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婧
5月20日,總部位于江西南昌的陽光乳業成功上市,作為區域巴氏奶龍頭企業,陽光乳業有90%的收入來自江西,55%的收入來自南昌,它的上市也讓更多巴氏奶生産商看到了踏入資本市場的希望。
回望山東,省會城市濟南的人口總量遠超南昌,但在低溫奶市場上卻沒有形成絕對強勢的品牌。作為當地曆史最悠久的乳企,濟南佳寶乳業有限公司(簡稱“佳寶乳業)在2000年改制後曾有過快速擴張,但時隔20多年後,仍不得不面對競争對手環伺的局面。
01
曾勵志走出山東市場
訂牛奶,是很多濟南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支出。
在90後女孩薛麗的記憶裡,小時候她家門口都挂着兩個箱子,一個是報箱,一個是奶箱,每天早晨六七點鐘,就會有蹬着自行車的大嬸把報紙和牛奶裝在箱子裡。她記得,當時小區裡幾乎家家戶戶都訂奶,奶箱子上要麼印着“佳寶”,要麼印着“農科院”。
“佳寶”和“農科院”,是當時濟南最主要的兩大低溫奶生産商。其中,佳寶乳業的知名度更高,這家公司的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創立的濟南“五大牧場”;1957年,改名為公私合營濟南畜牧公司,曾分别隸屬于濟南農委、濟南農工商集團,是家地地道道的國企。
1998年,濟南農工商集團将旗下幾家乳品廠進行整合,成立了佳寶乳業。2001年左右,佳寶乳業又進行股份制改造,将70%的國有股轉讓給管理者和職工。而後2018年,佳寶乳業再度調整股權結構,在佳寶乳業之上成立控股公司山東佳寶乳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佳寶集團),這次調整後佳寶乳業完全私有化,李軍和李瑜是間接持股比例最高的顯名股東。
佳寶乳業私有化後的20餘年,中國奶業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2002年之前,巴氏奶一度占據了我國液态奶市場90%的份額,而随着伊利和蒙牛的崛起,常溫奶市場開始壓制巴氏奶,成為了消費者選擇的主流。
與常溫奶相比,巴氏奶劣勢在于保質期非常短,一般隻有不超過一周時間,但優勢也十分明顯,産品相比之下口感更佳、營養成分更豐富,而随着市場結構的升級,2015年後,巴氏奶開始逐漸回歸。
歐睿國際數據,2014年至2019年六年時間裡,我國巴氏奶銷售額從221億元增長至343億元,巴氏奶年複合增長率達9.2%,相比之下,同期常溫奶的年複合增長率僅為3.3%,相當一部分常溫奶消費群體轉移至了巴氏奶市場。
在此背景下,2011年前後佳寶乳業曾有過一次戰略轉型。
這一年,佳寶乳業宣布投資1.2億元,新建4萬平方米的酸奶工廠,投産後可日産酸奶600噸,當時佳寶乳業負責人表示,公司主打産品有60多種,其中一半以上是酸奶,未來則要将60%-80%的戰略重心放在低溫奶上,在低溫奶中又要将戰略重心放在酸奶上。
當時,佳寶乳業曾表達過向濟南周邊城市乃至省外市場擴張的雄心,稱市場布局将以山東為核心,逐步向周邊省市延伸,将配送半徑先行擴展至200公裡,這一距離足以覆蓋到濰坊和濟甯。
02
濟南本土奶企競争激烈
複盤濟南乳業市場此後
10
多年的變化,可以看到迫切希望做大規模的本土低溫
奶生産商遠不止佳寶乳業一家,脫胎于濟南農科院的興牛乳業和山東高速集團的特地乳業,目前都在濟南巴氏奶市場中占有不小的份額。
脫胎于濟南市農科院牛奶廠的興牛乳業成立于2007年,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就設立的山東農科院畜牧所乳品廠,主要生産酸牛奶和巴氏奶,上世紀末就已經是佳寶乳業在濟南市場的頭号勁敵。
近年來,興牛乳業也在積極擴張産能,2019年的一篇報道中顯示,興牛乳業擁有年設計生産加工能力4萬噸的乳品加工廠一座,存欄近千頭的良種奶牛繁育場一處,及6處存欄在500頭以上奶牛規模的緊密型合作牛場。
而佳寶乳業官網顯示稱,公司擁有存欄高産奶牛10000餘頭,由此可見,興牛乳業目前的産能或已達到佳寶乳業的一半。
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的特地牛奶,在濟南也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山東國資》雜志去年6月的一篇報道中稱,“自2010年特地牛奶品牌推出至今,(特地牛奶)日銷量已由剛推出時的16盒牛奶提升到25噸(約10萬盒),成為濟南人最喜愛的牛奶品牌之一,企業規模也躍居濟南本土乳品企業第二名。”
報道中顯示,特地牛奶也在擴張巴氏奶産能,已經啟動了改擴建工程,工程完工時,一個完全智慧化、日産達到50噸生産能力的乳品車間将投入使用。
特地牛奶相關負責人當時表示,特地牛奶将繼續發力奶吧專賣店銷售,力争在兩年内将直營奶吧發展到20家左右,預計5年站穩濟南市場,覆蓋山東市場,力推上市并打造省内知名品牌。
03
外地奶企虎視眈眈
守住“大本營”濟南,佳寶乳業不但要面對同城競争對手的成長,還要面對外地品牌的滲透壓力。
總部位于淄博的得益乳業,是山東本土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奶業品牌,主要生産巴氏奶,公司官網顯示,得益乳業密集覆蓋了山東十六地市,并輻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上海九省市。
産能方面,得益乳業去年4月曾高調宣布,在淄博高新區建設日産500噸低溫乳品的智能車間,新車間建成後,公司産業園的産能将達到1000噸/日,成為山東及周邊省市最大的低溫奶加工基地。
近年來,得益乳業一直在向濟南市場擴張,大量開設鮮奶吧,去年4月甚至在濟南舉辦了“2021年中國低溫鮮活好奶高峰論壇”,并與18家企業共同發布《2021年中國低溫鮮活好奶高峰論壇“濟南倡議”》,頗有“反客為主”的意思。
總部位于青島的琴牌乳業近年來也在大舉擴張産能,并積極向省内其他省市滲透,這家公司前身是青島乳品廠,後被國内農牧業巨頭新希望集團收購,并裝入了旗下上市公司新乳業中。
2007年,琴牌乳業投資建設現代化生産基地,一期日産能為150噸。2020年,琴牌乳業又宣布建設現代化乳品生産加工基地二期項目,設計年産能10萬噸,達産後基地每日鮮牛奶産能将達到500噸。
對此,琴牌乳業曾表示,滿足本地市場需求的同時,可供給更廣泛的省内其他市場,滿足青島及山東省内消費市場對巴氏鮮牛奶的亟待需求。
04
“時間或已不多”
5月20日,總部位于江西南昌的陽光乳業成功上市,作為區域巴氏奶龍頭企業,陽光乳業有90%的收入來自江西,55%的收入來自南昌,它的上市也讓更多巴氏奶生産商看到了踏入資本市場的希望。
“相比其他區域龍頭,佳寶這些年發展有些慢,特别是品牌存在感的下降,對快消品企業來說,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一位乳制品行業觀察人士告訴記者,作為快消品企業,佳寶近年來的産品曝光量遠比得益、琴牌等同規模企業低,産品創新和更新換代的速度也比較慢,雖然推出了一些新品,但無論包裝還是概念,都是跟在行業龍頭企業之後。
“雖然中老年人都很認佳寶,但在90後、00後這代已經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年輕人眼中,佳寶已經出現了品牌老化,很難獲得年輕人的認同。”該人士坦言,在迎合年輕人消費習慣和心理上,佳寶已滞後于其他主流品牌。
在該人士看來,随着蒙牛、伊利、光明、君樂寶等全國乳業巨頭相繼加碼低溫奶,以及山東各大低溫奶企業競相擴張産能,未來區域奶企仍面臨較大的洗牌可能,而濟南這種人口近千萬的省會城市,将是他們争搶的重點,而留給佳寶乳業反擊的時間,或許已經不多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