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滾火男孩阿強。
應廣大客官老爺想看二手車内容的要求,我把正在瘋狂恰飯的老鼠,拉到了北京吱車店裡幹點正經事。要是再不回店裡,地庫的幾台車可能就要進真老鼠了。
我們北京吱車的門店,位于三裡屯地區的一個地下車庫裡,玩得就是一個“underground”。車庫的車主要分兩種類目,一種是日韓區,一種是歐美區(點擊文字可跳轉不了啊 兄弟們)
雖然老闆是鑽石德粉,但是培養出了個JDM内奸,店長灰熊是個日系車愛好者,而且就好玩這“短小精悍”的。
日韓區
靠馬3馬6做大做強,好玩的馬自達還得MX-5。
殊不知,國内的這代MX-5就隻有500台車,灰熊就有幸經手過7台MX-5,其中還有一台極其稀有的軟頂版。
可能大家管這台馬自達小跑車的叫法不同,有叫“米丫塔”、有叫MX-5的。其實MX-5在不同地區的命名是不同的,亞太/歐洲地區叫MX-5 、北美市場叫Miata 、日本市場叫Roadster。MX-5的四代車型代号也很好記,分别是NA\NB\NC\ND。在短視頻、表情包裡經常能看到一個很像笑臉的前臉,還會眨眼睛的車,多半就NA這代的MX-5。
而ND這代MX-5的車身尺寸是曆代車型中最短的,隻有3915mm。軸距則達到了2315mm,是曆代車型最長的。這種設計也是盡量能做到最大限度的短前後懸,提升車身穩定性與抓地力,就像桌子腳一樣。
很多開過這台車的人,對第四代ND的最大感受就是輕。它的整備質量隻有1135kg,硬頂ND比硬頂NC輕75kg。加上四個車輪都是205/45 R17的輪胎,小車開着非常靈活。
最讓灰熊愛不釋手的,當屬這輛斯巴魯十代翼豹Impreza STI。
都說早買早享受,但是翼豹這台車,晚買還真沒折扣。兩年前灰熊因為18萬的價格猶豫了,結果沒有拿下它,兩年後這台車賣30萬的時候,灰熊果斷拿下。開回家媳婦看到他30萬買了個這,還和灰熊大吵一架。看吧,女人和車手隻能選擇一個。
EJ25 2.5T水平對置發動機,6速手波,置頂中冷器,雙AVCS主動閥門控制系統,DCCD四驅系統,18英寸BBS金色鍛造輪毂、RECARO運動座椅。這台車隻要上街,随時都能扮豬吃虎。
這台09款11年上牌的翼豹加強版,當年落地要50萬出頭,現在的二手車價格在22-30萬。不過灰熊這台可是全車原漆、全程4S保養記錄、個人一手、純素車,可能對客官老爺們來說沒什麼痛點,但是這三個詞在車販子眼裡就是極品中的極品。
斯巴魯車隊在WRC的賽場上,正是憑借Impreza翼豹賽車的優異表現,才能在1995、1996、1997三年連續獲得WRC冠軍。從此巴博斯STY就成了ECO一生的宿敵(手動狗頭)
吉姆尼:我變方了,也變強了。
這台2015款的頂配吉姆尼,當年新車價16.08萬,車況好的二手車價格和新車差不多,也是當前的理财神器之一。
買吉姆尼的人無非就兩種:
一種是女性為主,被吉姆尼這種可愛又硬朗的身段種草了,自己開為主。我翻了翻家裡的漫畫書,發現《龍珠》裡也有很多吉姆尼的身影。
另一種則是越野玩家,買來用來改裝、玩的。不過吉姆尼車主一般也不和那些大車一塊玩,一是因為越野能力不同,二是吉姆尼油箱隻有40L,還沒上山可能就得加油去了。所以有人說它屬于越野圈的通訊兵,比如别人的陷了,它負責跑到周圍叫大哥來救援。
抛開越野能力不談,其實鈴木吉姆尼也有着比較長的曆史。
1968年Hope star(希望之星汽車公司)研發了一款K-Car,定位迷你越野車。但是當時技術有限,用的是三菱的發動機。
1970年,鈴木收購了它的制造權,命名為LJ10,也就是第一代吉姆尼。像彈簧鋼闆懸架、非承載式車身、三座位,帶高低速的四驅,較輕的車重,讓吉姆尼成為了首批量産的四驅K-Car。回過神來看,這些特征在現在的吉姆尼身上,我們依然能看到,這正是吉姆尼最原始的基因。
1998年第三代吉姆尼亮相,也是國人玩最多的一代。新車外觀方面在貼近現代化的同時依舊延續了吉姆尼的家族設計,其中方正硬朗的車身以及豎格栅的前臉等設計元素都被保留了下來。相較于其他車型,吉姆尼可以說每一代都是非常的“長壽”。從誕生到停産,第三代吉姆尼的壽命達到了整整20年。
2018年,第四代吉姆尼才引入國内,形如小”G“,雙圓大燈 五孔格栅,非常有範兒。有小批量的第四代吉姆尼在通過平行進口銷售,但是30萬的價格,沒有拿到國六B排放認證,也導緻它在很多城市也都無法上牌了。
對我們來說,遇到一台極其稀有的車,會興奮好一陣子。但是對灰熊這樣的車販子來說,它就是塊鐵。聽完此話,我覺得這台初代現代酷派的熱情一下減半。
第一代現代酷派,誕生于1996年。使用第一代伊蘭特平台開發研制的雙門跑車Tiburon車型出現,同時這款車還參加過WRC比賽,現代的運動車型第一次登上了國際賽車的舞台。
1999年,改款車型上市,就是這台車,四眼大燈的造型。
2004年引入國内是這樣子的,也是我們大多數人印象裡的酷派。
直到2008年的時候,酷派首款使用了後驅形式,底盤是勞恩斯的,所以,酷派也就變成了勞恩斯-酷派。
酷派曾經扛起過現代品牌的運動大旗,而今天現代的“N”品牌也學着寶馬M、奔馳AMG,做起了性能車。扯遠了,如果在萬元車裡想買個小跑車,酷派的确是個不錯的選擇,三大件相對穩定,有的配件甚至都和伊蘭特共用。
這台初代酷派其實很稀少,我們也舍不得看它在停車場裡吃灰、腐蝕。所以我們拉到白星汽車去咨詢了一下,整備收拾好大概要3-4萬的價格。就在我們猶豫到底要不要修複它的時候,發現狗哥似乎要搞事情……是時候讓李逵教育李鬼了。
老鼠站在英菲尼迪Q50的前面,我都能想象到評論區和彈幕裡有四個字——“鑽石德粉”
這台3.7的英菲尼迪Q50是灰熊昨晚11點半收的車,不得不說VQ系列發動機才是英菲尼迪的精髓。耐操,吃粗糧,轉速高,響應快,質量可靠,動力強勁,運轉平順,輸出線性,給油就飛,可以說是一代神機,集日産科技之精髓,V6自吸之巅峰。
車是好車,但是英菲尼迪的零整比、維修費用可是老高了,所以……車損險!車損險!還是車損險!
歐美區 我第一眼看到這台W210旅行車,第一反應是“這怎麼那麼像夏樹叔叔的車?”
這台車是奔馳W210 E級的旅行車,是老鼠之前從白老師那裡收來的。《頭文字D》動畫裡,夏樹的叔叔開的“四眼奔馳”是W210的三廂版。而這台W210旅行版,比三廂版長2cm,高10cm,主要用在了巨大的後備箱上,比轎車版多了70升容積,實用性更強,有的旅行版還配備了第三排“釣魚座”的版本,庫利南見了都直呼内行。
搜羅一通宵資料後,我得知了一個震驚的真相。最早奔馳旅行車的鼻祖,其實是由幾個改裝廠生産的。其中比較有名是binz、IMA、Miesen這三家工廠,而他們改裝工藝大多是切割拼接,而這些車主要用途多以救護、殡葬為主,就和現在的依維柯、大金杯一個作用。
估計奔馳看到旅行車有不少需求也坐不住了,1975年底盤代号為S123的奔馳第一款原廠旅行車誕生随後在法蘭克福車展亮相,成為了全場的焦點。随後奔馳将旅行車的底盤代号開頭設為S,與轎車的W區分。
W210瓦罐的設計師,也是主導設計W123、W126、W220“蝴蝶奔”、W124的布魯諾·薩科,他見證了奔馳的設計從棱角變得圓潤,引領到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四眼”時代。
不得不說,W210的E級取得了非常好的銷售成績,從1995年面世到2003年退出曆史舞台,在全球總共有1374199輛轎車和279238輛旅行車駛下生産線。2003年6月最後一輛W210 E旅行下線,被奔馳博物館收藏。不過國内消費者并不對旅行車買賬,所以這台W210旅行版國内保有量不超過兩位數,想要收藏這樣一台車的話,困難絕對不在于錢,而是車源。
其他人的隻能叫R36,隻有我的是R72
自從老張……張總迎娶神秘富婆,喜提F-150,老鼠這台R36就作為張總的進城代步車了。帕薩特是不性能了,但是開過帕薩特的男人一定性能。
總說7折豹、6折豹,二手捷豹比雙十一折扣還多。
雖然我們被老鼠帶的多少都有點種草旅行車了,但是英倫旅行這種小衆中的小衆,我們實在是愛不起來。這台2015款捷豹XF SportBrake豪華版可是最頂配,擁有英國之寶音響、空氣懸架、無鑰匙進入、方向盤加熱等等配置。當年指導價要63.8萬,如今6年過去了,車價直接3折,20萬就能拿下。要是6年前20多萬的哈弗H9還能賣個10萬出頭,有些英國車的保值率其實真的不如國産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