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
兩者的區别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産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無稻。
五谷:
黍:黍去殼,就是黃米,其子實煮熟後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由于不利于消化,現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為主食了。
稷:又稱粟,生長耐旱,品種繁多,俗稱粟有五彩,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顔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國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釀造的。粟适合在幹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區生長。其莖、葉較堅硬,可以作飼料,一般隻有牛能消化。現在主食基本上不用稷了。
麻:麻主要是用來農作生産的,他的莖皮,經漚制可以做繩子(麻繩),麻衣,麻紙等,很耐用。去皮後的莖,可以當柴燒,可以蓋房子,有點木質的感覺,目前皮與杆經提煉纖維,可以做宣紙等各種高檔紙。
菽:豆類的總稱,古語雲:菽者稼最強。古謂之尗,漢謂之豆,今字作菽。菽者,衆豆之總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則曰荅。豆類制品也是中國百姓們喜歡的食物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