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
什麼是“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出自《論語》,“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可以理解為孔子的人生奮鬥總綱領。其中“三十而立”是指三十歲左右應該有獨立的人格了,應該能坦然的面對一切困難了。孔子那個時候可能不會想到2000多年後,“三十而立”變了味,變成什麼了呢?
到現在“三十而立”被大多數人理解成了三十歲左右成家立業,結婚生小孩了要。很明顯是不對的。如果孔子寫的是這個意思,那麼孔子是三十歲左右結婚的嗎?我們都知道封建社會的人結婚比較早,孔子十九歲,娶宋國人丌官氏為妻。所以孔子說的并不是成家立業的意思。
為什麼會被理解成了“成家立業”?随着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平均受教育時間拉長。到畢業的時間,大多數人在22周歲到25周歲之間。到30歲左右剛好是事業的第一個穩定期。迫于社會的輿論壓力,有很大一部分人選擇結婚生子,成家立業。這是一個社會現象。剛好撞上了孔子的‘三十而立’。所以有很大一部分人就理解成了,成家立業的意思。如果都是40歲左右結婚,那孔子的‘三十而立’就要變成‘四十而立’了。你現在去街上随便問幾個人,很多人會理解成成家立業。這個現象很普遍。那麼這會帶給我們什麼呢?理解錯了這句話的意思。
“三十而立”的現實意思?
‘三十而立’如果理解成了結婚生子,對社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第一,如果沒有結婚成家,就會覺得很失敗,會說:“你看,我都三十歲了,還沒結婚,成家立業”。會潛意識否定自己。那麼整個人都會變的急躁,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迷茫。這也不是孔子的原意。
第二,中國社會發展下,上一輩五六十歲的人對現在30歲人的輿論壓力過大,造成了這個現象。我們都知道上輩人受教育程度普遍過低,很早就結婚的是大多數。由于受教育程度過低,開明的父母并不是太多,道德綁架的比較多。他們以他們的經驗來教育孩子,殊不知社會已經發展三十年。會造成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結婚,而後離婚的現象。
最後,随着社會的發展,希望社會的包容度越來越大,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希望每一個人都擁有獨立的思想,自由的靈魂。真正做到“三十而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