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曾曉剛
家鄉語“趕場”,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趕集的意思。鄉音,說起來容易,并且很流暢,聽起來又感覺到特别親切。鄉音,不論何年何月,也不論何時何地,始終令人無法忘卻,也從根本上無法改變。鄉音,是從小就養成的一種語言習慣,已經根深蒂固,無論在什麼條件和環境下都無法逆轉。鄉音,融入了家鄉的情懷,帶着家鄉濃厚的鄉土氣息,在心中深深地烙上了家鄉的烙印。鄉音,傳承着故鄉人親近的情感交流,同時也是一種優秀的民族文化。所以,不論經過時間的長短,也不論因所處地域的不同,經常在講話或寫作的時候,總是帶有鄉音的味道。一生中,總是對故鄉的依戀,還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1](/uploads3/large/dfic-imagehandler/ee5ca18a-8a5c-4c9e-88ad-576d4fc2880e.jpg)
老家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小鎮。鎮中有一條寬闊的河流,名叫湧澌茫河,是家鄉的母親河。湧滔茫河穿鎮而過,河水清澈見底,養育着世世代代的家鄉人,滋潤着家鄉的每一塊土地。兩岸風光山青水秀,人傑地靈。在湧澌茫河上,築有一座古老的五孔石橋,名叫長山橋。石橋連接着兩岸,将整個小鎮連為一體。 在我童年的時代,家鄉的小鎮,隻有一條狹窄而又曲折的街道。沿街道的兩旁,都是低矮的土木結構串架而建的瓦房。街道從河那邊的場頭到河這邊,随後沿緩坡而上,最後到達上街子的場尾,一氣貫穿整個小鎮。唯有小鎮街道上的地面,是由寬大、平坦且厚實的青石闆鋪就。走在青石闆上,給人一種特别平穩、舒适的感覺。那時候,我和我的小夥伴們,經常赤着腳,在街道的青石闆上盡情地玩耍,做各種童年時代的遊戲,玩得不亦樂乎。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2](/uploads3/large/dfic-imagehandler/479dec9b-1239-494e-ad1f-63eaf0e84531.jpg)
那時候的小鎮,每逢趕場的日子,一大早就有四周鄉腳的農民和小攤小販們前來鎮上趕場。居住在鎮上的小攤小販們,自然也得起早,把店鋪打開或把小攤擺起來。因為當時規定趕場的期限,是每隔五天才有一個趕場的日子,我們把這天稱之為逢場。所以,每到逢場這天,趕場的人就特别多。因為街道狹窄,也就非常擁擠。到了中午時間,從四面八方前來鎮上趕場的人,将小鎮的街道擠得水洩不通。人潮如洪流,擁擠的人流,幾乎把人都可以自然地擡起來。你若擠在人流當中,雙腳無需粘地,便可随着人流任其自然而行。小鎮上每逢趕場的日子,擁擠的人流從上午開始,直到下午才逐漸地稀疏起來。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3](/uploads3/large/dfic-imagehandler/92cff856-f24c-42df-ac7e-c43f8322308c.jpg)
我的家就住在鎮上。母親是個小商販,長年累月擺攤和趕場。若逢其它鄉鎮趕場的日子,經常起早摸黑,還要全靠自己的雙腿走路去趕場擺攤,很是辛苦。那時我們姐弟四人都還很小,生活、上學等各項開支也不低。父親雖然有工作,但工資卻很微薄,并且又經常出差在外,除了上班工作的時間,很少有時間照管子女。家裡的一切也就全靠母親擔當,母親不但洗衣做飯,照管子女的學習和生活,還要擺攤和四處趕場。春去冬來,年複一年。不管風吹雨淋,不論寒冬與酷暑,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不畏艱辛而勞累奔波。可憐天下父母心!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4](/uploads3/large/dfic-imagehandler/120d625b-9139-4f8d-84d3-e43ef39677c4.jpg)
每當星期天,遇上本地逢趕場的日子,一大清早母親就把我從床上叫起來,懶覺自然也不能睡了。聽到母親叫我起床的聲音,便立即翻身起床,雙手不停地揉着雙眼,在昏昏沉沉中開始穿起衣褲來。 這時候,天剛蒙蒙亮,就将擺攤的用具和貨物背背肩扛,就跟母親一起出門,到街上擺起貨攤來。把貨攤擺好後,母親便回家去做早飯,貨攤就留給我來照看。開初不是很習慣,畢竟年齡還很小,因為即要起早,開始又記不住貨物的價格,顧主來了就把我急得慌。為了方便和便于記價,後來我就把貨物的名稱和價格全都統一的寫在一張紙上,這樣即方便又很直觀。不過,這些事情也并不是什麼難處,次數多了,時間一長也就開始熟練起來。從早上出門擺攤開始,往往要到下午二至三點之後,等趕場的人們開始散去的時候,我可以離開一段時間去玩耍一下。然後是在較晚的時間和母親一起收攤回家,母親又開始做起晚飯,我也開始做剩下的作業。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5](/uploads3/large/dfic-imagehandler/565fb52c-3715-4b0f-bff8-d154fbcccaba.jpg)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第一次和母親一起到留佳鎮去趕場的那段難忘的經曆。
那是在一個暑假中的一天,逢留佳鎮趕場的日子,母親叫我跟她一起到離家二十多公裡路程的留佳鎮去趕場,把水煙背到鎮上去賣。
“水煙”,就是将種植收獲後的煙葉,經過加工之後,再将加工制作過的煙葉,切成很細的煙絲。然後再将煙絲進行一下加工處理,完成後就成了水煙。以前,專門用來抽水煙的煙具比較特别,由煙鬥、煙管、水袋、吸管和吸嘴組成。在煙鬥上面放上煙絲,抽煙時,煙霧從煙管中通過水袋過濾出來,再通過吸管到吸嘴吸到嘴裡後,又從嘴裡将煙霧吐出。所以,便将這種煙絲稱為水煙。後來,煙具也簡單起來。将成品的水煙煙絲一次取一點,放在簡易的煙鬥上或專門用于抽水煙的煙筒嘴上,供吸煙之人點火抽之,也叫做“抽水煙”。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6](/uploads3/large/dfic-imagehandler/ada25777-8679-4ba9-92b6-a619ee415b68.jpg)
當時的水煙是很暢銷的,因抽水煙的人特别多,銷量也比較大。有時到水煙廠去進貨,還不能保證随時能夠進得到,每逢趕場的銷量就更可觀。在那個早期計劃經濟的年代,市場上幾乎可以說買不到香煙。能得到香煙的渠道隻有兩個,一是憑煙票,一是照計劃按人頭分配。絕大部分時間是照計劃按人頭分配,有時一月分配一次,有時兩月分配一次,最長時間有時三個月才能分配一次不等。并且每次分配的數量也是極其有限的,按每戶在冊的家庭人口計算,平均每人約二至三支和三至五支不等,滿足不了衆多的吸煙消費者。所以,衆多的吸煙者,就隻有靠抽水煙來解決吸煙的需求。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7](/uploads3/large/dfic-imagehandler/5b705569-fd2f-4526-a859-c907ef76d866.jpg)
由于離家前去趕場的路程遠,趕路耽誤的時間多,若當天一早才去,那就趕不上趕場的時間。所以,需要提前在趕場的前一天下午出發,到鎮上住一晚,才能趕上第二天趕場。 中午過後,我和母親就開始收拾起來。找來一大一小兩個背簍,把水煙裝好後蓋好。母親要裝得比我多,我的就裝得少,因為母親知道我年齡小。那時我還不到十歲,又是走遠路,怕我背不動,所以把我的就裝得很少。然後,母親又拿來一個陳舊的軍用水壺,把涼開水裝得滿滿的,一切準備工作就這樣基本就緒。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8](/uploads3/large/dfic-imagehandler/7c92a5ef-3447-4c4e-87b6-e35c5e6c5b6f.jpg)
烈日當頭,驕陽似火。盛夏的太陽還真夠火辣,沒有一點人情味,直烤得地皮發燙。我和母親背起背篼,戴上草帽,迎着烈日散發出的滾滾熱浪出發了。 出門穿過小街,沿着公路前行。那時的公路也被稱為石子路,非常狹窄。坡度大,彎道多,路面凹凸不平。整個路面又都是用碎石塊灑在路面上鋪成的,雖然腳上穿着一雙薄底塑料涼鞋,走在石子路面上,隻覺得腳底被什麼紮似的,走起路來感覺到非常吃力。在公路上行走的時間中,幾乎看不到汽車,在那時的汽車,實屬稀有之物。為了少走一些路程,就避開公路的一些路段,走一些捷徑的小路。雜草叢生的小路,也是坡多坡陡,行走起來也很艱難。就這樣,一會兒穿行公路,一會兒又穿行小道,在通往小鎮的道路上艱難地行走。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9](/uploads3/large/dfic-imagehandler/2ef4f52d-0a22-4ffa-8cc7-6d80c1f5457e.jpg)
老天爺好像是在故意為難我們,火辣辣的太陽烤得身上發燙。身上的汗水浸透了衣服,額上流淌的汗水讓人無法睜眼。氣溫總是居高不下,四周的空氣就好像已被凝固,沒有一絲涼風。行走的路上顯得十分清靜,也極少遇上行人。 這次到留佳鎮去趕場,也是我記憶中第一次走遠路,出遠門。在這樣清靜的路上行走,我心裡總有一種害怕的感覺,這也許就是我從未出過遠門而膽小的原故吧。望着走在前面的母親,母親也不時地回頭看看我,心中害怕的感覺開始慢慢地減輕。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10](/uploads3/large/dfic-imagehandler/8d94f251-3574-499c-a0ff-cbb9499a4ecf.jpg)
剛開始行走的一段時間,身上還沒有什麼感覺。再經過一段路程之後,感到背上開始慢慢地變得沉重起來,腳步也慢了下來,與走在前面的母親拉開了一段距離。母親見了便歇下,在前面等着我,待我走近後,把背篼放下,就一起歇息。在歇息的時候,母親用草帽往我身上扇風除熱,邊扇邊問我,你還背得動嗎?我說背得動。 短暫地休息之後,又開始起程趕路。我深感背上越來越沉重,背子上的雙繩磨紅了我的雙肩,并在雙肩上壓出兩道深深的紅印。我用雙手捏緊雙繩,用力往前支撐,以減輕背繩對雙肩的壓力,行走也開始吃力起來。母親見狀後,把我背子裡的重量減輕,将卸下的水煙裝進了她的背篼裡,怕我的身體不能承受。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11](/uploads3/large/dfic-imagehandler/767a89b0-eecf-496e-a91a-7be1f63308b9.jpg)
在路上頂着烈日,行走了好長一段時間,身體開始感到疲憊。邊走邊問母親,還有多遠。母親對我說,轉過前面那個彎就快了。轉過彎後,我又問母親還有多遠。母親又說,翻過前面那個坡就差不多了。我堅持着,繼續跟着母親往前走。每走一段路程,我又要問母親還有多遠的路程,母親對我說就在前面,快到了,快到了。 時間好像過去了好久好久,路也走了好長好長,不知轉了多少個彎,不知爬了多少個坡,也不知前面的路程還有多遠。隻是身上在不停地淌着汗水,背上越來越沉重,雙腳也越來越感到無力。我還是堅持着,在母親身後吃力地繼續往前走去。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12](/uploads3/large/dfic-imagehandler/23ab9ed5-c95c-4513-a949-260fa7bd84ad.jpg)
不知走了多久的時間,終于在太陽快要下山之前,到達了離留佳鎮上不遠的留佳鎮中心小學。 當我和母親來到學校,見到我外公時,外公先是很驚奇,我們事先沒有告訴他,沒想到我們會到這裡來。随後就用責怪的口氣,對着母親指着我說,他還小,走這麼遠的路,天氣又這麼熱,在路上出了事情咋辦,你不應該把他帶來。母親笑着對外公說,您不要擔心,他這麼大了,也應該鍛練一下,以後他還要獨立生活,現在不開始鍛練咋行。 我外公在解放前,就是一位在當地小有名氣的教書先生,靠教書養活一大家人的生存。解放後,在留佳中心小學教書到退休。他的語文、地理、曆史講得非常好,人品更好。我從小到大,就住在外公的家裡,深受外公的文化教育和品質修養。我外公的一生,是勤勞儉樸的一生,是教書育人的一生。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13](/uploads6/large/dfic-imagehandler/9c3b5063-9d05-4ce5-855c-bc8f3a615ccf.jpg)
太陽西下,夜幕降臨。外公到其他老師處去搭床,把他的寝室留給了我和母親。 我帶着一身的疲憊,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一大早,母親把我從睡夢中叫醒。我翻身起床,天還沒有亮,四周又靜又黑。帶着疲乏的身體,又和母親一起背上背帶,到街上擺攤去了。 那些到鎮上趕場的人們,也是早起早行。我們到了鎮上,找了一戶人家,交錢後租下了一個臨時攤位,開始忙碌起來。不一會兒,街上趕場的人多了起來,我們的水煙攤前也開始熱鬧起來。前來買水煙的顧客特别多,幾乎把整個水煙攤給圍了起來。攤前的顧客,非常擁擠,一個接一個地在大聲喊,誰都怕自己買不到。母親又是稱煙絲,又是收錢。我也手忙腳亂地把母親稱好的煙絲,立即包起來快速地遞給他們。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14](/uploads3/large/dfic-imagehandler/9156a8c6-e8d5-429c-b509-fadde251e2fe.jpg)
從早上剛擺好攤不久,就開始忙碌起來。稱煙絲、打包、收錢,忙個不停,還真沒有歇息的時間。還未到中午的時間,我和母親背去的水煙就賣得一幹二淨,後來的顧客真是還有沒買到的。忙過之後,我和母親這才歇下來 ,心裡感到确實非常高興。這時候趕場的人還特别多,離散場的時間還有點早。我心裡在想,要是我能給母親再多背一點,那就還要多賣一點。
沒等趕場的人散去,我和母親收拾好擺攤的一切,在街上吃了一頓簡單的午飯之後,我和母親又背起了背包,戴上草帽,起程按原來的路線開始回家了。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15](/uploads3/large/dfic-imagehandler/ff0b8819-9e65-445a-95fd-488248b4282d.jpg)
這次離家遠行的趕場,在我童年的生活中留下了一次深刻的記憶。艱苦的生活,鍛練了我的意志。也讓我懂得,辛苦是為了生活的付出,這個極為簡單的道理。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 鎮子趕場時間(家鄉語趕場)16](/uploads3/large/dfic-imagehandler/b960c91e-288c-436a-b97d-7a21b8126d0e.jpg)
【貢嘎】編輯|李光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