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甯夏銀川各大小區分布圖

甯夏銀川各大小區分布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6:39:37

甯夏,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在我們印象中應該是屬于幹旱地區,但是甯夏卻有塞上江南(曾稱塞北江南)的美譽,這離不開一萬多平方公裡的甯夏平原(亦稱銀川平原)的功勞。在黃河水的滋潤下,銀川平原呈現出一幅風景迤逦、瓜果飄香的江南景象,而銀川平原的核心區域則位于銀川市。

甯夏銀川各大小區分布圖(快速了解甯夏首府銀川市)1

銀川市,甯夏首府,位于我國西北地區、銀川平原中部,西依賀蘭山,東據鄂爾多斯西緣,黃河穿境而過。銀川秦朝時為北地郡屬地,西漢時始建城,在宋朝時曾是西夏的都城,稱興慶府,清朝時改銀川縣,以銀川平原為名,1945年置銀川市。銀川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總面積9025.38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29.31萬人(2019年末)。下轄3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分别為金鳳區、興慶區、西夏區、永甯縣、賀蘭縣和靈武市。

甯夏銀川各大小區分布圖(快速了解甯夏首府銀川市)2

圖-銀川市地圖

金鳳區,位于賀蘭山東麓、銀川市中心,東接興慶區,西鄰西夏區,南連永甯縣相連,北依賀蘭縣。金鳳區總面積353平方公裡,人口約28萬。2002年11月始成立,是銀川市府駐地。金鳳區是世界優質葡萄栽培的最佳生态區之一,其氣候、土壤、地理條件接近甚至優于法國優質葡萄産區——波爾多地區。

甯夏銀川各大小區分布圖(快速了解甯夏首府銀川市)3

圖-金鳳區地圖

興慶區,位于銀川市東部,總面積約79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75.5441萬人。興慶區是銀川市的核心區,是甯夏科技、文化、教育、經濟、金融和商貿物流中心。興慶始建于公元678年,時為懷遠縣城,後遭黃河淹損,縣城遷至今銀川市區。1038年,黨項首領李元昊建立西夏國,此為西夏國都興慶府。明朝時在此設九邊重鎮之甯夏鎮。

甯夏銀川各大小區分布圖(快速了解甯夏首府銀川市)4

圖-興慶區地圖

西夏區,位于銀川市西部,總面積1129.3平方千米,總人口53萬人。李元昊正式定都興慶府,并稱帝,建立夏國,史稱西夏。西夏區以此為名。西夏區境内有著名的賀蘭山地,是甯夏核心旅遊區之一,有西夏王陵、賀蘭山岩畫等景點。賀蘭硯為中國“五大名硯”之一,自古就有“一端二歙三賀蘭”之盛譽,西夏區有“中國賀蘭硯之鄉”的美譽。

甯夏銀川各大小區分布圖(快速了解甯夏首府銀川市)5

圖-西夏區地圖

永甯縣,地處銀川平原引黃灌區中部,東臨黃河、西靠賀蘭山,總面積934平方公裡,人口約21.8萬。永甯縣是個比較年輕的城市,為1941年析甯夏、甯朔兩縣部分轄地而增設,取永遠安甯之意。永甯縣境内有明代長城、李俊塔等著名的古迹。

甯夏銀川各大小區分布圖(快速了解甯夏首府銀川市)6

圖-永甯縣地圖

賀蘭縣,位于甯夏北部,西部為山地,東部平原,黃河穿境而過,面積1204.71平方公裡,人口約22.3萬人。賀蘭縣地勢西南高東北低,98%為黃河自流灌溉。西漢時置廉縣,區劃屢經更叠,賀蘭縣為1724年清朝雍正時置,時稱甯夏縣。1941年,因與當時的甯夏省重名,故更名為賀蘭縣。賀蘭縣境内旅遊資源豐富,有著名的賀蘭山岩畫、古漢墓遺址、新石器時期遺址、拜寺口雙塔、黃河古渡、黃河濕地等景點。

甯夏銀川各大小區分布圖(快速了解甯夏首府銀川市)7

圖-賀蘭縣地圖

靈武市,古稱靈州,地處黃河東岸,有“塞上江南”之美譽,面積4639平方公裡,人口約29萬。西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靈洲縣,北周設靈州,隋設靈武郡,唐為靈州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駐地。安史之亂時,太子李亨在靈武即帝位,為唐肅宗。宋朝時,黨項首領李繼遷攻下靈州,改稱西平府,是西夏東西二京之一。1913年靈州改稱靈武縣,1996年撤縣設市。

甯夏銀川各大小區分布圖(快速了解甯夏首府銀川市)8

圖-靈武市地圖

靈武旅遊資源豐富,如我國最早發現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水洞溝、1.6億年前的靈武恐龍化石遺址等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