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新工場董事長兼 CEO 李開複
如何為中國當代企業崛起的浪潮留下一個記錄? 凝聚着鮮花與汗水的 IPO 無疑是最好的剖面。這十年,移動互聯網席卷全球,一二級市場資本助推中國互聯網公司開啟了百年難遇的黃金時代,不少弄潮兒抓住機遇,鯉魚躍龍門完成 IPO。
我跟建平認識的機緣源自于知乎。十年前在深圳,我首次接受建平采訪,宣布創新工場作為第一個機構股東投資知乎。十年裡,創新工場逐步擴大為全周期布局的專業基金,連續投資了知乎五輪,陪伴着知乎從萌芽到壯大。十年後在北京,在某個周五的夜晚,我和建平在現場見證了知乎在紐交所敲鐘的高光時刻。
十年彈指一揮間,建平從互聯網巨頭離職獨立創業,完成了這部 《上市風雲》。在書中,建平用老辣的文字,以全景視角剖析了中國企業IPO的夢想與浮沉,以及獨特的時代意義。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大時代下激情燃燒的創業者,更能看到東方大國史詩般的崛起之路。
過去十年,中國新一代技術公司完成了從 “拷貝到中國”(Copy to China ) 向 “從中國拷貝” (Copy from China) 的躍遷。
十幾年前,依靠 “學習” 起步的中國互聯網初創公司從美國互聯網公司的商業模式中獲得靈感,激烈地相互競争,為中國用戶的 “個性” 進行調整和優化。在這一階段,在國外創新技巧的基礎上,中國企業家開發出獨具特色的産品,比如微博、 美團和知乎等,并在大量市場反饋的基礎上進行微創新,如今早已叠代超越了各自領域的海外對标産品。
微創新的下一步是颠覆式創新,近年來中國企業已陸續自主研發出颠覆行業的世界級創新産品。
當年我在谷歌工作的時候,團隊花了很多年的時間去研究定制化新聞,但是今日頭條比谷歌更早實現了這一功能。現在,無論是抖音、 快手、 Snaptube 等風靡全球的短視頻 App,還是傳智教育等融合OMO模式 (線上線下融合) 的在線教育企業,都開創了全球領先的商業模式,讓 “從中國拷貝” 從夢想照進現實。
誠然,中國過去十年最大創業機會來自于To C 的消費互聯網。坐擁移動互聯網滲透和下沉紅利,不管是騰訊、 阿裡,還是小米、 美團、 拼多多,都靠巨大的用戶市場完成了爆發式增長,并在二級市場的助跑下成為世界級巨頭。
随着移動互聯網紅利逐漸見頂,中國将迎來以科技創新驅動為主的 To B 企業的 “黃金十年”。如果說 To C 企業是以互聯網平台為主戰場,那麼 To B 企業就是用自動化、 AI、 智能化等平台技術來幫助中國傳統産業轉型升級,降本提效,從而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
在新基建的東風下,中國基礎建設轉向數字化、 智能化。中國創業者不僅能在更強大的技術平台上施展才華,還能大大降低創業成本。而注冊制和科創闆等上市管道更是打通了一二級市場之間的 “任督二脈”,能反過來拉動一級市場上優秀的硬科技 To B企業在資本化道路上茁壯成長,進而改寫被歐美稱霸 20 多年的全球 TO B 科技企業版圖。
如今國際形勢犬牙交錯,中國也站在關鍵節點———解決硬科技 “卡脖子” 的問題。大時代要求中國創業者重塑格局:在公司邁過上市裡程碑後,新時代的商業領袖不僅要有偉大夢想,更要有企業家精神,有時代賦予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創新工場剛成立的時候,有人問我: 你們十年後想實現什麼目标? 我們做投資不僅創造商業價值,更重要的是幫助一批年輕、 優秀的中國創業者成長,打造出了世界級的公司。
我也真心期待,更多敢打敢拼的創業者不斷湧現,蛻變為讓人尊敬的世界級企業家,在建平的下一本書中續寫屬于自己的創業傳奇。
———————————————
雷遞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