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與徐公比美條件?作者:滴石水《鄒忌諷齊王納谏》是一篇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古文,說的是齊威王繼位後不治朝事,委政卿大夫,緻諸侯并伐,齊相鄒忌勸谏威王,遂使威王振奮、齊國漸強的故事,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鄒忌與徐公比美條件?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作者:滴石水
《鄒忌諷齊王納谏》是一篇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古文,說的是齊威王繼位後不治朝事,委政卿大夫,緻諸侯并伐,齊相鄒忌勸谏威王,遂使威王振奮、齊國漸強的故事。
過去讀之,感歎的是重臣善于勸谏、威王善于納谏;最近再讀,仔細品鑒鄒忌谏威王的經過,感到鄒忌“窺鏡”,還可以給人更多啟發。
照鏡子是平日裡再随常不過的動作,但鄒忌照鏡子,照出了生活中存在的大問題。鄒忌本身是美男子,又是地位和名望很高的重臣,妻、妾、賓客都說他比城北徐公美。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沒有陶醉其中,而是等到徐公來到面前,仔仔細細地看了看,感歎“自以為不如”。再照鏡子看自己,更覺得與徐公“弗如遠甚”。
這是我們要學鄒忌的地方,不能人人都誇你,就認為是真實的。即使自己再親近的人,由于各種因素,這“人鏡”也會出偏差,或者變成“凸透鏡”,或者變成“凹透鏡”。
照鏡子就是要能照出一個真實的自己。但古往今來,照出真實的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艾青寫過題為《鏡子》的小詩:“僅隻是一個平面,卻又是深不可測。它最愛真實,決不隐瞞缺點。它忠于尋找它的人,誰都能從它發現自己。或是醉後酡顔,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歡它,因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為它直率。甚至會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可見,照出真實的自己,是要有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精神的。
鄒忌照鏡子,不但照出自己家裡的問題,而且由自己受蒙蔽進而想到了齊威王,想到了整個朝廷、整個齊國。于是,他上朝跟威王講起了“窺鏡”的感悟,并意味深長地說:“今齊地方千裡,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威王聽罷點頭稱善,于是诏令吏民上書進谏。史書記載,令初下,群臣進谏,門庭若市。一年以後,“無可進者”,齊國也随之進一步強盛起來,“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後人可學的,正是鄒忌這種由生活感悟推及國家治理的精神。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唐太宗李世民的“三鏡論”,是否也受到鄒忌“窺鏡”的啟發呢?
日常生活中,其實處處蘊藏道理。鄒忌能夠發現問題,關鍵在于勤于政事、勇于笃行、樂思善谏。
漢末才女蔡文姬講得更加細膩:“攬鏡拭面,則思心當潔淨;傅(同敷)脂,則思心當點檢;加粉,則思心當明白;澤發,則思心當柔順;用栉,則思心有條理;立髻,則思心當端正;攝鬓,則思心當整肅。”隻有心裡時時琢磨大事,生活智慧、人生哲理才能不經意間跳出來。(滴石水)
來源: 解放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