面,比亞迪擁有完整的電池研發、生産體系,可以滿足自身汽車業務的需求;另一方面,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對其電池産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近日的一次電話會議上表示,當前比亞迪在手訂單達70萬,由于産能原因,比亞迪新車交付周期長達4-5個月。對于動力電池而言,未來比亞迪電池外銷會更多,不過在2023年,其産能或主要還是以内部供應為主。

高工锂電數據顯示,2021年比亞迪電池裝機量外供比例僅為5.56%。這意味着在自家新能源汽車之外,比亞迪在動力電池市場仍有巨大潛力。

就在8月中旬,有外媒報道稱比亞迪将為特斯拉Model Y車型(德國柏林超級工廠生産版本)供應刀片電池,被業界視作比亞迪擴大電池外供之舉。但比亞迪方面對時代财經表示不予置評。

車企下場自研電池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動力電池也正成為車企的核心課題之一。有數據顯示,動力電池占據了純電動汽車40%-60%的成本。而自2021年以來,國内外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車企普遍承壓。

就在8月27日,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公開表示,“在一年左右的時間,碳酸锂價格暴漲10倍,整車廠等價值鍊中下遊企業都在為上遊的礦主打工,承受巨大的成本壓力。”

在此背景下,争奪動力電池主導權已成為不少車企的共識,大衆中國、廣汽埃安、蔚來等衆多車企已紛紛入股動力電池企業,來提高自身對動力電池價格的掌控能力。如此次跻身榜單前十國軒高科即有大衆中國投資;欣旺達則吸引了廣汽、東風集團等車企的投資。

但即便如此,為了擁有更多安全感,下場自研電池正逐漸成為車企另一選項。

在今年6月,蔚來創始人兼CEO李斌在一季度财報會議上首次披露了其在電池領域的規劃和布局。據他介紹,蔚來汽車在上海已有超過400人的電池團隊,深入參與電池材料、電芯與整包設計、電池管理系統、制造工藝等研發工作,全面建立與增強電池體系化研發和工業化能力。

按計劃,蔚來汽車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投産新的電池包。據媒體報道,蔚來旗下定位稍低的子品牌将搭載這一自産電池。業界将此視為蔚來汽車控制電池成本之舉。

無獨有偶,8月25日,廣汽集團也公開了兩項重要議案,同意設立自主電池公司,開展自主電池産業化建設,項目總投資109億元,由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全資子公司廣汽乘用車及廣汽商貿分别持股51%、40%、9%。

同時,廣汽集團也通過了《關于巨灣技研建設電池生産基地的議案》,同意參股公司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建設電池生産基地項目,量産極速充電動力電池的電芯、模組以及PACK系統,該項目總投資36.9億元。

随着蔚來、廣汽集團等車企的下場,動力電池領域或有望出現更多的“蜂巢能源”(長城汽車旗下動力電池企業)。而整個動力電池市場又将如何演變,仍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