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丹桂飄香玉兔呈祥

丹桂飄香玉兔呈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5 01:50:0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丹桂飄香玉兔呈祥(百花呈瑞吉祥迎春)1

現代陳之佛《梅鶴迎春圖》。南京博物院供圖

壽康甯,吉祥如意,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願望。

在辭舊迎新之際,南京博物院從豐富館藏中精心揀選,推出“百花呈瑞——南京博物院藏曆代花鳥畫迎春特展”,以一幅幅生動多彩、寓意吉祥的圖畫迎接新年,恭祝人們吉祥如意。

吉祥文化源遠流長

《周易·系辭下》說:“吉事有祥”,《莊子》雲:“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唐代成玄英注:“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征。”在中國傳統農耕社會中,人們逐漸形成了取優舍劣、趨吉避兇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将福善之事、嘉慶之征繪制圖畫,俗稱“瑞應圖”或“吉祥圖”。

吉祥圖,是傳統文化中最能代表中國人對生活的理想與追求的造型藝術,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文化風貌、審美情趣、民俗習慣等。就表現形式而言,它大緻有兩種藝術類型:一是吉祥圖案,廣泛運用于工藝美術與民間藝術中,題材廣泛,内容豐富;二是吉祥繪畫,多為獨幅藝術品,随着時代變遷而風格紛呈。

東漢建甯五年(171年),漢靈帝為紀念武都太守李翕修路治險,命人在甘肅成縣天井山麓魚竅峽摩崖刻制大型壁畫《黾池五瑞圖》,以瑞獸、黃龍、白鹿、甘露、嘉禾、木連理等組成圖像,并書題記:“君昔在黾地,修崤嵚之道,德治精通,緻黃龍、白鹿之瑞,故圖畫其像。”這幅摩崖壁畫圖文并茂,堪稱中國最古老的瑞應圖。

漢代以來,吉祥觀念被普遍接受,各種形式的吉祥藝術在社會生活中受到歡迎,并廣為流傳。三國時,吳主孫亮命匠人潘芳作金螭屏風,镂祥物130種,栩栩如生。南朝孫柔之留下的《瑞應圖》,是關于祥瑞圖案的專門著述。真人、西王母等神仙,神鼎、玉羊、玉雞、玉龜等神物,鳳凰、麒麟、龍、虎、鹿、鶴等珍禽靈獸,嘉禾、芝草、木連理、梧桐等植物,傳遞出種種吉祥意義,其樣式成為後世吉祥繪畫的源流。

以花鳥寓祥瑞

在中國畫中,凡以動植物為描繪對象的繪畫,統稱花鳥畫。花鳥畫的立意,往往關乎人事。它既重視真,具有“識夫鳥獸木之名”的認識作用,又關注美與善的觀念表達,更強調“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張通過創作與欣賞表達人們的志趣情操與精神生活。

唐宋時期,傳統花鳥畫藝術發達,吉祥圖成為重要主題。專業畫師多選取生活中的物象來表現吉祥意涵,蓮池水禽圖、藻魚圖、草蟲圖等花鳥畫風行于市。與此同時,佛教在中國大地流行,佛教中的吉祥觀念與世俗的吉祥觀念相互融合,佛教所提倡的善良、康甯的主題也在吉祥繪畫中出現。

元明以來,花鳥畫不僅是自然景物的摹寫,更是人格化的象征。畫家們利用比興、題跋等手段傳達豐富的情感。伴随着繪畫的職業化與商品化,畫家們在題材選擇上更加注重反映社會生活,在表現形式上更加迎合廣大民衆的審美趣味。于是,吉祥繪畫成為普及的藝術,以趨吉納福為主題的創作蔚然成風。清代蔣士铨詩雲:“世人愛吉祥,畫師工頌禱;諧聲而取譬,隐語戛戛造。”許多文人畫家喜歡以螃蟹、蘆葦入畫,題曰傳胪,形象地表達了“金榜題名”的願望。

吉祥繪畫的圖像來源于中國人傳統觀念中的吉祥物元素,并通過多種組合方式形成更加複雜的精神系統。在吉祥物的選取上,有的取物之聲韻,如蝙蝠之蝠與福諧音;有的取物之形,如靈芝,形似如意,即以靈芝喻如意;有的取物之性,如松竹梅,性高潔,譽為“歲寒三友”;還有的取物之意韻,富貴牡丹即取其貴意為象征。

漢字的象形、會意、注音的特征,為吉祥繪畫内容要素的選取提供了便利。許多吉祥物因其名與吉祥寓意音同或音近而生成。如柿子、如意組合表達“事事如意”,喜鵲登梅寓意“喜上眉梢”。在圖像構成和點題方法上,吉祥花鳥畫手段多樣。如明代周之冕《桂子圖》以勾花點葉法繪喜鵲、石榴、桂花、靈芝等,表達“喜得貴子”之意。清代翁雒《耄耋圖》以工細設色畫花卉盛開、巨石之上貓兒仰望飛翔中的蝴蝶,以諧音喻“耄耋”,畫面極盡妍麗。

丹桂飄香玉兔呈祥(百花呈瑞吉祥迎春)2

清翁雒《耄耋圖》。南京博物院供圖

歲朝圖蘊生機

諺雲:“百花呈瑞,歲朝迎春。”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在歲節來臨之時繪畫充滿生機的花草樹木,寓意春天将至,增加節日氣氛,故稱歲朝圖或歲寒圖。在清宮,每逢新春将至,宮廷畫師們往往要按時呈交“年例畫”,以供宮室春節點綴之需。擅長繪畫的皇親貴胄、翰林詞臣們也以進畫的形式向皇帝恭賀新禧,甚至皇帝本人也會舉行“開筆式”,親繪歲朝圖,表達新年的喜悅和祝福。在民間,文人畫家往往在年節之際繪制瓜果小品、香草瑞花或鼎彜古物,作為歲朝清供圖,為春節增添幾分雅趣。

如今,人們不僅可以購置年畫、春聯或花卉、文玩等裝飾寓所,烘托年味,還可以走進博物館,欣賞曆代藝術珍品,感受中國傳統節慶文化。南京博物院“百花呈瑞”展以近百件精品勾勒從宋元到近現代的花鳥畫發展史,以靈動生趣、喜慶吉祥的圖畫展現新春氣象和美好祝福。展覽中名家作品燦若星辰,其中近五分之二的展品為首次亮相。

中國人将竹視為“全德君子”,宋元以來,畫竹之風盛行。元代李衎的《修篁樹石圖》繪坡石修竹三株,将尊竹之情融入畫中,體現蘊藉、自然之美,象征人物品德高潔。

宮廷畫家所作花鳥畫一向富麗堂皇,被賦予了許多吉祥含義。明代呂紀《榴花雙莺圖》寫榴樹一枝,繁花盛開,一對黃鹂栖于枝頭,神态活潑,工筆重彩,呈祥瑞富麗之韻。

清代李方膺《百花呈瑞圖》是此次展覽的點題之作。圖中有芍藥、秋葵、水仙等,秀麗清雅,構圖别緻,并有李方膺自題七言詩一首,以“百花呈瑞意深長”點題。邊壽民《歲朝清供圖》畫松枝瓶梅、紅珊瑚珠等清供之品,行書長題“除夕調萬年歡”,凸顯喜慶吉祥。

近現代畫家汪亞塵擅畫花鳥蟲魚,其所畫金魚與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并稱“畫壇三絕”。此次展覽彙聚齊白石《群蝦圖》、徐悲鴻《立馬圖》、汪亞塵《九如圖》,讓觀衆一覽“三絕”。《九如圖》繪九尾金魚遊弋水草間,紅鱗碧藻,活靈活現。九魚寓意“九如”,表達了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工筆畫家陳之佛融會中西繪畫之長,其《梅鶴迎春圖》以梅鶴為題,傳遞吉祥意趣。畫面優雅雍容,筆法細膩傳神,靈動的雙鶴與遒勁的梅枝形成呼應,呈現出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

(作者為南京博物院助理研究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