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背景
規矩,自信和希望。這是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所蘊含的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碼。
歸屬,傳承和文化。這是每一件文物,所承載的自遠古以來,華夏民族在造物、開智的探索求知中,蘊藉的深厚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讓“詩意的曆法”和“厚重的曆史載體”聯名,煥活文物魅力!即日起,貴州省博物館聯合多彩貴州網教科文體事業部,策劃推出“貴博文物說節氣”系列報道。讓我們在文物和節氣、時間和空間的交彙中,感受數千年文化積澱下,文明的自信與博大。
多彩貴州網·衆望新聞訊(本網記者 應騰)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到了!
在數九寒天大幕正式開啟這天,我國江南地區,有“立冬釀酒祈福”的習俗。提到酒,這件來自貴博館藏的一級文物——東漢“永元十六年青瓷罐”,将為您講述一個關于“酒”的故事。
這件青瓷罐,是一件酒器,于1965年,在貴州平壩馬場鎮的一座石室墓中發掘出土。它是我國發現刻有明确可考紀年的,較早的原始瓷器之一。
有趣的是,這件制作于漢代的酒罐,是在一座南朝墓葬中發現的。我們可以推測,這件器物在用了300年後,和墓主人一起下葬。而在貴州的考古發掘中,這類瓷制酒具在清鎮、平壩等地的東晉南朝墓中不占少數,可見在當時的黔中地帶,飲酒之風頗已興盛。
立冬侍寒爐,輕酌酒一壺。來,跟貴州省博物館保管部李二超一起,讀取環繞在罐身33字隸書銘文,看看它們都有什麼含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