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00後守墓人”的話題在網上熱議。
提到守墓人,一定是陰森森的墓園裡,一個滿臉皺紋的老人,守着滿是墳茔的墓地。
新時代的“守墓人”小譚,卻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小姑娘。
她在網絡平台曬出的公墓環境,更像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大公園。
樓上宿舍、樓下辦公,公司員工連上老闆才4個人。
沒有職場的勾心鬥角、沒有KPI的壓力,輕松的環境,羨煞多少掙紮在繁華都市的男男女女。
然而,也有人不理解,辛辛苦苦考上大學,就甘心做一個清閑的“守墓人”嗎?
畢竟,一個月3000元的工資,養家還是少了些。
甚至還有人擔心起小譚的人生大事:和死人打交道,能嫁出去嗎?
别人眼中避之不及的職業,小譚為啥會如此熱衷呢?
“守墓人”是小譚對自己工作的調侃,其實她是重慶一家公墓的普通員工。
因為要和死人打交道,好多人都不願意涉足守墓工作。
22歲的小譚,找到這份工作,算是專業對口。
她為啥要選擇人人避之不及的殡葬專業呢?
還得從小譚的高中時期說起。
高中時,小譚一直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很有希望考上重點大學。
高三那年,因為學業重、壓力大,小譚的情緒發生很大變化,無奈之下,選擇休學一年。
再次回到學校,小譚已經無法适應高強度的學習節奏。
高考成績不理想,再加上性格内向,在朋友的建議下,她選擇了不用和人打交道的專業——“現代殡葬技術與管理 ”。
報專業時,親朋好友紛紛勸說:
“一個女孩子,為啥非要選擇‘髒髒的’專業,到時候嫁都嫁不出去。”
父母親卻很理解她,鼓勵她隻要喜歡,就去做。
進入學校,小譚才發現,殡葬業也是服務業的一種,少不了和人打交道。
既來之則安之吧。
在别人眼中,殡葬根本沒有啥技術含量,其實,所學的課程一點也不比其它專業少。
遺體整容、臨終關懷、殡葬禮儀……每一門課程專業性都很強。
選擇這個專業的學生,一大部分都是沖着就業後的高薪去的,還有一部分是本身就對殡葬很感興趣。
因為傳統觀念裡對殡葬行業的忌諱,這個專業在我國并沒有廣泛普及。
全國僅有8個學校設置了殡葬專業。
随着人們慢慢對殡葬行業的理解,專業殡葬人的就業空間越來越大。
為什麼會設置殡葬專業呢?
全世界每一秒鐘就會有2個人去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體面的走完最後一程。
殡葬從業者能為逝者提供最後的尊重,為生者帶去最大的慰藉。
殡葬專業的學生,畢業後一般都會去考殡儀館的編制,可以端上鐵飯碗。
小譚也去考了,在面試環節被刷了下來。
正好有一家公墓單位在招聘工作人員。
工作内容很簡單,就是為客戶選購适合的墓地。
這種特殊的“銷售”,不用上門推薦産品,更不用陪客戶吃飯喝酒。
雖然不是“鐵飯碗”,卻是小譚想要的工作氛圍。
這個公墓單位,其實是一個私人老闆承包的墓地,連上小譚一共有4個員工。
單位包吃包住,辦公室寬敞明亮,人際關系簡單。
沒有任何的業績壓力,唯一的工作,就是幫前來詢問的人選擇适合的墓地。
這裡的墓地也不像電視劇那樣陰森。
漫山遍野都是綠樹,空氣清新,更像是一個遠離繁華都市的大公園。
小譚和同事們在這裡種上各種各樣的鮮花,還養了兩隻小貓和小狗。
有時候還會放一些流行音樂,小譚最喜歡的是周傑倫的歌。
輕松的工作環境,引得網友頻頻留言,想要來這裡應聘。
小譚說:“這份工作雖然輕松,但需要膽子大,也要做好應對外界壓力的心理準備。”
當有逝者家屬來墓園時,小譚會帶着他們選擇合适價位的墓地。
簽合同、收費、登記下葬時間、預約擡棺工人……這種特殊服務的流程,需要更加細心、謹慎。
雖然是服務行業,但是小譚的職業卻倍受忌諱。
其實,從上大學開始,小譚就能感受到其它人對殡葬專業的排斥。
學校各種慶祝活動上,從來不會邀請殡葬專業的學生參加。
就連在食堂吃飯,周圍的人都會主動避讓,遠遠的躲着他們。
在學校,除了同系的同學,基本上沒有人願意和他們交朋友。
在生活中,小譚不參加别人的婚禮,也不會有人讓她主動抱自己的孩子。
如果沒有人問,她甚至從來都不會提及自己的職業。
那份不被人理解的孤獨,讓人難過。
在中國傳統觀念裡,一旦從事和“死人”沾邊的職業,都下意識的會被邊緣化。
可是,每個行業都需要人去做,殡葬也是這樣。
“守墓人”這個職業,讓人想起朱一龍在《人生大事》裡從事的入殓師。
2012年,我國職業入殓師隻有9人。
從長沙殡葬專業畢業的季爍紅就是其中一個。
和小譚不同的是,季爍紅入行,是因為因病去世的奶奶。
當奶奶的遺體在殡儀館裡,被工作人員野蠻的翻來翻去,季爍紅暗暗發示,一定要用自己所學給逝者尊嚴。
高考時,雖然遭到父母親的強烈反對,季爍紅還是鐵了心的要報考殡葬專業。
她在學校也遇到和小譚一樣的遭遇,心中很是委屈。
就連老師也勸她,要是堅持不了,就趁早換專業。
季爍紅的老師叫許康飛,雖不是專科出身,但他在圈裡小有名氣。
他曾經修複過一個不慎掉入碎石機的工人。
支離破碎的屍體,沒有一塊完整的骨頭,修複難度可想而知。
許康飛知道,就是再不容易也要給逝者一份最後的體面。
許康飛一開始并不看好90後的季爍紅。
2011年的一次志願行動,讓他從心底接受了這個女徒弟。
那年,溫州動車事故發生後,許康飛帶着季爍紅為幾十個名送行。
雖然有心理準備,但面對這麼多故去的人,季爍紅還是沒繃住。
有幾個工作人員被遺體的慘狀吓昏過去,季爍紅也害怕,頭上冷汗如珠。
她忍住心中的懼怕,給逝者一點點修複、上妝,為他們穿上幹淨的衣服。
當家屬們看到死去親人像是安然睡去,眼中含淚連連向季爍紅道謝。
季爍紅淚流滿面看向師傅,許康飛為她豎起大拇指。
此時此刻,季爍紅真正體會到這份工作帶給她的力量。
小譚和季爍紅的故事,被媒體争相報道,意味着這個行業正在逐漸被人們熟知。
比起季爍紅,小譚這個悠閑的“守墓人”,卻受到一些人的不理解。
“家裡辛辛苦苦供你上大學,好不容易熬到你畢業,你卻守着月薪3000元,過的很滿足。”
然而,00後這個标簽,讓人想到一個詞來形容:
青春
22歲的小譚有大把的青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守着公墓的她,專業對口,日子悠閑,父母支持。
她有底氣和勇氣為自己的選擇義無反顧。
從事這樣的職業,對于小譚來說,并不是一勞永逸,可能隻是她人生體驗中的一站。
再則,每個人都有選擇職業的權利,每個行業都有它的價值體現。
就像每天叫醒城市的清潔工、行走在萬米高空的電工師傅。
還有更多和殡葬有關的職業:壽衣試穿師、代人祭祀者、擡棺人……
無論出于什麼原因,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努力,讓職業閃閃發光 。
這個行業,不僅能讓逝者體面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也讓無數從業者,明白珍惜當下、珍愛與親人在一起的日子。
這應該就是殡葬行業應運而生的使命。
有人說:死亡無法避免,不如好好告别。
我們幹幹淨淨來到人世,卻在飛逝的時光中,轉眼走到尾聲。
人活一世,誰也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死。
幹淨的來、體面的走,是人們内心深處對生死的看法。
既然是不可回避的話題,那死亡有什麼好怕的呢?
與“死亡”沾邊的從業者,又有什麼好忌諱的呢?
職業不分高低貴賤。
讓我們懷着一顆平常心,給這些年輕的、專業的殡葬從業者,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讓他們用自己的堅韌、态度和獨立,為這個時代發光發熱。
作者:蘇墨香
編輯:青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