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國人認為,漢字的“國”,是經由日本人簡化為“國”的。
日本,也有人這樣說,還不是一般的人。
有一個叫林大的日本文字學學者,1976年,接任了日本國立國語研究所所長。這之前,他擔任該所教學研究中心的負責人。
林大在《中國文字改革之現狀座談會》上說:“他們(指中國),并沒有完全不顧到日本。例如‘國’字,他們先略成‘囯’,但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有‘王’的存在,似乎說不通,于是便學日本,加進一點,變成‘玉’字了。”
他認為,漢字的“國”,在日語中最先寫為“國”,後來才由中國學了去。
這大約是令林大等學者包括國民很驕傲的一件事。
中國國内一些刊物及網絡上,亦曾轉述林大的觀點,且信以為真。
實際上,現在這個“國”字,不是日本人由漢字“國”簡化而來,而也是從中國學過去的。
盡管事情不大,但也有必要澄清一下。
敦煌寫本拓片
有足夠證據證明,至少在“六朝”前後,中國那個時候的古人,就将“國”,俗寫為“囯”或者“國”了。
例如,敦煌寫本“伯3375号《歡喜國王緣》:“忽然人定辭前世,歡喜王宮囯後妃。”
此篇中,“國”字俗寫為“囯”。
遼僧行均撰《龍龛手鑒.囗部》雲:“囯,俗,正作國。”
再如,敦煌寫本“斯541号背”載《毛詩傳箋.邶風.式微》小序“黎侯寓于衛”,《毛傳》注:“寓,寄也。黎侯爲狄人所逐,棄其國而寄於衛。”
這裡,“國”俗寫為“國”。
“六朝”,指公元222-589年隋之前的南方六個朝代。那個時候,“國”俗寫為“囯”或“國”已很常見。
被稱為“弄瓦翁”的秦漢史著名學者陳直先生在《漢代民間簡字舉例》中說:“漢陶殘片文雲:丘解國。見《德九存陶》。與後代簡寫‘國’字,完全相同。”
依此說,漢代的時候,“國”在民間已經寫為“國”了。
公元310年前後,百濟儒生王仁将漢字和儒學著作帶進日本,漢文化開始在日本傳播。此前,日本一直沒有文字。
隋代,日本派遣不少“遣隋使”。唐代,則為“遣唐使”。加之鑒真東渡,帶去了更全面更深奧的中國文化,漢字曾長期作為日本官方文字使用。
日本語中,“國”略為“國”這個字,大概率于隋唐時期由中國傳入。
“囯”和“國”,為何“囗(wei)”中一個是“王”一個是“玉”呢;或問曰,“王”為何加上了一“點”?
首先,古漢字的“王”和“玉”,原本都沒那個“點”。
孔子曰:“一貫三為王。”
董仲舒雲:“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
從甲骨文來看,這二人解說皆不對,但可知“王”字為“三橫一豎”。
甲骨文和金文的“玉”字也沒有“點”。
許慎《說文》曰:玉,“象三玉之連,‘丨’其貫也。”
甲骨文中的“玉”,更像“豐”字。
《說文》曰:璜,從王黃聲;琮,從王宗聲;璋,從王章聲;璧,從王辟聲。等等皆如是。
“玉”作部首,其實就是“王”作部首。
後來,人們為了将“玉”與“王”,加以區别,才加上了一“點”。
“玉”字,從甲骨文到金文、篆書、楷書變化
其次,“王”加上一“點”稱為“玉”,是漢字中“俗字”書寫特點。
所謂“俗字”,通常指區别于“正字”的一種“通俗字體”。
周有光先生說:“俗體字的産生在曆史上沒有停止過。……各種字體裡都有俗體字。”
比如甲骨文和金文,裘錫圭先生說:“我們可以把甲骨文看作當時的一種比較特殊的俗體字,而金文大體上可以看作當時的正體字。”
“俗字”或“俗體字”,往往都是為了“書寫”方便。在這個過程中,加一筆或減一筆的現象,十分容易出現。
比如說,“王”寫為“玉”。
各體“王”字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現代日語中的很多漢字,好像或“多筆”或“少筆”,其實,幾乎皆來自中國古漢字中的“俗字”。比如——
變作変、步作歩、兩作両、歸作帰、龍作竜、惡作悪、藥作薬、權作権、輿作與、繼作繼……。
還有相當多,都是在中國使用了很久的“俗字”。
日本有沒有自己創造的漢字“俗字”?
有,但不多,如沢(澤)、辺(邊)、売(賣)、対(對)、円(圓),等等。
唐代蘇鹗《蘇氏演義》卷上雲:“隻如田夫民謂農,百念爲憂,……囗王爲國,文字(子)爲學,如此之字,皆後魏流俗所撰,學者之所不用。”
“囯”和“國”,都是由于“會意”而俗寫了“國”字。蘇鹗認為其屬于“後魏流俗”,其實可能還要更早。
無論如何,“國”不是日本“略為”的“發明創造”,而是中國六朝之前以緻早到漢代的“俗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