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非洲草原野生動物

非洲草原野生動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11-12 06:35:31

  非洲草原野生動物(走進非洲草原拍攝野生動物)(1)

  說起非洲野生動物攝影,很多影友馬上會想到動物大遷徙。在東非每年的5月至10月,百萬頭的角馬、斑馬、羚羊等食草動物組成聲勢浩大的隊伍,從坦桑尼亞

  的塞倫蓋蒂保護區北上,跋涉3000多公裡前往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當到達終點之後,由于氣候的變化,短短兩三個月之後,這支食草野生動物組成的遠征大軍将再次不辭辛苦地返回塞倫蓋蒂。在這數以百萬計的遷徙隊伍中,隻有30%的幸運者能夠回到出發地,而跟随它們一起回來的,還有40萬在旅途中誕生的新生命。在這一路上,聲勢浩大的大遷徙隊伍不僅要穿越獅子、豹埋伏的草原,提防随時出沒的豺狗以及在狹窄的馬拉河兩畔聚集的鳄魚等危險。

  因此每年七八月間,大批食草動物彙集于肯尼亞馬賽馬拉,在馬拉河、沙河和塔裡克河兩岸來回渡河,場景壯觀。這就是所謂的大遷徙季節,也是攝影師千裡迢迢跑去非洲拍攝的源動力。食草動物、食肉動物、遊客和各種拍攝者彙集成一派熱鬧繁榮的景象,也必将帶來一場拍攝盛宴。

  去非洲拍攝,通常我會建議攜帶兩台機身。這不僅是為了減少換鏡頭耽誤拍攝,也可以分别應對不同的場景。畢竟,非洲之廣袤,動物和拍攝場景之多變,往往沒有任何一台相機能做到全能。

  速度型機身推薦:佳能EOS-1DXMarkⅡ/尼康D5/素尼A9

  非洲草原野生動物(走進非洲草原拍攝野生動物)(2)

  一臺具備超高速連拍和頂級對焦系統的機身,能讓你不錯過精彩的瞬間,并且能讓你的鏡頭在安裝了1.4×或2×增距鏡,光圈收縮至f/8後依然能進行自動對焦。這類速度型機身的高感畫質也非常出色,在夜晚外出拍攝,或是在光線不足的雨林裡拍攝時,能讓你獲得更加純淨而細節豐富的畫面。

  高畫質型機身推薦:佳能EOS 5DSR/尼康D850/索尼A7RM3

  在光照充足的場景拍攝,特别是當希望拍攝一些特寫畫面,展現動物毛發質感時,速度型機身的像素可能會成為限制你發揮的瓶頸。所以建議第二台機身是一台像素至少高于4000萬的能提供最佳解像力的相機。為這台機身準備的存儲卡一定要有足夠的容量,千萬别在關鍵時刻卡殼。變焦鏡頭推薦:

  100-400mm/24-70mm/16-35mm

  在非洲拍攝,有時動物很遠,有時很近,有時又會拍攝一些大場景的風景照,所以靈活的變焦鏡頭往往是必須的。對于動物來說,100-400mm鏡頭比較合适。對于夜晚的巡遊拍攝來說,F2.8光圈的24-70mm或70-200mm鏡頭會更加适用。而如果你會乘坐熱氣球,那麼廣角甚至魚眼鏡頭才能讓你收納下更多風景。

  非洲草原野生動物(走進非洲草原拍攝野生動物)(3)

  大光圈定焦長焦鏡頭推薦:400mm/600mm/800mm

  變焦鏡頭雖然能救急,但對于高标準的動物攝影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你很可能需要更大的光圈來提高快門速度增強背景虛化,在接裝1.4×或2×增倍鏡後依然維持f/8光圈。頂級定焦鏡頭雖然價格不菲,但是畫質和耐用性也是頂級的,推薦安裝在高速度機身上作為主力鏡頭來使用。

  非洲草原野生動物(走進非洲草原拍攝野生動物)(4)

  大遷徙的食草動物主要有三類:斑馬、角馬和瞪羚。速度較快的斑馬,數量可達30萬頭左右,通常走在隊伍前面;角馬也叫牛羚,在大遷徙的隊伍中,200多萬隻角馬以數量優勢成為主角中的主角,走在斑馬後面;瞪羚是羚羊屬,之所以叫瞪羚,是因為它兩隻眼睛特别大,走在角馬的後面。而在非洲大草原上,還有号稱“五大獸”的動物:獅子、斑豹、大象、犀牛和野牛。非洲獅子一般以家庭為單位群居和外出狩獵。狩獵通常是一頭公獅率領其衆妻妾,公獅不主動發起進攻,由母獅們先出擊,一頭推進幾十米卧下,另一頭出發經過第一頭再向前推進幾十米卧下,以此逐步接近獵物,最後發起進攻。非洲斑豹又叫花豹,不同于獵豹,它身上的斑點較大,身形也較大,喜歡爬樹和突襲,因此也是五大獸中最難見到的動物,如果遇到一定要抓住這難得的機會。非洲大象群居,要由一隻雄象率領。幸運的話還會看到剛出生不久的小象,拍下大象一家其樂融融的畫面。非洲犀牛有兩種——黑犀牛和白犀牛,占全球犀牛種類的五分之二,其實顔色都是灰色,其區别在嘴唇的形狀。非洲野牛也是群居,從來都是以最強健的中青年公牛為首領,而将已經到達衰老垂暮年齡的野牛老兩口,堅決驅逐出牛群,任由獅子等去殺戮。有非洲動物專家認為,野牛其實是非洲草原最危險的動物之一,其樣子雖然與印度水牛相似,但需要千萬當心的是它堅硬有力的犄角——它們甚至可以穿透車皮。

  以下,我通過幾個拍攝小故事來為大家分享拍攝動物大遷徙的經驗。

  什麼時候按快門?——拍攝獵豹一家的打鬧

  在肯尼亞拍攝時,我遇到了一家獵豹,一隻獵豹媽媽帶着三隻快要成年的小獵豹。小獵豹們一開始懶洋洋的,但随着太陽落山,氣溫變得涼爽,它們也活躍起來。它們起初保持一定距離奔跑,但慢慢地開始互相接近。我覺得可能它們要遇上了,便按下快門進行連拍,拍到了它們打鬧躍起的精彩瞬間。

  既然我們攜帶了能高速連拍的相機,那決定性瞬間是不是就唾手可得呢?并不如此。因為相機的連拍的張數都是有上限的,特别是如果你設置成JPG RAW格式後,這個上限可能會從三位數降低到兩位數。那麼你最多隻能拍攝10秒鐘甚至更短的時間。所以,假如你随随便便就開始連拍,那麼很可能當動物的運動達到最佳姿态時,恰好你的相機會拍滿機内緩存,進入寫卡時間,此時你隻能遺憾的終止拍攝。

  非洲草原野生動物(走進非洲草原拍攝野生動物)(5)

  為了避免這一情況,我建議你在拍攝前多了解一些動物的習性,看看《動物世界》;在拍攝時,則要先仔細觀察動物的一舉一動,預先判斷它們的下一步行動。并且你需要一些耐心,等待動物做出奔跑或捕食的準備動作後,才準備按下快門,而不是一驚一乍地看到動物就開始連拍。

  TIPS關鍵的對焦模式

  在拍獵豹這樣高速運動的動物時,相機的對焦模式一定要選為連續對焦模式,并開啟所有對焦點,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相機自動對焦的威力,讓焦點腎緊鎖在高速奔跑的獵豹身上,而不會跟丢被攝主體。

  隻有一台機身,什麼時候換鏡頭?

  肯尼亞之旅,有一次正好趕上即将下暴雨,而我們還沒有到營地入住放行李,所以就開始匆忙趕路。就在這時,突然看到前面有大象要過馬路。在一台機身已經收起來,另一台機身上裝的是800毫米鏡頭的情況下,我隻能也幸好及時掏出了手機,切換到約56毫米的長焦,拍下了大象母子的畫面。如今手機的畫質相當給力,你能看清大象身上的紋路,也能看到它們眼睛下方白色的分泌物。

  而在另一次,我在穿越荒漠的越野車副駕駛上(這位置也放不下第二台相機)看到路邊有一隻豺,急忙讓司機踩了一腳刹車。為了應對這種場景,我已将手中相機的鏡頭提前換成了變焦範圍最大的100-400mm變焦鏡頭,及時拍到了畫面。

  在非洲拍攝,特别是像肯尼亞、坦桑尼亞這樣動物密度極高的國家,你可能會在巡遊拍攝的過程中,突然就在路邊看到一隻飛奔的羚羊,或是過馬路的大象。這時如果你相機上是400毫米以上的超長焦,反而會無法拍攝。所以很多職業攝影師都會攜帶兩台機身,一台裝超長焦,一台裝變焦鏡頭。但假如你隻有一台機身怎麼辦?對此,我可以給你兩個建議:第一,“放棄”廣角。當然,這并不是真的放棄,而是改用手機去捕捉近距離突然出現的動物。第二,選擇大變焦鏡頭。如今較高品質的大變焦鏡頭也很多,不妨在移動前換成24-240mm或28-300mm這樣的大變焦鏡頭,而在發現動物,越野車停止之後,再換上超長焦鏡頭安心拍攝。

  TIPS不适合換鏡頭的場合

  在非洲,有些場合是很不适合換鏡頭的.比如颠簸的越野車上、飛在高空的熱氣球上、塵土飛揚的沙漠或荒漠裡,這些場合要麼會影響換鏡頭動作,讓鏡頭掉落,要麼容易讓相機進灰,帶來隐患。

  什麼時候拍特寫?

  非洲花豹是極難見到的動物,它們行蹤隐秘,被人發現時往往也是在樹上慵懶的打盹。但其實有一些農場會收養一些因盜獵而成為孤兒的小花豹,然後進行半野生的放養和展示。雖然不比野外,但在這樣的農場拍攝往往能讓你有更多樣的選擇,拍到同樣精彩的畫面。在納米比亞時,我就曾參觀了一個花豹農場。當花豹位于樹上時,我選擇大視角,讓畫面中既有花豹,也有它所站立的樹木。而當它在草叢中潛行時,身上的花紋與環境融為一體,讓你完全看不到它的全貌,此時我選擇更長的焦距去拍攝它偶爾露出的面部,更難體現它頂級獵手的本色。

  在拍攝大象時,我也是針對不同的場景來選擇取景範圍。在大象剛好站在有地貌特征的山和樹前時拍攝較大的範圍,而在遇到臉上有一道傷疤的老年雄性孤象時,當然就選擇局部特寫它滄桑的面部了。

  非洲有太多動物是我們平時難以見到的,即使是動物園都有的獅子、大象,在非洲自然狂野的環境下,看起來也會與“蝸居”的那些同類截然不同。所以每個到這裡拍攝的攝影愛好者,往往會陷入一個越拍越近的誤區,就是特别希望拍攝特寫,動物在畫面中的比例越來越大。聽起來似乎沒有錯,但是仔細想想,這裡面是有一些司題的。特寫畫面就像背景虛化的人像寫真,能展現動物之美,但無法描述環境。但正如開始所說,非洲大陸和你家邊上動物園最大的差别不是動物,就是環境。所以,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在拍攝了動物特寫之後,應該有意識地去觀察并拍攝一些動物全身,或占畫面比例較小,而帶有更多環境信息的照片,這樣才能算是真到非洲來遊曆過了。

  

  除了上述理由,你在選擇局部特寫和環境描述兩類拍攝思路的時候,也需要參考當時動物的姿态、環境是否有特點、是否不那麼淩亂、光影效果如何。所以也不要太教條,為拍環境而把畫面弄得不夠簡潔。

  TIPS如何固定拍照裝備

  對于習慣于使用長焦鏡頭的朋友來說.可能會首先想到将它們固定在具有懸臂雲台的三腳架上但在非洲的很多國家和地區,一個簡單的能夾在車商上的豆袋是更好的選擇,機動性更強,支撐效果也同樣出色。

  非洲草原的拍攝之旅充滿着原始的美麗與快樂冒險精神。在這片大草原上親眼見證和拍攝同一個星球上的生靈們,如何生生不息,為生命而跋涉是一件神聖且神奇的事情。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親自感受和拍攝一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