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層次梳理

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層次梳理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01 09:44:28

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層次梳理?第一單元 1.古詩三首一、生字,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層次梳理?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層次梳理(2022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古詩三首基礎知識彙總)1

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層次梳理

第一單元 1.古詩三首

一、生字

晝zhòu(晝夜、白晝) 耘yún(耘田、耕耘) 桑sāng(桑樹、蠶桑) 曉xiǎo(拂曉、知曉)

供gòng(供奉、供品) 稚zhì(稚氣、幼稚) 漪yī(漣漪、清漪)

二、多音字:橫héng(橫線、橫行霸道)hèng(蠻橫、飛來橫禍) 解jiě解釋 jiè押解 xiè 渾身解數

供gòng供品、供養 gōng提供、供應 興xìng興緻勃勃、高興 xīng興奮、複興

三、形近字: 晝(晝夜)耘(耕耘) 曉(報曉)

盡(盡頭)耕(耕地) 澆(澆水)

四、詞語: 晝夜 耕耘 滄海桑田 報曉

五、近義詞:四時—四季 童孫—兒童 信口—随口

六、反義詞:晝—夜 曉—晚 寒—暖

七、古詩詳解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宋】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作者介紹:範成大,字至能,号稱石湖居士。南宋詩人。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裡、陸遊、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家”,亦稱“南宋四大家”。著有《石湖居士詩集》《吳船錄》等。 主要作品:《夏日田園雜興》《喜晴》《賣癡呆詞》等。

主題:《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以樸實的語言,細緻地描繪了大人們日夜忙碌以及兒童學着大人的樣子在樹蔭下種瓜的情景,展現了農家夏日緊張繁忙的勞動生活,抒發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敬重,還流露出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的贊揚之情。

譯文:初夏,農民白天在田裡除草,夜晚回來搓麻繩,農家的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小孩子雖然不懂得耕地也不會織布,卻也學着大人的樣子,在桑樹的樹蔭下學着種瓜。

注解:①晝(zhòu):白天。②耘(yún)田:在田間鋤草。③績麻:把麻搓成線。④各當家:各人都擔任一定的工作。⑤解:理解,懂得。⑥供(gòng):從事。⑦傍:靠近。⑧陰:樹蔭。

稚子弄冰 【宋】楊萬裡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钲。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作者介紹:楊萬裡,字廷秀,号誠齋。南宋著名文學家、詩人。與陸遊、尤袤、範成大并稱“南宋四大家”(又作“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主要作品:《小池》《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舟過安仁》等。

主題:《稚子弄冰》一詩主要寫了天真稚氣的孩子把冰塊當作樂器敲打玩耍的情景,展現了兒童調皮、可愛的特點,表達了詩人對兒童的喜愛之情。

譯文:清晨,滿臉稚氣的孩子将夜間凍結在盆裡的冰塊取出來,用彩絲穿過冰塊,提在手中,就像一個銀钲。輕輕敲打,清脆的響聲穿林而過,忽然冰塊落在地上,發出如玉石破碎一般的聲音。

注解:①稚(zhì)子:幼小的孩子。②金盆脫曉冰:早晨從金屬盆裡把冰取出來。曉:早晨。③取:這裡沒有實在意義。④钲(zhēng):一種金屬打擊樂器。⑤馨(qìng):一種用玉或石制成的打擊樂器。⑥玻璃:一種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現在的玻璃。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作者介紹:雷震,南宋,生平不詳。或以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甯宗嘉定年間進士。

主題:《村晚》是一首描寫農村晚景的詩,主要寫了一個牧童騎牛吹笛晚歸圖,表現了牧童無憂無慮、悠閑自在的情緻,抒發了詩人對鄉村晚景的喜愛和贊美以及對悠然恬靜的農村生活的向往之情。(草滿池塘、山銜落日、牧童晚歸)

譯文:池塘四周長滿了青草,池塘裡的水幾乎溢出了塘岸。遠遠的青山,銜着紅紅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寒冷的水中,閃動着粼粼的波光。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向家走去,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調的樂曲。

注解:①陂(bēi):池岸。②銜:口裡含着。本詩中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③浸:泡,使滲透。④漪(yī):水中的波紋。⑤橫牛背:橫坐在牛背上。⑥腔:曲調。⑦信口:随口。

八、課後題解:

1.讀下面的詩句,說說你眼前浮現出怎樣的畫面,體會其中的樂趣。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铮。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參考答案】

◆小孩子們雖然不會像父母一樣耕田、織布,但是他們也有一顆熱愛勞動的心。他們來到桑樹蔭下,學着大人的樣子,挖坑、播種、填土,他們認真學種瓜的樣子真是太有趣了。

◆寒冬的早晨,一個小孩子早早起床,來到院子裡,将昨天夜裡凍結在金屬盆中的冰輕輕取出。彩色的絲線穿過冰塊,被小孩兒提在手中當作钲來敲打。

◆餘晖中,一個牧童優哉遊哉地橫坐在牛背上。他手拿短笛,随意地吹着不成調的曲子,是那樣的自在惬意。

這些都是對兒童生活情景的描寫,如學着大人的樣子種瓜、在嚴寒天氣脫冰當钲玩耍、牧童悠閑地橫坐在牛背上吹笛子,寫出了兒童生活的悠閑、快樂。

2.根據古詩内容,展開想象,選擇其中一首改寫成短文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炎熱的夏天,農村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天剛蒙蒙亮,男人們就戴上草帽、扛着鋤頭來到田間除草,開始了一天的辛苦勞作。中午,雖然太陽火辣辣的,男人們汗流浃背,但是一想到秋天五谷豐登的豐收景象,他們幹起活來更有勁兒了,心裡也甜滋滋的。

男人們下地後,女人們也沒閑着,打掃庭院、照料牲畜、看管孩子,忙完了這些事情後,就坐在紡車前,開始紡線。那“吱呀吱呀”的歌聲一直唱到傍晚。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果然如此。你瞧,那些孩子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地湊在一起學着大人的樣子在種瓜呢!一個播種,一個填泥土,一個澆水,像模像樣的。人們匆匆吃過晚飯,又幹起了搓麻線的活兒,一直忙到月明人靜的深夜,才拖着疲憊的身體,伴着一陣陣蟲鳴,進入夢鄉。

《稚子弄冰》

清晨,太陽剛露出頭,小男孩就起床了。隻見他六七歲的模樣,頭發亂蓬蓬的,身穿小紅襖,急急地奔向院子裡。那裡藏着銅盆,凍了冰塊。他把盆子倒過來,敲打一番,再慢慢地拿掉銅盆。一塊圓圓的、晶瑩剔透的冰出現在眼前。 “大功告成!”小孩子高興得差點兒蹦起來。隻見他小心翼翼地在冰塊中間鑽出一個小窟窿,找來漂亮的五彩線,穿進窟窿,再把五彩線兩頭打結,提起來就像銀钲一樣。

他一手提着冰塊,一手拿起棍子輕輕敲打起來。那悅耳的聲音猶如玉磬,穿過樹林在回響。小孩子被這美妙的聲音陶醉了,邊敲邊舞,不亦樂乎。也許是敲得太得意了吧!忽然,冰塊從他的手中滑落,像玉石落地一樣,發出清脆的聲音。小孩子手中空留着五彩線,懊惱地望着地上的碎冰。

《村晚》

碧綠的青草在滿溢的池塘邊搖曳,遠方青山銜着落日映在一片清涼的波光之中。遠處,有一個牧童橫坐在牛背上,正走在回家的途中。他手中拿着一支短笛随便吹着,雖然不成曲調,但那悠揚的樂聲能傳得很遠很遠,仿佛連小鳥也随着他的樂聲翩翩起舞了。

語言實踐:假如你的弟弟讀了《稚子弄冰》這首詩,對詩中兒童“脫曉冰當銀钲”的遊戲很感興趣,他希望你能給他仔細講講這個遊戲的玩法,你要怎麼說呢?

首先,在冬天把盛有水的臉盆放在外面,讓水結冰。然後把冰從盆裡取出來,最後用彩絲穿起來當钲來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