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歸哪個機構監管?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數字金融事業群總裁黃浩、總裁兼網商銀行董事長胡曉明、副總裁兼保險事業群總裁尹銘等衆多核心業務高管近日接受媒體采訪,集體對外發聲: 螞蟻金服“從來就是家技術公司,不是金融公司”,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螞蟻金服歸哪個機構監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數字金融事業群總裁黃浩、總裁兼網商銀行董事長胡曉明、副總裁兼保險事業群總裁尹銘等衆多核心業務高管近日接受媒體采訪,集體對外發聲: 螞蟻金服“從來就是家技術公司,不是金融公司”。
這樣的場景,出現在7月30日《中國企業家》封面萬字長文《螞蟻不想成為大象》裡。在螞蟻金服發展曆史上,近乎罕見。
值得注意的是,這篇報道刊發的時間節點,距離央行“金融控股”發布新的監管文件僅過去了5天。
報道發出的同一天,彭博社爆出螞蟻金服計劃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用以申請金融控股公司牌照。螞蟻金服副總裁梁世棟對媒體的回複确認了這一消息。
具體而言,螞蟻金服将把公司一分為二,小貸、銀行、保險等牌照業務劃入金融公司,雲和風控等業務繼續留在螞蟻金服體内。
也就是說,螞蟻金服将徹底剝離金融業務,成為純科技平台。
01
火速“分拆”
根據螞蟻金服公開披露的數據,螞蟻金服2015年的收入構成中有14%來自技術服務,到2017年技術服務占比上升至34%。
虎嗅APP發布的文章稱,實體企業投資金融機構這一監管空白,恰是央行此次的重點内容。
虎嗅APP援引資深互聯網金融觀察者畢研廣的觀點稱,監管部門的本意是要讓民營企業或是這類互聯網機構回歸本質。央行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僅開展股權投資管理、不直接從事商業性經營活動,就是禁止企業自給自足還順帶外售的做法。但對以實體産業或者互聯網業務起家的金融公司來講,這等同于切斷他們原有的業務,讓其成立一個專門以金融控股為主的“殼公司”。
他認為,意見稿中不難看出,金控公司設立的門檻較高,螞蟻金服想要“在金融風險化解三年攻堅戰之内,想獲取牌照,實在是難上加難。”
02
如果切斷原有業務影響幾何?
事實上,這幾年來,螞蟻金服的支付存儲金、螞蟻花呗、借呗等核心業務,已經因受到監管而不同程度受到影響。
根據《财新》統計,2018年支付寶、微信支付兩家支付巨頭沉澱的備付金高達萬億元,按照監管要求,完成斷直連、備付金集中存管和備付金賬戶銷戶之後,每家利息收入上百億元消失。
此外,惠譽報告顯示,由于高杠杆的ABS發行受到監管,螞蟻金服為其兩家小額貸款子公司大額增資,并縮減了現金貸産品“借呗”的規模,其ABS發行量自2017年的2660億元大幅下降至2018年的1660億元。
可能由于受到監管,螞蟻金服最賺錢的消費金融業務,2018年營收和淨利潤均大幅縮減。
最新業務數據顯示,2018全年,螞蟻花呗的經營主體螞蟻小微小貸公司營收23億元,同比2017年的66億元縮減超過65%;淨利潤也從2017年的34.2億元下滑89%減少至3.67億元。
此外,餘額寶、“相互保”等多款産品也受到監管指導,産品規模和形态發生重大調整。
阿裡巴巴财報顯示,2019财年,螞蟻金服支付給阿裡巴巴集團的特許服務費和軟件技術服務費為5.17億元。按此前約定的37.5%的利潤分成協議計算,螞蟻金服2019财年的稅前利潤約為13.79億元,僅為2018财年91.8億元的15%和2017财年55.6億元的2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