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白牙君何劍亮,是一個專業的口腔科醫生,簡直為大家的牙齒健康而操透了心。
有個朋友前些天突然給大白牙君發來信息,說自己的牙齒上面有個「凹槽」了!有時候甚至還有點酸——所以他就比較擔心自己是不是長了蛀牙?
聽到朋友這樣的描述,當然就趕緊把他約到了診室,大白一看這個凹槽,就趕緊拍了一張照片作為素材收集了下來。
就是這種問題最嚴重狀況——可能會導緻牙齒「攔腰折斷」!
折斷當然是少數,大多還是處在前面那種「剛好把手指甲卡進去」的程度,好奇的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試試?
這個「凹槽」是什麼?
這個「凹槽」,大白用學術說法就是「楔狀缺損」(wedge-shaped defect)。
這個詞語雖然看上去文绉绉的,不過其實說白了就是朋友口中的:牙齒頸部上的一道「凹槽」。因為從側面看,這一道凹槽就是外側寬裡側窄,像是一個「楔子」的空隙。
楔狀缺損的存在,就可能讓牙齒内部的牙本質更容易接受(甚至直接暴露)到來自外界(唾液、食物、空氣……)的冷熱刺激,甚至吸一口冷風都會感覺到從頭到腳的酸痛感。
不過,大多數情況下,隻要刺激一解除,這種酸痛就會消失。
楔狀缺損是如何形成的?
聽說,「刷牙」會導緻楔狀缺損?
有道理,但不是全部原因。
說到楔狀缺損的形成原因,其實很複雜,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後天的因素。
1、牙齒的受力方式就決定了牙頸部受力更大,于是在牙頸部經常出現缺損。
2、牙頸部會周圍是「龈溝」,其中的分泌物叫做龈溝液,它會讓牙齒頸部更容易脫礦腐蝕。
但是這兩種導緻楔狀缺損産生的因素,我們無法避免。
3、跟我們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的就是用力橫刷牙的不良習慣。刷牙的幅度、力度過大,都可能加重楔狀缺損。
尤其是刷牙的幅度,很多人總是「磨刀霍霍」向牙齒,就像磨菜刀一樣。力量大,且一個來回半口牙都刷到了。
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雖說牙刷比牙齒軟的多,但是耐不住「水滴石穿」,堅硬的牙齒也會被磨出一道槽來。這道槽往往就處在牙頸部,也就是牙齒和牙龈相近的位置。
并且,因為刷牙導緻的「楔狀缺損」還有一種非常典型的表現:它們更容易出現在左側的牙齒。
原因嘛,大白仔細觀察了一下,很多人都習慣用右手刷牙,而用右手刷牙總是刷左邊的牙齒更「帶勁兒」,等輪到刷右邊的牙齒的時候已經開始沒什麼耐心了。
已經出現「凹槽」該怎麼辦?
真的已經出現了楔狀缺損也不要太擔心,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可以補救的。
1、補牙
在缺損剛剛發生的時候,我們可以用補牙材料對缺損的位置進行填補。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2、根管治療
如果缺損已經引起了牙髓炎,也就是出現了牙神經痛,那麼隻有做根管治療,然後再把牙齒修補完整。
3、「打樁」修複或拔牙
更嚴重的情況,缺損「橫腰」截斷了牙齒,牙齒折斷(或者即将折斷),那麼很抱歉,牙醫很可能要在這個牙根上面「打個樁」,然後再用假牙修複起來。而最壞的情況是:很可能牙醫也留不住這個牙齒,不得不拔掉。
楔狀缺損不那麼嚴重的時候,其實不會有什麼感覺,但是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牙齒酸痛敏感,尤其是遇到冰冷的食物。再嚴重點,就會出現牙神經痛,最終缺損到達牙齒中央的牙髓,出現牙髓炎。
預防才是重點!
牙齒的受力方式、龈溝液的影響是我們無法消除的不利因素,所以隻有第三點,也就是刷牙方式才是我們可以幹預的。
大白給大家的建議是改進刷牙方法——改良巴氏刷牙法。刷牙追求的不是用多大力氣,而是用巧力——就像「原地踏步」一樣刷牙,一次隻刷到牙刷可以覆蓋的 2~3 個牙齒。在這種幅度下,刷牙想太用力都難。
文章來源:丁香醫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