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兩次榮獲國家獎學金
并獲北京市三好學生、北京大學五四獎章
等多項榮譽
他研發人工智能診斷算法
破世界紀錄
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
在導師的支持下
他還組織多中心臨床試驗
将診斷準确率提升至95%以上
八年北大求學獲博士學位
畢業後,他将去北大第三醫院繼續工作
從醫學“博士”到“醫生”
他是Dr.王——北大2014級臨床醫學博士王鼎予
“當醫生,每天都會有成就感”
“人都是有同理心的,我受過疾病帶來的苦,就不想讓更多人去受苦。”
在學醫之前,王鼎予有過很多次當病人的經曆:高二時,王鼎予在踢球的過程中膝關節受傷,輾轉了多家醫院都不能确診。父母最終帶他來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在運動醫學專家的治療下,他終于重返球場,一顆想要學醫的種子也由此萌發。
2014年的夏天,王鼎予在高考志願欄上填下了北大醫學,并被臨床醫學8年制專業錄取。回想當年自己做出學醫的決定,他說:“成為一名醫生每天都會有成就感,醫生的職業要求也滿足自己喜歡鑽研的特點。”
北京大學清明節常青園大體老師紀念活動
北大醫學具有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術氛圍,這不僅體現在重大科研項目上,更體現在平日裡的教學中。醫學生不僅要學會救死扶傷的技能本領,更要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不斷給自己充電。在循證醫學的課堂上,王鼎予學會了如何科學地探究臨床問題、閱讀科研文獻,雖然隻是一門選修課,但對王鼎予的塑造有着不可估量的影響。在北醫三院,流行病學中心的很多老師都是從事循證醫學研究的,他們往往從更宏觀、更循證的角度看待疾病診療。每次同他們交流,王鼎予都有不一樣的收獲。
王鼎予在圖書館
循證醫學課堂隻是北大醫學立德樹人的一個縮影,北大醫學既注重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又注重思想上的引領——做一名有溫度的醫學人。
在北京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這八年裡,王鼎予遇到了很多無私奉獻的師長,他們恨不得将畢生所學都傳授給學生,也在身體力行去塑造和改變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王鼎予從中受益匪淺:身為醫生,他疫情期間堅守臨床一線,他的專業能力和責任心獲得患者的感謝和表揚;身為研究者,他潛心學術,研究成果多次發表于運動醫學頂級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10篇,取得5項國家專利。
科研路上的一次小試牛刀
“這場比賽是漫長的,但從某種意義上看,也是科研之路的縮影。”
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GEM)創始于2003年,每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國際性學術競賽。在高中時期,王鼎予就曾聽聞北大在國際基因工程機器人大賽中屢獲佳績,大二那一年,他正式報名參加了這場比賽。
作為一名“科研小白”,王鼎予面臨着更多的挑戰。他放棄寒假休息時間,在北大生科進行熱身性的科研訓練,從最基本的項目設計開始學起。通過寒假的科研訓練,王鼎予和其它幾位同學組成科研小組,每星期向老師彙報科研進度。老師的要求十分嚴格,如果項目中有什麼問題都會毫不留情地直接指出,這種“鐵面無私”的精神也在不斷錘煉着王鼎予從事科研的嚴謹性。
經過一段時間的潛心磨練,在國際基因工程機器人比賽選拔賽中,他如願以償地通過了筆試,并和來自不同院系的15位同學組成了一支實力卓越的參賽隊伍。隊伍的參賽任務是設計出一種可以處理重金屬污染的蛋白網絡,導入到細菌體内并加以表達。暑假時,他整天“泡在”實驗室裡培養細菌——先給大腸杆菌導入質粒,再把細菌接種到錐形瓶裡,次日把大腸杆菌濃縮裂解,洗脫濃縮提取蛋白,證明合成蛋白質能夠工作。
這場比賽是漫長的,從某種意義上也是科研之路的一個縮影。除了進行大量實驗之外,他們還要在全球各地評委專家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面對這些挑戰,團隊成員表現出了強大的凝聚力——隻有一個目标,就是把這場比賽做到完美,做到問心無愧。最終,隊伍取得了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GEM)金牌和最佳環境工程獎的好成績。
團隊獲獎合影
王鼎予也非常看重臨床的學習和科研投入。臨床上很多疾病難以攻克就在于病因不明确,而這恰恰是基礎醫學研究攻克的領域,他認為基礎研究和臨床成果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近年來火熱的靶向治療、CAR-T腫瘤細胞治療技術等醫學前沿領域,都是基礎醫學領域的科研人員在攻堅克難。為此,他在平日裡也将學習時間均分給二者,在掌握臨床知識和技能之後,把其餘的時間都投入到科研當中。
2014級臨床5班博士畢業照
人工智能帶來的曙光
“我們的目标就是打造一套AI診療系統,去造福更多的病人。”
本科時期,在張衛光教授和江東教授的指導下,王鼎予開展了人類骨内血管的臨床解剖研究,首次以微米精度構建人類骨内血管的三維模型,為軟骨修複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相關成果發表在運動醫學頂級雜志Arthroscopy,并獲得2019年度最佳基礎研究獎。
江東老師作為王鼎予的運動醫學啟蒙老師,給予了王鼎予無微不至的關照:王鼎予曾打算投一篇英文論文,江老師特意将王鼎予叫到辦公室,從頭到尾逐字逐句地幫忙修改指正。
江老師對王鼎予關愛有加,更讓他對學術充滿了熱情。在進行二級學科的選擇時,王鼎予在選擇骨科還是選擇運動醫學之間有所糾結,也是江老師的溫暖鼓勵,讓王鼎予聽從了自己的真心所想,最終選擇了江老師所在的運動醫學作為自己的二級學科繼續深造。
王鼎予和導師江東教授
從改善血供的原理出發,王鼎予設計了新的手術方式和手術器械,一舉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新的手術方式和手術器械現已成功應用于臨床,造福病患。博士期間,在導師餘家闊教授的支持下,王鼎予利用北京大學的交叉學科平台,建成超2萬例的全球最大的膝關節多中心MRI數據庫;研發人工智能診斷算法,性能破世界紀錄,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他組織的多中心前瞻性臨床試驗,證明算法的輔助可以将基層診斷準确率提升至95%以上,惠及廣大百姓,助力基層醫療發展。
王鼎予和導師餘家闊教授
北大雄厚的師資力量和開放自由的學術氛圍,給醫學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在新時代新醫科的大背景下,學科交叉成為醫學發展的前沿領域。
以博士期間的人工智能課題為例,王鼎予說自己用的不是科學研究的思路,而是工程學研究的思路。王鼎予認為,科學研究就是從原點出發,往一個方向探索,不知道終點在何方;工程學研究首先要明确有一個什麼樣的問題,知道終點是什麼,再找各種各樣的路徑達到這個終點。
王鼎予一直思索,一個醫生即使不眠不休地接診,每天治療病人的數目也是有限的,但人工智能的發展讓他看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曙光。他的目标就是打造一套AI診療系統,去造福更多的病人。他說:
以解決臨床問題為目标,去嘗試各種方法,甚至拉起一支多學科的隊伍,去做交叉性的研究,最終把研究落實在病人的受益上。
王鼎予說:“即使處在迷茫期,也一定要努力找到自己和世界相處的方式,認真對待自己的生活。隻有真正熱愛的東西,自己才會堅持下去,不虛度年華,也不随遇而安。”
來源: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
采訪:李欣怡
文字 | 排版:楊映锴
圖片:受訪者提供
責編:李霁、戴璐瑤
那些熱愛體育的北大學子
北大教授帶你“追劇”!
北大學生登頂!
北大原創,版權所有
若需轉載,敬請聯絡
期待投稿,歡迎合作
一路前行,突破自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