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康之治是西晉的。
2、太康之治,又稱“太康盛世”,是指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全國後出現的一個經濟繁榮時期,曆時十年,因年号“太康”而得名。西晉立國之初,年富力強的司馬炎意欲有所作為。泰始初年,他先後頒布過一些旨在移風易俗、革除弊政的措施,如:撤銷對曹魏宗室和漢朝宗室的督軍,宣布解除對他們的禁锢;罷除曹魏政府對出鎮、出征将士留取人質的法令;恢複被曹魏廢止的谏官制度,并把像傅玄、皇甫陶這樣清正敢言、有才能的官吏委任為谏官,以廣聞博見,開直言之路。同時,晉武帝注重招撫流民,興修水利。政府重視生産,勸課農桑,經濟上實施占田制,使農民依法占有一定的土地,調動了農民辟田開荒、從事生産的熱情。
3、太康元年(280)到十年(289),是西晉比較繁榮的時期,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的恢複和發展,民和俗靜,家給人足,牛馬遍野,餘糧委田,出現了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四海平一、天下康甯的升平景象。因此,史稱這個時期為“太康之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