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從四德是中國古代習俗之一,“三從”與“四德”的合稱。“三從”指婦女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三從四德”,是一種中國古代女性的道德規範,是為适應家庭穩定、維護父權—夫權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據“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則,由儒家禮教對婦女的一生在道德、行為、修養的進行的規範要求。
成語解釋:
三從四德:是中國古代到解放前婦女應有的品德,三從是未嫁從(聽從)父、既嫁從(輔助)夫、夫死從(撫養)子,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婦女的品德、辭令、儀态、女紅)。
古時候為婦女設立的道德标準。男性選擇妻子的标準。
淵源
“三從”一詞最早見于周、漢儒家經典《儀禮·喪服·子夏傳》,在讨論出嫁婦女為夫、為父服喪年限(為夫三年,為父一年)時,說“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一詞見于《周禮·天官·内宰》,内宰是教導後宮婦女的官職,負責逐級教導後宮婦女“陰禮”、“婦職”,其中較高職位的“九嫔”“掌婦學之法,以教九禦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本來是宮廷婦女教育門類,後來與“三從”連稱,成為對婦女道德、行為、能力和修養的标準,即“三從四德”。
所謂的“三從”,是指: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意思是說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聽從家長的教誨,不要胡亂地反駁長輩的訓導,因為長輩們的社會見識豐富,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出嫁之後要禮從夫君,與丈夫一同持家執業、孝敬長輩、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堅持好自己的本分,想辦法扶養小孩長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這裡的“從”并不是表面上的“順從、跟從”之意,而是“輔佐、輔助”的意思。(《儀禮·喪服·子夏傳》)
所謂的“四德”是指:德、言、容、工,就是說做女子的,第一要緊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後“言”,要有知識修養,言辭恰當,語言得體;其次是“容”,即相貌,指出入要端莊穩重持禮,不要輕浮随便;最後是“工”,即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等生活方面的細節。(《周禮·天官·九嫔》)
分工
“内外有别”是傳統社會對兩性最重要的規範。表現在:
(1)位置和分工是以“家(戶)門”為界的“男外女内”——男人在外面從政、打仗、服役、種地、打獵、經商等,女人在家内“主中饋(主持飯食酒漿等家務)”、務蠶織,生兒育女、孝敬公婆等。在上層階級,“外”事是指主持、參與政事軍事(也叫“公事”、“大事”),這是男性貴族官僚的特權,婦女不許涉獵,違反了就是“牝雞司晨,惟家之索”(母雞打鳴,是家國的不祥之兆)。在下層,農耕社會小農的典型勞動分工就是男耕女織(如牛郎織女的傳說)。這種對男女位置和分工的劃分,就形成了在居處、活動、交往、行為等日常生活中的内外障隔——“男主外,女主内”,“男女授受不親”,“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等“男女大防”的禮教。
(2)家庭組織的内外區分正好與位置、分工的分别相反男内女外,男主女從等(見“婚姻家庭的内與外”條)。
婚姻、家庭的“内”與“外”
家庭是兩性關系的最重要的組織形式,婚姻是組成家庭的手段和過程。
婚姻家庭組建的原則是男為内、女為外——以“利内”為目的,就是要利于男方家庭的傳宗接代、和睦興旺。女方的親屬叫“外戚”,又說生個閨女是“外人”,就由此而來。
婚姻家庭制度習俗是男主、女從——實行男婚女嫁、從夫居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其做法是男子成年後娶妻生子(特别是必由己出的兒子)以繼世傳宗;已婚婦女必須住在夫家,家庭親屬的身份是按照丈夫的名分、輩分決定的。夫婦人數不均衡,規定上層男子除了一名正(嫡)妻(俗稱“大老婆”)還可以娶若幹個妾,如周代禮制規定天子一次娶12女,諸侯9,大夫以下遞減。秦朝開始規定了後妃的等級人數,後代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定制,但曆代帝王往往突破,佳麗三千,宮嫔多以萬計。官僚也有納妾的特權。平民限制納妾,明代規定40歲無子才可納妾。
影響
有明文規定的“内外有别”始于西周。周滅商,建立了第一個血緣貴族統治的包括嫡長子繼承制、分封制等的制
度文明,史稱“周公制禮”。權位和分配和繼承需要确定貴族男子本位的婚姻、家庭制度作為組織上的保證,劃分男女分工位置以排除婦女在政治和軍事活動的參與,男女内外有别的制度習俗形成了。
内外有别的意義不在于“分”與“别”,而在于男性外部空間和職分是無限的、開放的、重要的和有發展潛力的,而婦女的内部空間是有限的、封閉的、循環的和被貶低的。婚姻家庭也是内(男)本外(女)末、男主女從。“内外有别”成了了維護家長制、決定對婦女的“三從四德”等一系列的規條的依據,是幾千年男尊女卑的基礎并得以延續的根源。
未嫁從父
“三從”道德從喪服制演化為人際間的主宰服從關系,與漢代倡導的“三綱”相對應——家庭中的“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推廣到性别關系上就是“從父”、“從夫”。
“從”有多重含義——聽從、随從、服從、跟從等意思。被要求遵從三從道德的婦女不能自專、自主(物化女人),必須遵父命、夫旨、子意行事,做到為女孝,為妻賢,為母良。
“未嫁從父”就是要求沒有出嫁的“在室女”聽從父家長的話,“不違父命”就是“事親孝”(“親”按照孔子的解釋是指父母雙親,但又說“資于事父而孝母”);女兒孝順,除了日常生活照顧周到,還要在父親遇危難時挺身而出,像西漢文帝時淳于缇萦說服文帝廢除肉刑,使父親免于罪;東漢曹娥為救落水的父親被淹死(史載有“曹娥碑”,表彰曹娥孝行)。在終身婚姻大事要聽從“父母之命”也是“從”和孝的表現。
既嫁從夫
“既嫁從夫”就是要求出嫁為人妻的婦女必須遵夫命。溫柔賢惠的妻子則是指輔佐丈夫
“從夫”從女子出嫁就開始了,迎娶的儀式是“男帥女,女從男,夫婦之義從此始”;母親叮囑女兒“無違夫子”。到夫家,按照丈夫的輩分、名分得到親屬稱謂(如子媳、娣姒、嬸、嫂等)。妻子視丈夫為“天”,“天命不可逃,夫命不可違”,必須聽從、敬重丈夫,夫唱婦随。像漢代孟光對丈夫梁鴻“舉案齊眉”,被贊為“相敬如賓”。
妻婦還需代丈夫行孝侍奉公婆日常生活,還要為丈夫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從宋代以來成為對婦女最重要的職責。“從夫”還有對丈夫忠誠不貳,保持貞操,丈夫死後不事二夫,甚至殉夫,春秋時期息國國君夫人息夫人,在丈夫被楚國俘獲,楚王逼她為夫人,她以死相拒,成為史書表彰貞節的模範。曆代官方表彰貞節烈成為制度,導緻一些婦女自殘生命,甚至在丈夫将要病死和戰死前,妻妾們提前殉節,表示對丈夫的忠誠。
夫死從子
“夫死從子”既丈夫死後,女子必須遵子命,賢妻良母則是指撫養輔佐兒子。是女人從夫的一種延續,父死子承。本質:尊者卑,卑者尊,尊者反過來向卑者孝敬。
用處,防止太子未成年後,被外戚操控,防止女皇帝出現。
“四德”最初是對宮廷婦女的四種必備的修養——德行(德)、言辭(言)、容貌(容)、技藝(功)的培訓和修養,包括了傳統“婦學”四項教育内容,所以儒家稱作“四教”,又叫“四行”。本起源于宮廷婦女教育,屬于“陰禮”(婦女遵守的禮儀)、“陰職”(婦女擔負的職責),不久擴展到上層家庭對承擔婦女角色的修養。
女孩十歲,就在家裡接受女師教育——教給“婉娩聽從”(德、言、容,柔順聽話)、執麻橐(紡搓麻線,古代衣服多以麻、葛、絲為原料)、治絲繭、織布制衣,學習準備祭祀和助祭的一系列工作(功,紡織、縫紉、備飯食酒漿等)。出嫁之前三個月,宗族請女師對女子培訓,“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培訓完成之後,還要舉行祭祀儀式,以成“婦順”。
可見,“四德”是為“三從”道德服務的。“四德”後來泛化為對所有婦女的要求。按照鄭玄的解釋是:“婦德謂貞順,婦言謂辭令,婦容謂婉娩,婦功謂絲橐。”後代一直不斷在做出新的解釋。
婦德
“婦德”是女教婦學中最重要的一項,鄭玄所說的“貞順”是婦德的核心。“貞”是堅守節操,守身如玉,對丈夫忠誠不貳;“順”就是《禮記》中說的“婉娩聽從”,對公婆、丈夫甚至對家族所有人謙恭有禮。
漢代女教家班昭在《女誡》具體指出:“婦德不必才明絕異”(意思是不必具備特異才能,這是明代“女子無才便是德”流行語的最初依據),做到“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就是具備了婦德。班昭更注重婦女品行的修養,到了清末,以蘭鼎元《女學》為代表的女教書中,“婦德”标準更加具體繁細,對婦女在不同情境、不同角色中都有詳細的規範:身為妻婦,事夫、事舅姑(公婆)要恭順柔和,身為正妻,還要“去妒”,幫丈夫納妾;身為母親,要會“教子”,為繼母要“慈愛前子”;與家庭成員相處,要“和叔妹(小叔、小姑)”“睦娣姒(妯娌)”。家境貧寒要能“安貧”,富貴還需“恭儉”。還要“敬身”“重義”“守節”“複仇”……具備一系列美德。
婦言
禮教對婦女的言辭方面的規定,最初是出于害怕“利口覆家邦”(能言善辯的女人會颠覆國家),《詩經·大雅》中罵周幽王後褒姒“婦有長舌,唯厲之階”(長舌婦是亡國禍首)。然而言語(說話)也是一種必備的修養和技巧。鄭玄對“婦言”的解釋是“辭令”,也就是善于應對,說話得體的意思。班昭認為“婦言”不必伶牙俐齒、能言善辯,隻要說話時考慮言辭是否恰當,不惡言傷人,不搶話、不多言,不使人讨厭就行了。大家族最恨婦女之間言辭挑撥離間家庭成員不和,多嘴多舌、說話喋喋不休的婦女要受到懲罰,構成“七出”之一條。
藍鼎元《女學》對“婦言”做了具體的正面引導,說“婦言不貴多,而貴當(恰當)”,各種場合需要用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言辭,如勉勵丈夫、教訓孩子、委婉勸谏、明志守禮、表現賢智、免于災禍……都需要運用恰當的言辭來達到預期目的。所以,“婦言”又需要智慧和知識修養。
婦容
儒家對婦女的容貌修飾有特殊的标準,孔子主張重德輕色,要丈夫對妻子“賢賢易色”,就是看中妻婦的品德代替重視美色;而對婦女容儀的要求是重質樸去修飾,而“冶容”近乎“誨淫”(刻意修飾打扮等于引誘男人性情之欲)。
鄭玄對婦容的解釋是“婉娩”,就是溫順柔和的神态表情。班昭認為婦容不是指顔色美麗,而是日常生活中做到“盥浣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為婦容”——也就是做到勤于灑掃,服飾整潔、按時沐浴、講究衛生就符合婦容标準了。
藍鼎元對婦容的要求側重不同場合的實用性,“婦容,貴端莊敬一,婉娩因時”,又細分為“事親”、“敬夫”之容要柔順恭敬,有妊(懷孕)之容要端莊,居喪之容要悲哀有節,避亂之容要鎮定自若,不失容度,必要時需義無反顧死烈殉節等等具體規定。
婦功
婦學四德中的“婦功”就是指婦女從事的勞動與工作。性别分工是男主外事,女主内事,所以“婦功”幾千年的标準沒有大變化——維持生活衣食之需的采桑養蠶、紡績織作,務中饋、備酒漿;還要奉養公婆、丈夫,生養孩子,招待賓客;另有重要的工作準備祭祀的用品和協助祭祀等。
班昭認為,“婦功,不必工巧過人”,“專心紡績,不好戲笑;潔齊酒食,以奉賓客,是謂婦功”。但是從家庭需要出發,巧媳婦曆來受到贊譽,“懶”和“笨”的婦女是受譴責和嘲弄的對象。藍鼎元還分出先後順序和目的,說“婦功,先蠶織,次中饋;為奉養,為祭祀——各執其勞而終之以學問……”
事實上,婦女承擔的婦功不但是家庭得以延續的重要保證,也是曆代國家賦稅收入的重要來源,古有“一夫不耕天下為之饑,一婦不織天下為之寒”的成語,班固在《漢書·食貨志》指出婦女晝作夜集,每月相當于45個勞動日,比男人要辛苦。
小結
對“三從四德”,首先應該看到,這些對婦女的要求規範是特定時代、出于某種需要産生的,并且随着社會的變化也有一些變化。在周代父權制婚姻家庭建立、男女内外尊卑界限明确規定之後,才有了要求婦女從父、從夫、從子,即家庭的女性角色服從男性的“三從”道德規範。而“四德”是女性實踐“三從”道德目标必須具備的禮儀、風度修養和操作技術。“三從”道德的教戒勸譽、“四德”修養的提倡培訓,和“七出”條規的威吓懲罰交互作用,逐漸規訓出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傳統婦女之美德。
随着時代的推移,父權對婦女的控制逐漸讓位于夫權,夫家利益高于父家的利益,對婦女更強調緘默和犧牲,條規也更加具體繁細,婦女為之付出的代價也更多。但也應該看到,“三從四德”在儒家整體文化框架下,強調“從父”時,也需要聽從母親;強調從夫,妻子也“與夫齊等”。特别是“孝文化”的提倡,兒子對母親特别對寡母的尊孝,也是獨具中國特色的。儒家的孝道,在”家裡的事是女人的事“的觀念下,很多男人對家事不管不問的,嘴上說愛媽其實啥都沒為媽做過;加之“從夫居”的想法,結了婚就自動默認妻子是自己原生家庭的勞動力,于是就想着自己負責繼續享受媽的勞動成果,媳婦負責為媽的辛勞作出補償。至于“四德”,重視婦女品德儀表言辭修養,今天如能代之以時代新内容(如“德”重在文明禮貌修養,“言”、“功”重在才能和創造性的培養,“容”适當注重修飾而不刻意化裝美容等),也頗有借鑒意義。
舊社會的性别特權即是傳統糟粕的一種表現,很多對女人的“德行”的要求,問題就出在了隻要求女人,而不要求男人自己的雙重标準上。
新三從四德
編輯
新的三從是指從世界、從愛、從己;新的四德是指,文德武德、言娴淑德、品學兼德、修身立德。
從世界:應從宏觀角度看整個局勢的發展。全球化下,各國競争更加激烈。中國崛起,在國際上的地位舉足輕重。香港雖為國際城市,與中國的關系不可分離。
從愛:應該用愛去化解家庭、工作、社交中的沖突。
從己:人貴有自知之明,避己所短、揚己所長,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坐标準确定位。
文德武德:社會競争大,雖然不至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要見多識廣、培養專長。
言娴淑德:凡事從他人角度着想,口出慧言,用女性的溫柔言語打動人心。
品學兼德:善良的品格增加人緣,品位增添魅力;不斷學習,追求進步,才能越來越美麗。
修身立德:發掘、善用女性細膩、溫婉的特質,面對工作時表現自信、面對生活呈現優雅、面對家庭展現美德。
上述新“三從四德”已與舊“三從四德”大相徑庭。在中國封建社會,根據“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則,儒家禮教要求女性“三從四德”。所謂三從,是指未嫁從父、已嫁從夫、夫死從子;所謂四德是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如今,随着時代發展、女性地位提高,它逐漸被抛棄。
每天一則小故事,了解精彩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